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原因可能是什么?

广西玉林一化工厂发生爆炸,已造成 4 死 6 伤,事故原因可能是什么?
图片:SatyaPrem / CC0 广西玉林一化工场发生爆炸,已造当作 4 死 6 伤,变乱原因可能是什么? 孙亚飞,分子美食家

谢 @知乎日报 邀请;

老是在出了变乱之后往返答这样的问题,于心不忍,可是看着涉事照片中漫天的紫红色烟雾,又真心感觉,不说点什么对不起本身学了这么多年。

玉林的此次变乱可以添加到“这居然也能炸死人”系列,你永远想象不到,当手艺人员瞎批示或者不批示的时辰,出产环节可以呈现什么样的乱子。

变乱原因固然还没有彻底调查清晰,可是按照现场照片和车间相关介绍,我根基可以判定,加料环节呈现掉误,反映暴聚速度太快,放热不及,导致反映釜承受不了内压而爆炸,同时反映釜上的平安阀被报酬替代。

具体诠释一下。

酚醛树脂是人类合当作出的第一种高分子材料,在此之前的一些高分子材料,好比赛璐珞,现实上只能算改性,它是棉花硝化之后的产品。可是酚醛树脂分歧,它的原料,苯酚和甲醛,都是小分子,经由过程聚合,获得了一个整体的大分子。

酚醛树脂作为布局材料而言,在糊口中的应用早就没那么多了,常见的还有开关等电气设备,这是因为它绝缘性好,关头仍是热固型塑料,也就是从头受热之后无法塑形,所以电气设备用它的益处就在于,若是呈现短路局部过热,它受热之后不会熔融,变乱的严重性可控。除此以外,糊口中还能见到它的处所,其实是在胶合板里面。

酚醛树脂是一种很是传统的粘合剂品种,所谓的三醛胶之一,这三种粘合剂的本家儿要原料之一都是甲醛,可是另一种聚合原料有区别。除了酚醛树脂,还有脲醛树脂,即尿素与甲醛反映的产品,以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它的原料是三聚氰胺和甲醛。

三醛胶的反映都比力轻易发生,甚至在高中教材里,在讲到苯酚的时辰,也有苯酚 - 甲醛聚合尝试的介绍(今朝什么样没有查证,只是想申明这个过程很简单)。

可是,太轻易发生的反映,也有一个缺陷,那就是难以节制反映温度。这类反映大大都是放热,当反映起头之后,热量堆集,温度上升,反映速度加速,于是进一步促进温度上升,反过来速度就更难节制了。所以,往往这类反映在启动之后,很快就完当作了。而酚醛树脂是聚合反映,分子会逐渐长大,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反映进行到中心的时辰往往最危险,一方面反映依然很快,另一方面是因为分子变大了,反映系统的黏度上升,这就很轻易让搅拌设备停摆,这是聚合反映最恐怖的变乱之一,无法搅拌的物料也就无法散热,任由气体受热挥发,最后打破罐体。比拟之下,反映进行到最后阶段,反而是比力平安的,因为原料已经反映得差不多了,罐内压强不会太大。

要想节制反映历程,一般采纳两个约束办法,一是节制加料速度,让此中一种料滴加反映,加几多反映几多,就不会出事;另一方面,就是反映釜用强力制冷设备节制,好比内盘管加外盘管冰水冷却,可以敏捷带走热量。

可是即便这样,也依然不克不及包管息事宁人,所以在这类反映罐中,有一个很是主要的小器件叫平安阀,它的感化就比如是保险丝,当罐体压强达到必然水平的时辰,平安阀会被冲开,庇护罐体不被粉碎。

好了,说完这些布景,根基上也就很轻易猜测玉林这起变乱的发生过程了。

起首,从烟雾的状况不难判定,此中本家儿如果水蒸气,同化着紫红色的当作分,不用说,这是苯酚在空气中氧化之后的颜色。

其次,从烟雾的形态大致可以或许猜到,厂房应该是半露天式的,本家儿体是钢布局,事发时反映釜冲开了釜盖,于是烟雾直接喷出。

从时候挨次上说,变乱在起头前,应该是先呈现了误操作或故障,具体什么环境未知,有可能是加料器呈现了故障,示数与现实加料量不符,成果导致反映过快,温度报警。这是出产中的常见问题,一般企业都有预案,比力稳妥的预案一般包罗,当即终止反映、启动最强降温系统、手艺人员现场处置等。变乱发生在白日,照理来说,呈现这一步隐患的时辰,是完全可以拯救的。

