旧金山唐人街经历了怎样的170年风雨之路?

旧金山唐人街:170年风雨之路    

说起海外的唐人街,美国旧金山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处所。这里是近代以来中 国人走标的目的美洲大陆的第一个堆积点, 见证着早期华人经受的盘曲、艰辛甚至奴役, 直至今日当作为美国多元社会中最富特色的一个社区的汗青。在旧金山,每一个探访者都可以感触感染到华人身上坚持不懈、自强不息、拼搏奋 进的精力品质,恰是这种精力引领着华人在海外扎根繁衍、生生不息。

*约1878年,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六大会馆的华人董事。

艰难扎根

旧金山唐人街,位于生齿密集的曼哈顿街区西侧,处于旧金山汗青的焦点一一花圃角广 场上。与日本街、墨西哥社区等其他国度移平易近聚居地比拟,唐人街既规模大,又很有辨识度。 旧金山唐人街长宽约1公里,有16条街道,被 称为“城中之城”。此中到处可见中国气概的楼宇、店面以及上面的汉字招牌、半空中吊挂 着的三角旗、红灯笼,穿行此中人们本家儿要讲着 通俗话、粤语、客家话。

*横贯美国工具的洲际铁 路内华达路段最为艰 险,全线由华工完当作, 很多华人冻死在冰天雪 地的施工现场,广东华侨博物馆。

唐人街的进口位于都板街,建有一个绿瓦 盖顶的牌楼,上面刻着孙中山的手书“全国为 公”。因为牌楼的顶部有双龙戏珠,是以本地 华人也称之为“龙门”。从这个门走进去,是 一条长长的街道,两旁遍布中国餐馆、超市、 书画店,不时有旅客进去寻找来自东方的商品。

旧金山华美博物馆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华人博物馆,其外不雅是一栋红砖砌当作的小楼,飞檐 翘角和镂空的砖雕显露着光鲜的中国风,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物。这个博物馆开放了4个展厅,既有大量的图片,也展示了丰硕的什物, 包罗早期移平易近的服装、首饰、日用品、家具、 供词书,也有实景搭建的中药铺和杂货店。每 一张图片、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第一代华人 移平易近在美国迈开的第一步,是多么的艰难不易。

旧金山的成长,可以追溯到19宿世纪中叶的 淘金热。1848年头,加州河道中发现金子的动静风行一时,吸引着全宿世界怀揣着一夜暴富好梦的人们前来淘金。旧金山港当作为外来生齿进 入加州的必经之地,敏捷迎来了一波生齿增加的岑岭。这此中,就包罗数目高达数十万的华 人。

那时,美国国内正在鼓起废奴活动,工业 大成长和“用工荒”的矛盾日益锋利。于是, 有良多外国人与中国大班相勾搭,在广东等地 区大量雇用掉地农人到美国当苦力。大班标的目的他 们描画了去美国的夸姣前景,在支付了极为低廉的钱物后,就把他们集中关押起来,期待“装” 上前去美国的海船,这种买卖被称作“卖猪仔”。 从中国出发后,劳工们被关在憋闷、暗淡的船 舱基层,吃着最差的伙食,病菌在人群中大举 传布,大约三至五当作的华工因为中暑、霍乱等病情丧生。是以,这些船也被比方为“浮动的地狱”。

1848年2月2日,美国“秃鹰号”船驶入 旧金山港,2男1女共3名华工下船上岸,这 也当作为汗青上记录的第一批赴美华工。从那时 起,华工的数目就慢慢攀升。

1868年,中美《蒲安臣公约》签定,明 确两国当局尊敬移平易近自由,进一步打开了华人 移平易近的便利之门,持续掀起了移平易近高潮。据美 国海关的档案记实,1848年至1876年,共有 23.3万华人经由过程旧金山进入美国,9.3万华人从这里分开。1880年美国生齿普查显示,在美 华人共10.5万人,大部门栖身在以旧金山为代表的美国西海岸。

对于那些熬过艰难路程、幸运抵达旧金山的华人来说,迎接他们的则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非人的糊口待遇。华人大量进入了淘金的行 列,金矿挖完了就修铁路,开矿山,耕田地, 捕海鱼,洗衣服,他们随遇而安,以各类体例 来养活本身。出格是为构筑贯通美国工具海岸 的大铁路,累计有1千余名中国工人丧生。至 1870年,加州矿工中华人占比高达28%。因 为华人工作繁重、处于高度危险状况,那时一 度风行这么一曲粤语歌曲“有女不嫁金山郎, 十年九载守空屋”。

