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老板:现在税收监控越来越紧了,省点钱也不容易。听说拿到高新企业资质后节税又有补贴拿,这一批我们也搭个末班车申请一下吧,你抓紧准备材料!Q&A财务:我只负责财务工作,这也太复杂了吧,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老板:没那么难的,你看我们公司也符合要求啊,成立好几年了,研发人员很多,专利也有,你就把公司产品和项目编一编做个美化,肯定行的!Q&A财务:(硬着头皮)好吧。。。
两个月后
财务:我白忙一场了,申报材料没通过。。。Q&A老板:真可惜,我们到底缺了什么呀?
很多企业在申报高企之前,对于材料的准备不甚了解。今日我们详细来看一下:申报高企从准备材料开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1、高企材料,“编一编”就行了?
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做长期而有效的准备工作,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提高认定成功率,必须提前布局,早作准备哦!
都知道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有很多好处,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高新企业技术认定。在进行高新企业技术认定越早越好,而且申请后都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呢?
企业对照《办法》进行自我评价。认为符合认定条件的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注册登记,向认定机构提出相关认定申请。
申请时提交下列材料:
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
2、证明企业依法成立的相关注册登记证件;
3、知识产权相关材料、科研项目立项证明、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等相关材料;
4、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指标、生产批文、认证认可和相关资质证书、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材料;
5、企业职工和科技人员情况说明材料;
6、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和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或鉴证报告,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相关材料;
7、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8、近三个会计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每逢高企申报期,评审专家都需要审核堆叠成山的高企申报材料,可别以为随便编一编的材料就能瞒过他们的双眼。
特别是涉及到税收问题,要求高度和细致程度超乎想象,也许您觉得完美无缺的申报材料,在专家那里却是槽点满满:
专家A:这企业的研发内容太简单,技术水平层次太低,材料缺乏专业性,胡编乱造,生搬硬套。
专家B:项目研发工作在去年展开,研发费用却在三年前就开始大量投入了,这不匹配啊。
专家C:仅阐述专利技术原理,未对该技术与同类、同行业比较,也未对效果作用进行说明,这是体现不出核心技术先进性的。
专家D:审计报告披露的收入、总资产信息与报备信息存在出入,我们可比企业财务人员想象中严谨哦!
专家E:部分申报企业资料上传不清晰、次序混乱、重要信息模糊,如何过关?
2、高企认定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工作?
一、尽早获取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有Ⅰ类和Ⅱ类知识产权之分。这是,2016年制定的新政策的规定,明确了分类与评分细则。
其中,企业拥有的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新药、软件著作权等属于Ⅰ类核心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首要和必须条件,在高企认定中也会给申请人带来相应较高的分数;此外,一些非核心知识产权:商标权、域名权、数据库特别权、商业秘密和科技成果等,对企业来说也是重要的知识产权。
但总的来说,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都有一定的时间期限。例如Ⅰ类中的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时间短则1年半,长则2-3年。对于财务成长性不太好的企业,Ⅰ类知识产权的获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前归集财务费用、建立科技财务体系
「高企认定工作指引」中明确了研发费用归集的范围: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同时明确指出企业应对研发费用进行单独列支并单列到具体研发项目。
而如果企业在前期并没有将研发费用单列到项目甚至没有在账内单独列支研发费用,那么必然导致企业财务人员在申报高企认定时,才临时按照「指引」要求,按项目对研发费用逐项进行归集、认定,工作量非常大,有时甚至都是在做无用功。因此,提前归集财务费用是十分重要的准备环节。
此外,认定条件还要求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要求。因此,企业前期对每一个研发项目在财务上设专帐管理,形成规范的科技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企业科技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便十分重要了。如果没有相应的财务体系构架,很难证明企业正在健康、快速发展,自然也会提高企业申请科研项目资金的难度与风险。
三、事前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
认定条件要求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比例要在10%以上。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人力资源体系,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满足公司和员工发展的需求。
四、预先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主成果一般硬件、软件、工艺、方法、服务等,副成果一般有标准、专利、论文、图纸、著作、报告等。科技转化成果,是高企认定的认定条件中另一项高分项,因此,在这一项做好工作,是直接可以提升高企认定成功率的。
因此,企业要在前期做好项目规划与定位,做好立项评估,注重立项管理,建立制度保障使风险可控;同时还可以借助外力,突破技术难题,以此推动企业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才能使其在评分中拿到高分。
五、及时建立研发机构,规范组织管理体系
「高企认定工作指引」指出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评分占比20%,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研发过程中对研发流程的梳理、管理制度的执行、奖励政策的体现都要明确规范。
高企申报虽然一年不止一批,但也是不宜拖延的。一次次无果的申报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还会错过最佳申报时机:2016年的高企认定新政策丰富了认定所需提交材料,评审更加细致和严格,今后的评审条件还会越来越严苛,况且企业的一些报表、专利资质也有时效性。
所以,精心准备申报材料,争取一次通过是很重要的。如果您的企业早已达到高企的条件,千万别让一份不合格的材料拖了后腿;如果企业还欠火候,一份符合规范、有理有据的申报材料会给你大大加分。
3、准备一份合格的高企材料绝非易事
一、政策了解不透彻
不仅是高企申报本身,还有申报所需资质的申请政策也在不断变动,企业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些五花八门的政策。
二、财务核算不规范
高企审查第一阶段就是地方科技、税务部门初审,这里出问题都到不了专家手里。然而许多企业的财务核算并不规范:研发费用含无形资产摊销金额,财务报表中无无形资产、会计报表没有研发核算、多个研发项目的研发经费雷同、研发费用大于管理费用等,另外各类报表数据不一致也是个大问题。想要搞定财务核算,绝对要经历一番大折腾。
三、知识产权难申报
部分企业是纯粹为了申报高企而报专利,全部是实用新型,报的专利技术性不强,造成了知识产权与研发项目和产品的关键技术完全不搭界。
四、成果产品无关联
2016年重点关注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要求年平均转化5项以上,还需要将企业的科技成果进行描述,要描述出技术成果是什么,怎么转化的,应用在哪个产品中,应用的效果如何,是否产生收益,并且做到一一对应,很多企业在此处吃了亏,且不说数量,首先知识产权跟项目和产品严重不匹配,明明成果与产品不相关硬要扯上关系,这就很难过关了。
五、项目研发不科学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的项目需要符合高新申报领域的要求,且因为评价指标中对科技成果转化有数量要求,因此要求企业对研发项目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一方面满足实质的高新技术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满足数量的要求。
六、产品挖掘不到位
对研发项目与产品的技术说明和证明材料的整合与挖掘不到位,在申报过程中出现对产品描述不清,技术性不强,佐证材料五花八门的情况。
七、企业人员资质弱
科研人员比例不达标、科技研发人员社保未购买、研发人员不满足183天、人员花名册的结构不合理、研发机构名称与管理水平中的文件存在矛盾、研发费用中的研发人员工资与人员花名册中的人员数量存在矛盾等,都是需要下大功夫整理和调整的。
八、材料编写缺经验
例如,申报人员不了解最新政策,不能做到整理材料有的放矢;不具备撰写任何技术资料的能力,不能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示出企业的技术创新性;资料审核和上传不严格,漏洞百出等。
