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和遗传到底有多大关系?

癌症越来越常见。有人说癌症和糖尿病一样是富贵病,是因为人均寿命提高了,很多人活到了得癌的岁数。这只是原因之一,此外还有癌症诊断技术的改进,特别是早期诊断技术的改进,使得很多人身体内的癌症被早期发现。总而言之,我们死于癌症的可能性会越来越高。

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其共同点是失去控制的细胞增殖。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体内的细胞会增长、分化和死亡,但癌症细胞只增长和分化,并不死亡,这种细胞的永生导致了失控,身体无法承受而走向死亡。

这种细胞疯长是因为基因变异,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癌症是遗传的吗?

如果回答是,赖投胎。如果回答不是,赖自己。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有很少一部分癌症,大约5%到10%是遗传的。

大多数癌症,大约60%的样子,是偶发性的。导致这些癌症的基因变异不是从父母那里传来的,而是患者身体里面发生的。比如皮肤癌,是因为日晒的缘故,宫颈癌是因为HPV感染造成的,肺癌是吸烟导致的等等,还有许多偶然的机会导致的基因变异。现在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去发现这些变异,但检测出来变异了,只和本人有关,和家族的其他成员无关。

遗传性癌症是致癌基因变异从父母传给子女,这样每个细胞都有这样的变异。有这样的基因变异并不表明一定会得癌症,而且往往多于一个变异才可能导致癌症的出现,但患相关癌的危险会高很多。这类变异和偶发癌的变异往往是同样的,区别是遗传性癌症的基因变异是先天的,偶发性癌症的变异是后天的。

两者之外,还有一类叫做家族性癌症,一个家族有好几位患癌症。这种情况看起来是遗传性的,但并不一定,目前还无法确实是遗传引起的,还是生活习惯和环境引起的。例如一家人有好几位吸烟,家里到处是二手烟,家族成员得癌的危险肯定比其他人高。或者饮食不健康、一家人不锻炼,就像美国常常看到一家老小都是胖子,走在一起惊天动地的情况。当然也有可能致癌基因病变还没有被发现,很可能这些基因变异引发癌症的可能性不高,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才发挥作用。家族有好几位患癌症的话,其他成员患癌症的可能性会稍稍高一些。

就上面三种情况,偶发癌的预防效果很难说,采取权威机构推荐的防癌措施并不能预防所有的癌症,只能预防部分癌症或者把自己患癌的可能性降低一些。对于家族性癌症,从生活习惯入手,效果就会好得多。而对于遗传性癌症,则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有针对性地减少患癌的可能性,其效益通常会高得多。

这样就说到基因检测了,是不是有必要去做一次,看看自己有没有从爹妈那里继承了癌症基因?

携带基因变异,并不表明肯定会得癌症,这取决于几个因素。

每个人大部分基因都有两个拷贝,一个得自父亲,一个得自母亲。这样就有两种情况,染色体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显性遗传时,只有一个拷贝就足以增加癌症的风险。如果是隐性遗传的话,只能当父母都有这样的基因才能影响子女。

如果父母都是携带者的话,生出受影响的孩子的几率是有25%,生出完全不受影响的孩子的几率也是25%,生出携带者的几率是50%,所以受影响是小概率。

还有一种情况是X连锁隐性遗传,男子只有一个X染色体拷贝,是得自母亲的。女子有两个X染色体拷贝,如果其中一个是致癌变异基因的话,并不能增加本人患癌的可能性。如果这个有致癌变异基因的X染色体遗传给儿子的话,这个儿子患癌的可能性就会增高。这种情况同样只有25%的几率,女孩像母亲一样成为携带者的几率也是25%,子女成为正常人的几率是50%。

因此遗传性肿瘤只发生在携带一个拷贝显性遗传基因、两个拷贝隐性遗传基因、一个拷贝X连锁隐性遗传基因的情况。但这样的人并不一定会得癌,因为有些癌症基因只在某些人身上起作用,还有在成长过程中癌症基因的表达,所以因人而异。

那么什么人值得做癌症基因检测?

1.此人有个人或者家族性遗传性癌症的危险。

2.检测结果能够给出是否存在致癌基因的明确解释。

3.检测结果有助于此人将来的医疗照顾。

专家建议,上述三条都满足时,才值得做癌症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成本越来越低,新的检测也越来越多,基因检测在中国很火,有的医院并没有这样的条件,或者质量不成,就花钱将样品送到国外做。是否做要全盘考虑。基因检测结果如果不能很好的解释,不能为被检测者今后的医疗照顾提供帮助的话,是没有必要做的。除了浪费金钱外,还有心理上的影响。试想你做了检测,查出若干癌症基因,但检测方说不清楚这些基因和癌症的确切关系,或者不能为你提供将来怎么办,你只能一肚子疑惑和郁闷地生活下去,这样的检测有什么意义?