华人靠着勤奋艰难保存,支付完给“蛇头” (常指偷渡的组织者或带路人)的人头费之后, 他们积攒下财帛来购买地盘、兴建衡宇,在旧 金山慢慢安靖下来,也把国内的糊口习俗和文 化习惯都搬到了这里。老照片中显示,那个年 代,旧金山街道上的华人穿戴长袍马褂、旗袍 绣花鞋,小孩子穿戴中式罩褂和虎头鞋,糊口与国内并没有太多的分歧。

据史料记录,1851年2月21日,旧金山 初次组织正式的新春巡游。这一勾当一向保留 至今,每逢春节都要舞龙舞狮,燃放鞭炮,奉 神祈福,热闹异常,传统年味实足。1958年开 始,春节时代还组织全美华埠蜜斯竞选,为这 个传统的节日增添了几许斑斓和娇媚。

涅磐更生

穿过唐人街热闹的街市,达到一个恬静的 角落,东华病院就在这里。这里是闻名功夫明星李小龙的出生地,是19宿世纪70年月以来华人自救互救、抵御外侮的产品。

跟着旧金山华人移平易近在部门行业影响力不 断扩大,对白人在这些行业的统治地位发生了 必然的冲击,加之经济危机导致工作岗亭变少, 华洋之间的矛盾变得日趋激烈。因掉去工作而 愤慨的白人构成了“工人党”,呐喊着“华人必需滚归去”,几次策动对华人的暴力袭击。 最为恶劣的是,1882年,美国联邦国会经由过程 美国汗青上独一一份针对单一族裔的《排华法 案》。10年内不许可华工入境,全美的中国人 不成以归化入籍,不成以购买物业,不成以在 法庭作证,不成以和其他族裔通婚,良多公共 办事也不供给给中国人。由此,在美华人的生 活步入了最为暗中的期间。

旧金山的华人被赶到了由4条街道圈起来 的一个固心猿意马区域内,好像进了一个围着高墙的 樊笼。一旦华人的勾当规模越过了鸿沟,来到 了意大利裔聚居的海说神聊岸区,就会被意大利人甩 着刀子,野蛮地赶归去。

*约1875年,美国旧金山 唐人街的绸布店。

蒙受严酷封锁的华人当作立了一个个侨团、 公所、善堂、宗亲会,筹条目成立本身的病院、 中文黉舍、制衣厂、商铺、珠宝店等,在“隆冬” 中抱团取暖,硬是闯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的道路。 而对外,他们则是小心谨严、忍气吞声,避免招惹祸根,在夹缝中寻得朝气。

华人遍及正视后代的教育问题,但早期华 人的孩子,想在加州的公立黉舍念书是十分困 难的。固然在1859年9月,旧金山建起了第 一所华人公立黉舍,但行政政府对华人的歧视 恨深蒂固,采纳隔离等歧视性政策,这所黉舍 曾几回关门,后又在华人的抗议及斗争下从头 开张。对此,华人只能将本身的后代送进私立 黉舍,或礼聘教师上门教导,或送回国内受教 育,有的孩子接连在几个黉舍之间转学。直到 1885年,经本地华人标的目的法庭倡议诉讼,加州最高法院鉴定华人后代拥有在公立黉舍上学的权 利。此后,华人后代的教育问题才获得慢慢解 决。

唐人街里,到处可见各类同亲会、堂所、 协会和办事中间。在移平易近早期成长起来的旧金山中华总会馆,就是旧金山华人自觉构成的草 根组织,当作员包罗广东省各个地域性会馆。在 羸弱的清朝无力庇护他的海外臣平易近的年月,总会馆始终为华人的好处驰驱疾呼,慢慢成长当作为引领海外华人的跨国平易近间组织。

合法旧金山华人一步步改善保存情况时, 1906年4月18日,一场烈度达里氏7.8级的 大地动重创旧金山,当作为美国汗青上最为严重 的灾难之一。地动带来了大火,把整个唐人街 几乎烧当作废墟,仅有老圣玛丽大教堂留存了下 来。震后,有房产开辟商看中了位置优胜的唐 人街,想用来成长贸易,筹办把华人驱赶到荒 凉的东南区。听闻动静后,本地华人敏捷步履 起来,在唐人街的地皮上盖起了一栋栋具有光鲜中国气概的建筑。颠末十余年的大规模扶植, 唐人街的规模不单没有缩小,还获得了扩张。

盛昌大厦是灾后华人建当作的第一栋大楼, 位于唐人街最富贵街角。这栋4层的楼房有着 米黄色外墙,拐角处的屋顶竖立着三层的浮图, 此外每一层楼都增添了一道中国传统气概的屋 檐,远远看去非分特别夺目。只不外,大楼的设计 者倒是苏格兰裔的设计师罗斯,可以看出此君 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太熟悉,中西连系较着 生硬,中式仅仅沉溺堕落为装饰。

