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献血,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 "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献血不会有损自己的健康,又会挽救别人的生命,为什么这样的好事总是被人们拒绝呢?这是因为人们对献血是否影响身体健康存在疑虑和认识上的误区,今天我们就来认清这些误区,走向科学健康献血。

误区一:抽血都要空腹,献血也一样

纪宏文教授指出,献血与医院做的疾病检验不同,不需要空腹。相反,若空腹献血,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较低,很可能会造成头晕等低血糖不良反应,还会产生献血反应。献血反应分轻中重三度,轻度会有点面色苍白,中度可能会出现血容量严重低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虚脱一样的症状,重度可能丧失意识。为了保证献血者在献血时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同时避免因大量进补引起血浆脂肪含量过高的现象,献血者可以在献血前一天保持清淡饮食与充足的睡眠。

误区二:献血会感染疾病

纪宏文教授说,现在我们国家采供血单位都会采用的包括给针头、血袋,耗材都是经过国家质量检疫合格的,严格灭菌的,也是一次性使用的。采到足够血量之后,就把针头毁掉了,包括耗材会集中做无害化处理,所以说是安全,绝对不会传染疾病的。

误区三:献血会导致发胖

纪宏文教授指出,献血本身不会引起人体发胖。成年人在献血200ml-400ml后不会引起身体不适,适当休息补充营养也不会引起发胖。但有些献血者过分注意营养和休息,摄入营养过多,身体才会发胖。就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而言,健康成年人献血后完全不必进补各类营养品。

误区四:献血会上瘾

献血既不是吸烟,更不是吸毒,与上瘾物质“尼古丁”,“吗啡”根本不沾边。献血后不会使机体以不正常速度再生血液,更不会因血液产生过多,迫使献血者不停献血。

专家认为,这不是上瘾的表现,可以说是爱心的奉献,献血是帮助他人,对自己无害的上善之举,献血者是想做好事。

误区五:献血会降低免疫力,伤元气

有些人献血完后,心里总感觉到不舒服,好像生病似的。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从生理角度而言,构成人体免疫抗病能力的主要是白细胞。一次献血200或400毫升,所捐献的白细胞只占人体白细胞总数的1%至2%,占总血量的5%至10%,失去的这点白细胞在1,2小时内,就能从骨髓得到补充,而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就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误区六:献血会造成贫血

纪宏文教授指出,现在国家规定中国人献血是200毫升或400毫升,一般不超过400毫升的。每次献出的少量血液通过机体调节,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并不影响血液再生功能。而贫血是一种疾病,对于患有贫血病的人在献血体检时,就会被检查出来,这种人是不能参加献血的。

(专家:阜外心血管医院的纪宏文教授)

  • 发表于 2015-06-18 00:00
  • 阅读 ( 71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