上面说的第一条,有以下几种情况:

·年纪轻轻被诊断出癌症。

·同一个人患几种不同的癌症。

·如果有一对器官的话,都长了癌症,比如双肾、双乳。

·几位近亲得了同样的癌症,比如母女、姐妹同患乳腺癌。

·很罕见的情况,比如男人得乳腺癌。

·一些相关的出生缺陷。

·属于某个遗传性癌症高发人群或种族。

上面说的可以是本人,也可以是家族。

是否值得,应该咨询专家,就是遗传咨询,要排除掉医疗单位出于赚钱目的的行为,如果真的值得做,不仅自己做,也要动用亲属做,这是一件有益于整个家族的事。例如乳腺癌基因,就知道家里女性都做一下。

目前发现50多种遗传性癌症,其中大多是致癌性很强的显性遗传,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BRCA1/BRCA2:BRCA1在17染色体上,BRCA2在13染色体上,都是抑制细胞生长的基因。出现变异后,会增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也会增加患前列腺癌、胰腺癌等癌症的风险。男性有BRCA2突变的话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乳腺癌中,遗传性的占3%,这些遗传性的乳腺癌中,BRCA1/BRCA2基因突变占20%到25%,占总乳腺癌的5%到10%。如果携带BRCA1突变,到70岁的时候,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为55%到65%。如果携带BRCA2突变,到70岁的时候,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为45%。

卵巢癌中,遗传性的占10%,BRCA1/BRCA2基因突变占卵巢癌总数的15%。如果携带BRCA1突变,到70岁的时候,患卵巢癌的可能性为39%。如果携带BRCA2突变,到70岁的时候,患卵巢癌的可能性为11到17%。对于BRCA变异者,乳房切除术可以将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90%。对于BRCA1携带者,卵巢切除术可将患卵巢癌的风险降低85%,但不能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对于BRCA1携带者,卵巢切除术可将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72%,但不能降低患卵巢癌的风险。

·TP53:这就是所谓的李-佛美尼综合征,这种病很罕见,发病率在1/5000到1/20000之间。相关癌症有骨肉瘤、软组织肉瘤、急性白血病、乳腺癌、脑瘤、肾上腺皮质癌等。患李-佛美尼综合征者一生患癌的几率为90%,这些癌症的半数出现在30岁之前,而且有一定比例的李-佛美尼综合征会患多种癌症。

TP53基因检测阳性之后,可以通过对携带者进行详细而有针对性的体检,以期早期检查和诊断出癌症并进行治疗。

·PTEN:考登综合征,或者叫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错构瘤不是癌症,患此病者患癌症的风险高,包括乳腺癌、甲状腺癌、子宫内膜癌等。

·MSH2、MLH1、MSH6、PMS2、EPCAM:林奇综合征,或称遗传性非息肉状结直肠癌,50岁之前患结直肠癌和其他一些肿瘤的风险高。

·AP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高,也会增加患其他一些癌症的风险。

·RB1:视网膜母细胞瘤,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有遗传性和偶发型。还会导致松果体瘤、骨肉瘤、黑色素瘤和软组织肉瘤。

·MEN1:多发性内分泌腺瘤I型,导致胰腺内分泌肿瘤、甲状旁腺肿瘤和脑下垂体肿瘤。

·REN:多发性内分泌腺瘤II型,导致甲状腺髓样肿瘤和嗜铬细胞瘤。

·VHL:希佩尔-林道综合征,导致肾癌和嗜铬细胞瘤。

基因诊断的结果并不仅仅是阳性和阴性,有还是没有这么简单,会有下面几种结果:阳性、阴性,真阴性、不提供信息的阴性、假阴性、意义不明的变种和良性的多态性。

拿到阳性结果,肯定是个准信,问题是谁也不乐意。不能怨天怨地怨父母,要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定期检查,尤其是专项检查,力争早期发现癌症的迹象。或者像乳房切除术那样防患于未然。还可以通过不吸烟、多锻炼、吃健康饮食等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如果已经查出癌症了,基因检测的阳性结果还有助于癌症的治疗。拿到阴性结果,先不要高兴。如果家族里确实有致癌基因变异,本人没有的话,就是真阴性,说明本人患癌症的几率和平常人一样。

如果有很强的患癌家族史,但查不到致癌基因变异,叫做不提供信息的阴性,很难说是查不出来还是真没有,这种情况就让人踏实不下了。

假阴性容易理解,技术上查不出来。意义不明的变种是这种变异不知道和癌症有没有关联。良性的多态性则是和癌症没有关联。

基因检测只是手段,关键在于其目的。

  • 发表于 2015-06-15 00:00
  • 阅读 ( 84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