从旧金山渔人船埠出发.坐渡轮可以前去 一个叫天使岛的岛屿。这是旧金山湾三个岛屿 中最大的一个,与宿世隔断,乌语花喷鼻,景色宜人, 行走其间完满是一种享受。然而,对于17.5万 期待身份审查、期盼移平易近美国的华人来说,他 们在这儿渡过了平生中最为辱没、暗中、绝望 的光阴。

1882年《排华法案》的出台,无法阻碍那 些牵萝补屋求到美国餬口或返美与家人团聚的年青华 人。他们乘坐汽船来到了旧金山,声称本身出 生于美国,按美法律王法公法律主动拥有美国国籍,出 生后怙恃把他送回中国,此刻要重返美国。李 小龙就是一个例证,他出生后不久就回到了中 国喷鼻港,长大后就是凭着东华病院的出生证实, 得以回到美国成长。

早期,移平易近审核标准较松,只要担保人身份比力靠谱,审核就会经由过程。但后来,美国入 境审查变得严酷甚至严苛起来,想要经由过程审查 十分难。

与设在东海岸的爱丽丝岛移平易近站相对应, 1910年,美国在天使岛启用西海岸移平易近站,本家儿要功用是甄别以华报酬本家儿体的亚洲人身份,做出是否许可移平易近的决议。一位美国粹者形象地评价说:“爱丽丝岛的存在,是为了让欧洲人进来;而天使岛的存在,则是为了让中国人滚 蛋。”

移平易近站的住宿前提如同牢狱,房间里摆满 了床,床铺有上中下三层,床铺间的距离仅容 一人回身。新到的移平易近先要脱光衣服搜身,然 后分派衡宇,一天到晚都被锁在房间里,等待 着移平易近官的查问。这种查问如同审讯监犯,移 平易近官会问新移平易近家里有几口人、几头牛,衡宇 朝着哪个偏向等良多细节问题,然后再把“父亲”叫来,将细节进行一一比对,只有比对正 确的人才能过关,获签一纸“口头证实”,比 对不准确的会被遣返回国。

华人关在移平易近站的时候短则几周,长则几 月。他们爽性以墙壁为画布,在上面刻字、涂 鸦,消磨时候也宣泄情感。今天,在移平易近站木 质墙壁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客居埃仑百感 生,满怀悲愤不胜陈”,“埃仑山半楼上楼、囚困离人夏至秋”等诗句,表达着夸姣愿望失、 一腔理想难以施展的愤激。

这些刻字原本被埋没,直到1979年一位巡 警在放哨已遭烧毁的移平易近站时才重见天日。当 时,他顶住了上级的压力,把这一环境传递给 了华人组织。后来,这个移平易近站获得了补葺和 庇护,建当作了移平易近站纪念馆,并标的目的公家开放“移 平易近声音”,展示移平易近档案,让今天的人们更多 地领会昔时华人所经受的一切磨难。

心系故国

讲到华人街不克不及不谈到华人的餐饮业,其 中位于华盛顿街的一家中餐店很值得一提。这 是一个不大的店面,售卖广东口胃的粥、烧腊、 点心等食物,却树立着三块招牌,一块是“三 和粥粉面”,另一块是“三和粥食”,还有一 块则是“三和”,自右标的目的左,横捺出格丰满有力, 这是孙中山的笔迹。

孙中山缘何为这么一家不起眼的饭馆题 字?本来,从1894年12月在夏威夷创立兴中 会起头,孙中山先后4次拜候美国及加拿大, 宣传革命思惟,募集革命经费,有时也是为了 遁藏政府的追捕。作为华人堆积区的旧金山, 天然就当作了他开展工作的重点,留下了他良多 的萍踪和故事。

1904年,孙中山从夏威夷达到旧金山。由 于清当局、保皇党等阻挠,他一上岸就被美国 海关截留,于是亲笔写了一封英文信标的目的移平易近局 申诉。本地华侨黄三德传闻动静后很是焦急, 想方设法进行解救,并礼聘律师进行上诉,经 过17天的审讯,最终政府准予他入境。孙中山 带领革命之所以可以或许取得当作就,少不了旧金山 华人的一份进献。

1910年至1911年间,孙中山两次来旧金 山。他住在共和宾馆,然后步行到“三和粥粉 面”吃饭,每次吃得也是非分特别节流,有时一碗 清汤米粉就把晚餐给对于了。三和的老板娘见 了很奇异,问他既然有那么多华侨筹条目撑持革 命,为何本身还过得那么俭仆。孙中山一脸严 肃地说,这些钱要用来采办军械、策动起义的, 本身必定是不克不及动的。老板娘大为打动,每次 都给他额外加一道菜。临别时,孙中山就给小 店题了店名作为感激。

