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采用的马里兰州歌是"马里兰,我的马里兰",以经典节日歌曲"O,Tannenbaum"的音乐为背景。这首歌是由詹姆斯·莱德·兰德尔(James Ryder Randall)在1861年南北战争期间写的一首九节诗开始的。当它被写出来时,它变得非常流...
1939年采用的马里兰州歌是"马里兰,我的马里兰",以经典节日歌曲"O,Tannenbaum"的音乐为背景。这首歌是由詹姆斯·莱德·兰德尔(James Ryder Randall)在1861年南北战争期间写的一首九节诗开始的。当它被写出来时,它变得非常流行,兰德尔用这首曲子表达了他对南部联盟事业的同情。许多年后,由于对北方人的负面情绪,这部作品引起了争议。
![]()
手持一本书的妇女詹姆斯·莱德·兰德尔1839年出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一个富裕家庭,并由同样是教埃德加·艾伦·坡的老师。他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所大学里教英语,当他听说家乡的紧张局势日益紧张时,他就住在那里。马里兰州位于南北边缘,梅森-狄克逊线将马里兰州与宾夕法尼亚州分隔开来内战初期,北方使该地区局势尤为紧张。1961年4月19日,南部同盟的同情者和同盟军士兵之间爆发了一场暴乱,造成11名平民死亡,历史学家认为这是战争的第一次流血事件。其中一名平民是兰德尔儿时的朋友,这位诗人写了一首后来成为马里兰州的国歌来表达他的心碎。南北战争期间以及此后的许多年里,北方人和南方人都经常通过诗歌、歌曲和故事表达对另一个人的不良情绪。内战夺去了双方60多万人的生命,并引发了敌对行动即使在战争正式结束后,仍然存在。随着几代人的过去,这些敌对行动开始减少。在整个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一些法案出现在州参议院,以改变马里兰州的州歌,以减少争议,但没有一个通过围绕马里兰州州歌的争议源于兰德尔用来形容北方人和南北战争时期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贬义词,这些词包括"暴君"、"北方渣滓"以及与林肯有关的,"暴君"。试图改变有争议的歌词同时保持整体情绪的努力也失败了。历史学家认为,这首诗,包括冒犯的词,是马里兰州和美国历史的一部分。在写完这首诗之后,这首诗成为了马里兰州的州歌,詹姆斯·莱德·兰德尔接着写了许多其他关于内战的诗,后来转向写宗教诗。在他写的所有诗中,没有一首比"马里兰,我的马里兰"更出名。兰德尔1907年在乔治亚州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