高新技术企业申请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涉及到财务问题,还有税务、法律、法律、知识产权等,一般企业是缺乏这类人才的,因此聘请专家团队是多数企业的选择,毕竟早一年申报成功享受到的优惠远大于专家费用。
高新认定需要从“专利”(60分,包括“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20分)、“企业成长性”(20分)方面进行评价。各大企业想要在高企认定中顺利通过科技部的审查,成功通过高企认定,拿到相应的资金补贴。建议企业应该提前确定自身条件能不能满足高企申报要求。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是为明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中各相关单位的职责,确定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费用归集标准,明晰各指标内涵及其测度方法,确保认定管理工作规范、高效地开展,制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称《工作指引》),使各相关单位依据《认定办法》、《重点领域》,结合本《工作指引》,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程序: (一)企业自我评价及申请 (二)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 2.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 知识产权证书(独占许可合同)、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查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4. 企业职工人数、学历结构以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的比例说明; 5.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情况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 6.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以及技术性收入的情况表。 (三)合规性审查 认定机构应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库;依据企业的申请材料,抽取专家库内专家对申报企业进行审查,提出认定意见。 (四)认定、公示与备案 认定机构对企业进行认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示15个工作日,没有异议的,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告认定结果,并向企业颁发统一印制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第十二条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自颁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企业应在期满前三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到期自动失效。 第十三条 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须提交近三年开展研究开发等技术创新活动的报告。 复审时应重点审查第十条(四)款,对符合条件的,按照第十一条(四)款进行公示与备案。 通过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为三年。期满后,企业再次提出认定申请的,按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高新技术企业经营业务、生产技术活动等发生重大变化(如并购、重组、转业等)的,应在十五日内向认定管理机构报告;变化后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应自当年起终止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需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按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办理。 高新技术企业更名的,由认定机构确认并经公示、备案后重新核发认定证书,编号与有效期不变。 整理自科技服务网
···································^^····································
具体不知道你们的技术达到了什么水平,你可以参考这个资料:
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8]172号)的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认定的程序如下:
(一)企业自我评价及申请。企业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对照办法第十条规定条件,进行自我评价。认为符合认定条件的,企业可向认定机构提出认定申请。
(二)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知识产权证书(独占许可合同)、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查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4.企业职工人数、学历结构以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的比例说明;
5.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情况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
6.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以及技术性收入的情况表。
···································^^····································
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六个方面的认定条件: (一)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企业的产品(服务)应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三)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四)企业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如下要求: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六)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评价时采用百分制打分,其中:知识产权占30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占30分,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占20分,企业成长性占20分。 以上几项指标合计得分须达到70分以上。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为落实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工作要求,解决民生领域重大需求,打通科技创新惠及民生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省科技厅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部署和民生重大关切,经“自下而上征集技术需求”和“自上而下凝练重点方向”,研究制定了“急性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3个技术榜单,现已发布,请相关单位申报项目。
一、申报时间
网上申报起止时间:2020年10月26日至11月7日
二、有关要求
1.揭榜单位应为在河北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的或者河北省所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省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可作为合作单位参与申报项目。
2.揭榜单位应具有前期研究基础,联合国内相关领域优势科研团队开展集成研究,项目团队拥有整体解决方案中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
3.项目申报不限项,合作单位应与牵头单位签订合作协议。
4.项目申报的其他事项参照《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2020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冀科资〔2020〕8号)中的“2020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须知”(详见通知附件4),并登录“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网站”—“科技计划”—“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综合服务平台”进行线上申报。
三、申报咨询
联 系 人:任翠斌 程守光
联系电话:0311-85093217 85096093
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局
2020年10月26日
(来源: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局)
智库海米
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