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是一种原子,如氢或氧。截至2011年,已观察到118种元素,其中98种是在地球上自然存在的。20种元素是在核反应堆或粒子加速器实验中人工产生的。第一种大量产生的合成元素是钚,钚也是地球上最重的原子,半衰期只有8000...
化学元素是一种原子,如氢或氧。截至2011年,已观察到118种元素,其中98种是在地球上自然存在的。20种元素是在核反应堆或粒子加速器实验中人工产生的。第一种大量产生的合成元素是钚,钚也是地球上最重的原子,半衰期只有8000万年,钚在铀矿石中含量极低。

氢是周期表上列出的第一种化学元素。现在的化学元素来自三种来源之一:超新星核合成、恒星核合成和大爆炸核合成。核合成发生在原子核在如此高的热度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克服了电子壳层的相互排斥,产生了更重的原子核。这样,氢原子核可以熔合成氦原子核,氦原子核又可以熔合成碳原子核,如果达到足够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截至2011年,周期表上共有118种元素。一开始,宇宙非常热,密度极高,除了自由夸克(质子和中子的组成部分)电子外,什么都没有,在百万分之一秒后,夸克开始融合成重子:质子和中子。在大爆炸后的头20分钟里,宇宙的温度超过了最亮恒星中心的温度,密度比空气还大。在此期间,质子和中子能量碰撞形成更大的原子核:氘和两种氦同位素宇宙中25%的物质转化为氦,其中75%是氢,铁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元素,第一批恒星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后约3亿年,引发另一种称为恒星核合成的核合成。在恒星核合成中,恒星中心极为致密的物质发生核聚变,释放大量能量并平衡重力使恒星坍缩。这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持续爆炸的氢弹。元素周期表上的铁元素都是在恒星核合成过程中形成的。要创造一种比铁重的元素,需要另一种类型的核合成,超新星核合成。超新星发生在恒星耗尽核心的所有核燃料后发生灾难性坍塌时。由于重力作用,恒星的大气包层向内塌陷,从几乎不可压缩的"电子退化"物质构成的核心上反弹。在这种突然的反弹过程中,恒星的百分之几物质几乎是在瞬间融合成更重的元素。这会释放出足够的能量,使超新星在数天或数周内都能比它的宿主星系更加耀眼。比铁重的元素是在这一难以置信的高能宇宙事件中合成的。

氧是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