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主要著作权侵权案件开创了版权保护和不受版权保护的先例。一些案件将保护范围扩大到法律最初制定时不存在的新媒体。另一些案件确定了版权保护的细节和细节,判例法被作为后来案件的先例,实际上已经成为法律本身的...
美国的主要著作权侵权案件开创了版权保护和不受版权保护的先例。一些案件将保护范围扩大到法律最初制定时不存在的新媒体。另一些案件确定了版权保护的细节和细节,判例法被作为后来案件的先例,实际上已经成为法律本身的一部分。其他国家有自己的法律和程序,适用于本国的版权侵权案件。

A&;M Records诉Napster案和类似案件都认定在线文件共享是侵犯版权的行为,美国版权法是根据《美国宪法》第8节第一条确立的,其依据是一种英语1710年颁布的法律。1790年和1831年颁布的法律概述了保护创意作品的细节。后来的法律以及法院判决的侵犯版权案件对这些细节作了进一步的界定。最早的此类案件之一,1880年的贝克诉塞尔登案(Baker v.Selden)认定,仅凭创意就无法获得版权,1884年,一个同样重要的案件,Burrow Giles诉Sarony,确立了对摄影这种新艺术形式的版权保护。1930年的一个案例,
尼科尔斯诉环球影业公司(Nichols v.Universal Pictures)裁定,创作类似人物并不总是构成版权侵权;换句话说,莎士比亚如果还活着,就不能起诉《西区故事》的制作人然而,这是有局限性的;1952年《国家漫画诉福塞特出版物》一案决定,福塞特笔下的马维尔船长角色在力量和外表上与《国家》的超人太相似了。讽刺的是,当国家漫画公司(又称DC漫画公司)后来获得了惊奇漫画船长的版权时,它不能在漫画书封面上印上人物的名字,因为这个名字在这期间被对手惊奇漫画公司版权所有。另一个与漫画有关的案件,1964年欧文·伯林诉E.C.出版物公司是《疯狂》杂志的发行人,他认为模仿歌曲并不侵犯版权,即使他们使用的音乐与原作相似。这就是为什么怪异的阿尔·扬科维奇没有因为他在歌曲模仿上的诸多缺陷而面临诉讼。这也是有限度的,20世纪80年代,音乐出版商对样本音乐提起版权侵权诉讼,这一案例就是1991年的《Grand Orightly music诉华纳兄弟》(Grand Orightly music v.Warner Bros)一案。在这起案件判决后,说唱歌手和其他音乐人必须获得对所有样本音乐的许可,通常还要支付使用费新技术往往会受到版权侵权案件的影响。索尼公司诉环球城工作室案,即1984年所谓的Betamax案,允许录像机的销售和数十亿美元的家庭视频市场的建立。
苹果诉富兰克林计算机公司(Apple v.Franklin Computer)在1983年,将版权保护扩展到计算机软件。2001年的
A&M Records诉Napster和类似的案件都证明在线文件共享是侵犯版权的,而且文件共享软件负有责任。1995年宗教技术中心诉Netcom已经决定,只要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不知道侵权行为,他们就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