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正式名称为爱沙尼亚共和国,是一个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北欧国家,与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其邻国芬兰和瑞典分别位于芬兰湾和波罗的海对面,虽然爱沙尼亚目前的状态是和平稳定的,爱沙尼亚有着动荡不安的历史。 爱沙尼...
爱沙尼亚,正式名称为爱沙尼亚共和国,是一个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北欧国家,与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其邻国芬兰和瑞典分别位于芬兰湾和波罗的海对面,虽然爱沙尼亚目前的状态是和平稳定的,爱沙尼亚有着动荡不安的历史。

爱沙尼亚是第一个加入北约的波罗的海国家。
爱沙尼亚早在公元前7500年就有人定居,但今天的大多数爱沙尼亚人都与芬兰人有血缘关系,芬兰人是定居在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左右的一个地区。和该地区许多其他国家一样,爱沙尼亚屈从于欧洲的权力斗争,并在外国统治了几百年。在13世纪,日耳曼统治者定居下来,影响了该地区直到18世纪。从13世纪到16世纪,丹麦人接管了该地区,其次是瑞典人。在瑞典统治期间,一直持续到18世纪,俄罗斯人获得了控制权,由于农民权利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爱沙尼亚被称为"古老的瑞典人"时期。

爱沙尼亚位于北欧,随后,苏联统治的特点是爱沙尼亚人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尽管在19世纪俄国获得控制权时农奴制被废除,但到1939年,爱沙尼亚人感到了压力。清洗导致6万爱沙尼亚人被谋杀、驱逐出境或逃亡。情况非常糟糕,1941年希特勒入侵该国时,他们很高兴被"解放",正如历史所显示的,他们只是被另一个压迫政府占领了在苏联统治和集体化的战争之后,爱沙尼亚人民将继续遭受苦难,特别是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之前。
1988年,爱沙尼亚人举行了一场"歌唱革命",大约30万人聚集在一起,自豪地唱着被禁的爱沙尼亚歌曲。同年晚些时候,爱沙尼亚发表了主权声明,随后又举行了要求脱离苏联的抗议活动。到1991年8月,爱沙尼亚再次宣布独立并获得独立,爱沙尼亚正式成为联合国会员国。2004年,爱沙尼亚加入了欧盟,这是第一个加入北约的波罗的海国家拥有行政、司法和立法机构的议会民主。
爱沙尼亚的气候受其地理位置的严重影响。爱沙尼亚有1400多个湖泊、众多河流、沼泽、岛屿和小岛,是一个潮湿潮湿的国家。一年中约有160至181天是多雨的。气候温和,平均温度为40°F(4.5°C)。冬季多雪、黑暗、寒冷,2月平均温度为23°F(-5.2°C)。夏季温和,7月平均温度为63°F(17°C)。大多数人建议在4月至5月前往爱沙尼亚,以避开黑暗、阴沉的冬季和雨季,对波罗的海国家来说,爱沙尼亚的经济相对强劲,该地区的人均收入较高,失业率较低。如今,爱沙尼亚以其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It)部门而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