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森主义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上的:人天生就是有罪的,没有神的帮助永远不会变好。原罪、所有人的堕落、宿命和神圣恩典的必要性是詹森主义的基石。罗马天主教改革运动,科尼利厄斯·奥托·詹森(Cornelius Otto Jansen)是一...
詹森主义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上的:人天生就是有罪的,没有神的帮助永远不会变好。原罪、所有人的堕落、宿命和神圣恩典的必要性是詹森主义的基石。罗马天主教改革运动,科尼利厄斯·奥托·詹森(Cornelius Otto Jansen)是一位生活在1510-1576年的荷兰神学家,他根据他的著作建立了分支机构。詹森在许多问题上反对同时代的耶稣会神学家。他专注于河马圣奥古斯丁的作品,并以他在其中所感知到的原则为基础,"直到1640年才出版。

国王路易十四迫于耶稣会士的压力,拆毁了一座遵循詹森主义的修道院。詹森主义的发展部分源于詹森与让·杜维吉尔·德豪兰的友谊,他后来被称为圣西兰神甫,甚至在《奥古斯丁》出版之前就开始提倡詹森主义,并在法国担任西多会女修道院皇家德尚普斯港(Port Royal des Champs)的顾问。在那里,他与女修道院院长的兄弟安托万·阿尔诺(Antoine Arnault)成为朋友,他在1643年圣西兰死后成为了这场运动的领袖。

詹森主义与天主教在进行圣餐的适当时间上有所不同。1694年阿尔诺去世后,帕斯奎尔·奎斯内尔被视为该运动的领袖。奎内尔于1692年写了一本虔诚的指南,出版于1692年,最初由几位天主教主教,但后来被教皇克莱门特十一世(Pope Clement XI)谴责。这标志着詹森主义在天主教会内生存的最后一场主要斗争。

詹森主义与加尔文主义者一样相信,只有一小部分人类注定会被拯救罗马天主教会内部的詹森主义运动从16世纪持续到18世纪,但大部分运动都发生在科尼利厄斯·奥托·詹森死后。詹森主义被许多法令和教皇公牛谴责为异端,这些都是教皇颁布的宪章。运动之父在活着的时候没有看到,也没有检查过他的著作的影响,所以他从来没有被谴责为异端邪说。此外,詹森的著作中包括他向天主教会提交的声明。根据科尼利乌斯·奥托·詹森的著作,他的追随者们努力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虔诚程度。此外,詹森派教徒在接受圣餐前都会花时间进行紧张的祈祷和忏悔。这与圣庇十世的信仰完全相反,即圣餐应该经常进行,并尽可能早地进行。他认为孩子们应该这样做当他们长大到能分辨主人和普通面包的年龄时,就要接受圣餐。在詹森主义中,就像加尔文主义一样,只有少数人注定要得救。巴黎西南部皇家港的女修道院把詹森主义的大部分内容放在心上。在耶稣会士的压力下,然而,1710年,在最后一批修女被移走后,路易十四国王于1710年将修女院夷为平地。修道院自12世纪初开始运营,至今仍能看到遗迹。

原罪是詹森主义的基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