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羽毛球拍?

首先从林丹出道以来使用过和正在使用的球拍说起,这些球拍型号更能反映林丹在不同时期选择羽毛球拍特点,对于业余球友而言,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林丹使用的羽毛球拍阶段来看,还是非常符合他的技术特点的。中青队时候的林丹,用得是当时经典的凯胜球拍;国家队前期,林丹擅长扣杀,打法彪悍,选择的是经典的AT700羽毛球拍,这款球拍平衡点高,中杆硬,扣杀势大力沉,非常符合林丹当年打法。

2008年奥运会决赛,林丹正是使用AT700羽毛球拍,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击败了李宗伟。李宁赞助国家队后,李宁一直使用N90一代羽毛球拍,此拍球拍平衡点高,中杆硬度适中,弹性好,出球落点精准,虽然攻击力可能没有之前的AT700那么狠,对体力的要求也相应低一点。在某些比赛中,林丹还使用过李宁N50二代S羽毛球拍,此拍球拍攻守兼备,击球落点准,同时球拍中杆软,弹性非常好,在拉吊控球上有先天的优势。

其次对业余爱好者而言,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羽毛球拍,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羽毛球拍出厂的时候是空拍,很多球友拿到球拍的时候感受的不是很明显,甚至会感到非常迷茫,到底什么样的球拍才是自己想要的?以下我们会你告诉你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球拍。

选购羽毛球拍,最重要要看材料。超市卖的铁拍子,大多数铝合金的拍子,由于性能比较差,不在本篇文章的讨论范围内。本文说的羽毛球拍,主要指得是碳素拍。

全碳素材料的羽毛球拍,球拍整体重量更轻,强度更好,可以拉更高磅数的线,中杆弹性更出色,最直观的印象就是经常有很多球友会说怎么这么轻呢?很多球友拿起这样的球拍会感概,球的确打得比以前更轻松,更远了。

球拍的碳纤维材料分为三个等级:普遍碳纤维,高刚性碳纤维和超高刚性碳纤维,其售价也会相应不同。对于初学者要求不高的球友而言,普通碳纤维的材料其实就够用了,对追求球拍更佳性能的球友,最好能选择超高刚性碳纤维材料的羽毛球拍。

任何一把羽毛球拍,从性能划分来说,不外乎分为扣杀进攻型、攻守兼备全面型和速度灵活型羽毛球拍。所谓扣杀进攻型的羽毛球拍,球拍整体重量比较重,球拍平衡点比较偏上,中杆整体比较硬(平衡点:也就是空拍的重心,从底盖到重心的长度叫做平衡点,英文简写BP,一般来说295mm以上的球拍平衡点高,288mm-295mm之间的属于适中,小于288mm的球拍平衡点低);中杆硬度选购的时候球友其实可以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去选择。拿起球拍,掰开中杆去感受一下,就能大概感受这支球拍的中杆硬度了。所谓攻守兼备的球拍,指得是球拍的平衡点,中杆硬度和球拍的整体重量比较均衡的一种球拍,这种球拍进攻上未必那么凶猛,但是在弹性和防守上相对比较出色,没有相对的短板,球拍比较均衡,控球好,对体力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这样的球拍更适合业余球友的需要。现在的球拍发展趋势,对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5U(78g重量的球拍)、6U(73g重量的球拍)已经越来多了。速度灵活型的球拍,不仅仅球拍重量比较轻,球拍的平衡点也比较低,同时中杆弹性十足,这样的球拍在灵活上有着先天的优势,非常适合双打网前使用,平抽快,挥拍快,以快制快。

再次选购一款羽毛球拍,球拍的科技和品牌也是考虑的因素。科技重要但是不是最重要的,很多科技本身并没有厂家宣传得那么夸张。拍框的革新科技或者中杆的某些科技更有参考意义;至于一些线孔,或者拍锥上的科技,本质意义并不大。品牌选购环节上,YONEX,世界第一品牌,日本品牌,高端的球拍产地日本,做工精良;李宁品牌,中国队赞助商,产品市场价贵了一点,有不少比较经典的球拍;VICTOR胜利,台湾品牌,韩国队赞助商,中端球拍性价比很不错。波力,台湾品牌,性价比高,售后好。

【结论】

选购一款羽毛球拍,首先要根据自己打法特点选购,喜欢扣杀,双打后场为主,力量比较好的球友,建议选用平衡点高,中杆硬的羽毛球拍;初学者,单打为主或者追求落点打法的球友,比较推崇攻守兼备的球拍,这种球拍平衡点适中,参数适中,没有明显的缺点;追求快,双打前场为主的球友,比较建议选择头轻的速度型羽毛球拍。

品牌上,追求性价比,我们建议选择二线品牌,高端球拍,比较建议在YONEX,李宁和VICTOR之间选择。

一定要选择碳纤维的羽毛球拍,同时抗扭性能需要好一点的球拍,科技上五花八门,一定要注重有实用性的科技,而不是天花乱坠的科技。

  • 发表于 2014-08-12 00:00
  • 阅读 ( 804 )
  • 分类:其他类型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