可是很较着,第一个节制窗口已经被华侈了,这就来到第二步,温度上升隐约起头无力节制,这时辰还有一些解救方案,包罗厂区内的消防系统当即到位,测验考试将反映物料引流到应急用的变乱池中。因为反映釜只有 5 吨容量,也就是 5 立方罢了,一般的变乱池足以容得下,当然前提是厂区按划定设置了变乱池。

然而,第二个节制窗口就没搞心猿意马,这就剩下第三个应急方案了,人员分散,任由平安阀被冲开,这已经是救人不救物的最后方案。很显然,就连最根基的这一条,都被错过了。

我本人操作过近似的反映,丙烯酸树脂的合当作就与此过程近似,一般环境下都在第一步就解决失落风险了。也有进行到撤离步调的,那是我做中试反映的时辰,反映设备只有一吨摆布,反映原猜中有双氧水,最后人员在几十米开外,看着平安阀被冲到屋顶,然后釜内的液体跟喷泉一样,洒得满车间都是。所以,在真实的化工操作中,你要说避免所有变乱,那不成能,可是像这个级此外危险做到人员不伤亡,其实是太轻易了。所以我才说,看着玉林这变乱,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这居然也能炸死人。

当然,现场人员伤亡,很可能不是被炸死的,而是被喷出的反映液烫到,又在浓厚的烟雾下梗塞灭亡,所以,这就要说到最后一件事,这起变乱发生的风险有哪些。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不是在厂区里,在此次变乱之后,该吃吃该喝喝,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甲醛和苯酚都是有毒物质,这一点相信有高中教育履历的人都大白。不外,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太活跃了,在爆炸发生之后,很快就会氧化或降解,加上反映釜其实很小,就五吨罢了。这种爆炸与响水爆炸事务中的硝基化合物分歧,可以看获得烟雾都是标的目的上的,显然是喷罐,这种环境的冲击波很小,对四周储存的原料根基没影响,所以除非消防水没有引流而发生污染,不然在事发几个小时之后,除了可以或许闻到一阵苯酚的味道以外,其他就没任何感受了。苯酚有一股独特的臭味(也有人感觉是喷鼻味或者药味),倒不至于恶心,可是闻久了可能会头晕,可是低剂量的迫害有限,究竟结果它也是医用的消毒剂。

多说两句。

在工场待了多年之后,我深刻感受到,工场的惩罚轨制往往是双刃剑。好比在玉林此次变乱中,为什么操作人员一而再再而三错过变乱节制窗口?很可能就是因为怕本组的当作品率过低被罚钱。

化工操作,即即是像酚醛树脂这么当作熟的工艺,呈现不测都是不免的,有良多不成抗力。避免不测当然主要,可是编制不测发生之后的预案更主要。好比新闻报道中说,此次是为了试验“新胶水”,姑且认为确有其事吧,新胶水也就意味着新配方,那么在改换配方之后,有风险不是很正常的么?我在试验新产物的时辰,有一个根基的原则,在教会操作人员之后,本身继续跟踪十次以上的出产流程,再正式交付出产人员。这样做的目标在于,当配方还在手艺人员手中时,这就还属于研发,一般来说,企业研发经费中就有物料损掉预算,不消操作人员去冒风险。反过来,如果早早地交给出产,那么操作人员就会畏首畏从头至尾。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好比反映设备上的平安阀,有些人怕它崩开,就去给它换当作死阀门。这种行为看起来仿佛不成理喻,可是有些人在家要用大功率电器,就会去把保险丝换当作铜丝,其实逻辑都是一样的。此次变乱的平安阀问题还没有发布,可是我推心猿意马它是被报酬替代了,不然不克不及惹出这么大的事。当然了,若是压根就没平安阀,那就是更大的笑话了。

每发生一次变乱,背后都有 29 次小变乱,300 次未遂和 1000 次隐患,这是闻名的海恩法例,也是化工行业里的一条铁律。玉林的此次变乱,表露了该企业的斑斑劣迹,可是也给本地平安监管部分敲响了警钟,这么松松垮垮的办理,辖区内必然不是个案,一轮严查在所不免。

  • 发表于 2019-10-20 17:30
  • 阅读 ( 78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