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事件发生于距今约2亿年前的世界范围内,是过去6亿年中五次主要的物种大灭绝之一,估计有50%的物种灭绝,一些古生物学家称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是史前第二大物种灭绝它发生在地质的一眨眼之间,时间不超过1...
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事件发生于距今约2亿年前的世界范围内,是过去6亿年中五次主要的物种大灭绝之一,估计有50%的物种灭绝,一些古生物学家称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是史前第二大物种灭绝它发生在地质的一眨眼之间,时间不超过10000年。

Temnospondyls是早期两栖动物,根据化石记录,它们似乎在三叠纪末期灭绝这次灭绝事件使大约20%的海洋科和30%的海洋属灭绝。它消灭了许多被称为"类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尽管它们既不是哺乳动物也不是爬行动物,但所有的大型克鲁塔龙——非恐龙的祖龙,现代鳄鱼、短吻鳄和袋鼠的祖先——以及大多数大型两栖动物,在那之前它们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陆生动物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发生在距今5000万年前的动物生命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之后,即大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三叠纪-侏罗纪的灭绝事件通常被视为恐龙统治的舞台在大灭绝之前,恐龙约占地球动物群的1-2%,但在大灭绝之后,当它们从灭绝物种手中接管生态位时,它们代表了大约50-90%的动物群。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的原因尚不清楚。与过去其他一些大灭绝不同,很少有证据表明任何特定的解释都是一致的。一些假设包括流星撞击和火山圈闭,或者是百万年来持续的大规模喷发。火山喷发可能引发了二次喷发以及第三纪效应,如全球变暖或降温、甲烷水合物释放、海洋中氧气含量降低等等。在更多证据出现之前,科学家们无法确定。然而,这种情况可能不会发生。海洋地壳大约每5000万年自我循环一次,因此流星或彗星产生的任何重大撞击坑都可能发生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后的一段时间非常关键,因为这些空旷的壁龛可能被爬行动物(如恐龙)或是兽脚类动物填满,这其中包括哺乳动物的祖先。最终恐龙取得了胜利,但如果兽脚类动物繁荣昌盛并多样化,哺乳动物可能比实际进化早了1.5亿年。这可能只是一种侥幸,推迟了哺乳动物的进化,直到恐龙自己灭亡到了1.35亿年后的另一次大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