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致癌因素有哪些?

在生活中,一些致癌物正隐藏在我们身边,慢慢激活我们的癌细胞。医学证明,癌症始于一个细胞的突变,但一次突变并不足以将一个健康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癌症的发生非一日可成,需要数年时间。在此期间既有内因的作用,也有外因的诱发。医生告诉我们,癌症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操作方法

  • 01

    酒精饮品

    研究表明,无论是喝红酒、白酒、啤酒还是药酒,跟不喝酒的人相比,大量饮酒者更容易得上消化道或呼吸道癌症、结直肠肿瘤和黑色素瘤。除了以上癌症,鼻咽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都可能与饮酒相关。因此,大家应减少酒精类饮品的摄入。成年男性一天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成年女性酒精量不超过15克,最好能不喝。

  • 02

    腌制食物

    如果腌菜的发酵工艺完善,是不会产生亚硝酸盐的。因为没有纯菌种发酵的条件,容易造成杂菌污染,自制咸菜和腌制品里面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久食会诱发肝癌和食道癌等。大部分加工肉制品,经过高浓度的盐腌制,再加以暴晒,会生成大量的亚硝酸盐类物质,它们在人体中会进一步形成亚硝胺。

    研究表明,常食用此种方法腌制食物的人群,患上结肠癌和胃癌等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充分证据表明,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患结肠癌风险会增加18%。

  • 03

    烧烤食物

    肉类等食材直接和明火或炭火接触进行高温烤制或熏烤,很可能产生苯并(α)芘,长期高频大量摄入,可能大大增加胃癌、直肠癌、肺癌等风险。烧烤、熏制或高温油炸食品致癌,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一般来说,低频次、少量食用上述食物,患癌风险不会很高。而从健康角度来看,不建议将这类烹饪方法作为饮食常态。用锡纸包裹食材,或把食材放于明火侧面或增加与明火的距离,都有一定降低苯并(α)芘含量的作用。

  • 04

    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在花生、玉米、高粱、大米等许多粮食作物中都有,它有明显的致癌力,已被证实可导致肝癌的发生。有些无良厂家的用发霉原料加工食品(食用油、花生酱等),导致食用者患癌风险增加。另外,一些使用过久产生细小裂纹的竹木厨具如筷子、锅铲等,也可能因为有细小的食物残渣残留发霉变质而产生黄曲霉素。

    需要注意的是,发霉的东西绝对不能吃。有些已经发霉的食物用肉眼无法观察,因此剩饭即便在冰箱冷藏也不能保存过久。在居家生活中,要避免食物在温度高且湿润的环境中保存,经常清洁冰箱,避免黄曲霉毒素污染其他食物;厨具每次使用后尽快清洗沥干,定期消毒,隔一段时间更换竹质或木质筷子,或者换用不锈钢、陶瓷材质。

  • 05

    过烫饮食

    口腔和食道表面覆盖着娇嫩的黏膜,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经常食用超过65℃的食物,口腔、食道黏膜容易被灼伤。长此以往,会形成慢性损伤或炎症,增加口腔癌与食管癌的风险。就算不患癌,口腔、食管溃疡等疾病也无法避免。因此,在面对刚出锅的肉、妈妈盛的热汤、老友泡的热茶时,千万不要着急食用。

  • 06

    厨房油烟

    吸烟致肺癌已经是人类共识。除了戒烟,厨房油烟也要重视。烹调油在高温状态下产生的油烟含有许多刺激性有害物质,可能损害呼吸系统的健康。国际学术杂志Lung Cancer发表过这一研究:烹饪油烟让非吸烟者的肺癌发生率升高3.79倍。长期慢性小剂量接触,会大幅提高肝癌的发生风险。

  • End

特别提示

一旦因吞咽困难引发吸入性肺炎就必须采取措施:
在给老人制作食物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shushisu,U或G复配食用增稠剂,改变食物的性状,使其变成温热顺滑不粘附的凝胶,降低误误吸的风险,同时还能提高老人家的日常营养摄入。

  • 发表于 2020-07-16 00:00
  • 阅读 ( 783 )
  • 分类:社会民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