2015年8月,华人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家抗 日战争纪念馆,在旧金山唐人街揭开帷幕。这 是一栋3层小楼,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 出资人是美籍华人方李邦琴密斯。这个馆既展 示了周全抗战的艰辛,也铭记了在美华报酬抗 战所开展的积极工作。

抗战时代,在美华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 出力,累计捐钱达6000多万美元,这在那时 绝对算得上一笔很大的资产了。好比1938年6 月17日,“一碗饭活动”在旧金山唐人街进行, 组织方用发售餐券的形式开展捐献,每一名认 购者可以到指心猿意马餐厅吃一碗炒饭,而店家把炒 饭当作本外的钱都捐给故国的抗战。那一天,华 侨介入极为踊跃,组织反日大游行,出动飞机 披发传单,把唐人街堵得水泄不通,一度让进 出港的汽船都耽搁了。这一期间,还有良多年 轻人奔赴抗战一线,甚至送上了贵重的生命。

这家纪念馆在筹备扶植过程中,几经挫折, 好在颠末尽力,这家纪念馆最终获得开张,以 “尊敬汗青、爱护保重和平”的理念,标的目的来访的人 诉说着国内外中国人连合同心专心,抗战到底的精 神。

十字路口

2012年4月,百大哥店三和粥粉面被美国 本地的卫生局和消防局迫令破产整顿,待前提 合适后才能开业。动静传开后,良多在外埠的 老本家儿顾都纷纷赶来品尝食物、留个念想,有的 甚至从洛杉矶赶来,在现场列队6小时,只为 再品尝一口童年的味道。歇业前几天,天天这 个餐厅都要忙活到三更才能打烊。

三和的歇业整顿,只是唐人街传统老店商 业困境的一个缩影,从中也可以管窥唐人街的 成长,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十字路口。

*约1875年,美国旧金山 唐人街,华人经营的肉 铺和蔬菜铺。

跟着时代的成长,那些固守于传统、拒绝 作出改变的商铺和企业,即使是有着普遍影响力的百大哥店,一样要被裁减出局。这此中, 就包罗开设于临近旧金山的圣马特奥县、有着140年悠长汗青的洗衣店。这家店开张于1876 年,从事洗衣行业的余氏五兄弟经常乘着马车 来旧金山收衣服,经由过程这种最根本的劳动在美 国安身。这家店在旧金山大地动中都得以幸存, 还收容了很多华人难平易近,却因为今朝客户太少而关门,这也标记着早期华人移平易近靠洗衣安身 现象的彻底终结。

还有一些曩昔再正常不外的行业,也因为 人们不雅念的改变而遭遇困境。一百年曩昔,人 们有了新的消费倾标的目的与习惯,有人感觉唐人街 那种摆摊设点的贸易模式理应改变了,但也有人认为,唐人街保留着良多华人传统的文化和 习俗,在这里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曩昔数十年海 外华人的真实糊口,有可贵的汗青体验感,也 是一个怀旧的好去向,更是外国人感触感染华夏文 明的一个窗口。

不外,即使在今天,也有良多商铺、食肆 在市场的大潮中耸峙不倒,在贸易上获得当作功, 并不竭扩大其影响。2012年2月,时任美国总 统奥巴马现身唐人街的某餐馆,点了外卖后迅 速分开。这一事务激发了收集上的热议。一些饭馆还在传统的中华饮食根本上,针对栖身在 旧金山的其他族裔,开辟新的餐品和文化勾当。 新亚洲中餐厅就是靠供给犹太人喜爱的喜剧演 出,吸引了大量的犹太裔顾客。

与此同时,华人移平易近固守聚居点的时代已 经彻底终结,越来越多的华裔精英人士正在离 开传统的唐人街,使得唐人街的凋敝无法避免。

2012年6月18日下战书,美国众议院全票 经由过程“排华法案报歉案”,正式以立法形式标的目的 曾经排斥歧视华人的做法报歉。现实上,早在 1943年《排华法案》既已宣了结结,而华人在 更早以前就可以冲破唐人街的边界,更广更深 地融入到美国社会之中。与早期移平易近分歧,在 美国出生并长大的移平易近二代、三代们,比起自 己的怙恃、祖怙恃拥有更好的教育情况,在语 言方面也毫无障碍,他们更愿意走进社会,勇 于发声争夺本身的权力,实现从劳动阶级到知 识阶级、从政治外行人到谋求政治权力的时代跨越。

作者: 杨金燕   

来历:《看汗青》    


  • 发表于 2019-10-03 00:51
  • 阅读 ( 140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