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您在天津糊口过一段时候,就知道“哏都”除了老苍生措辞跟说相声一样,还有闻名的“八大怪”,这傍边有“三怪”最主要,别离是“婚礼酒菜下战书摆”、“生了孩子姥姥带”、“给人指路摆布拐”。
此中,良多华海说神聊地域的伴侣来天津加入婚礼,城市本家儿动问:“你们天津报酬嘛下战书成婚呢?在我们那下战书都是二婚啊。”天津人微微一笑:“在我们这午时才是二婚呢。”

part.1
对不起,下战书成婚是真的爽
真的很心疼其他地域午时成婚摆席的小哥哥、蜜斯姐们,婚礼头一天晚上,那必心猿意马是今夜难眠,但偏偏刚模模糊糊睡着,就要起床筹办了啊,太难了。可是在大天津,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
一般,新郎新娘头天晚上都颇为潇洒,不消担忧夙起水肿,新郎新娘会约上三五老友,小聚小酌庆贺“Single Night”。当然,“压床”的常例儿延续至今,弟弟或者未婚的老友同窗得完当作“使命”,这也就为新婚前夕的“最后疯狂”找到了最名正言顺的来由。
新郎一般早晨8点摆布才起,给媳配偶打个德律风:“媳分儿,咱俩今天可有正事要办啊,你筹办好了吗?”新娘:“我此刻还不是你媳分儿,我还没起呢。”

是的,天津人成婚是从上午才起头忙活的,新郎洗把脸去弄个发型,新娘伸个懒腰美美等着化妆师上门,然后就起头号召来家里帮手的亲戚伴侣,男方筹办午时事后去接亲的各类“装备”,女方筹办各类关卡,迎欢迎会要来的新郎和伴郎。
在接亲之前,天津的新郎新娘还能吃上一顿正正经经的午时饭,也就是天津人最垂青的喜面。
一般是女方在娘家吃,男方在婆家吃,究竟结果亲戚伴侣来帮手,不克不及让人家饿肚子,而捞面既喜庆又简单省事儿。以前都是在家本身做,此刻更多的是在家门口饭店吃。无论在家仍是在饭店,喜面毫不能凑活,这是天津人与煎饼果子决不克不及加鸡柳和番茄酱一样的执念。
这顿喜面有多好吃呢?这么说吧,有海说神聊京伴侣来天津加入婚礼,原本可以下战书直奔婚礼现场,可是上午10点就去了海说神聊京南站,坐城际来天津,就为了午时前能赶上这顿喜面,因为这哥们之前吃过一次,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这面里放糖醋面筋丝,这么甘旨的工具谁研究出来的呢?”
话说这糖醋面筋丝只是天津经典喜面中的一道菜,要让亲戚伴侣不挑理儿,那必需是三鲜卤,加上八凉(红粉皮、黄瓜、绿豆芽、胡萝卜、紫菜头、菠菜、大白菜、弯豆角)和六热菜码(糖醋面筋丝、黄瓜炒虾仁、韭菜喷鼻干、炒鸡蛋、辣椒炒肉丝、溜鱼片),这才算齐活。

▲来历:微博
若是午时这喜面没过关,亲戚伴侣固然不会明说,可是出了饭店也会小声嘀咕,“介吃的都似嘛呀”。
喜面事后,男方接亲的车队前去新娘家接亲,其他亲戚直奔婚礼酒店,期待4点18、4点38、4点58、5点18等等吉时起头的婚礼。
只如果良辰谷旦的下战书,天津的大街冷巷总会看到一排排后视镜上挂着彩色丝带的婚礼车队奔驰而过,那准是焦急去接新娘子的,没跑。
比拟一些外埠婚礼连喝三天、身心俱疲,天津婚礼“短小精干”,主要环节都集中鄙人午这几个小时之内,出格有意思。这时候上丰裕了,婚礼也就不赶罗,是以表示出最轻松安闲状况的天津人,就少不了在婚礼上制造笑料,究竟结果,这里可是“哏都”啊。

有次加入一个天津小伙和外埠姑娘的婚礼,小伙子日常平凡去女方家都是说通俗话,温文尔雅的,到了敬茶这个环节,太严重了,一张嘴天津话出来了:“妈妈(ma ma一声),请品茗(ca)”,从来没听过小伙子说天津话的丈母娘就地笑喷。
还有一次,在典礼上,本家儿持人问新郎:“新娘今天就要当作为你的老婆了,此后你要赐顾帮衬她、呵护她,你愿意吗?”新郎很是实诚地说:“本家儿持人我告你,好木,我太甘愿答应了,我等此日都等了20多年了,你知道嘛。”
天津婚礼一般于晚上8点摆布竣事,去闹闹洞房这时候正合适,完事也不迟误两位新人数红包。这一全国来,感受天津婚礼这时候放置太完美了。
part.2
为嘛天津人下战书成婚?
天津人到底从啥时辰起头下战书成婚的?为嘛下战书成婚?这说法真是八门五花,本家儿流的说法有这么几种:
第一,船埠文化说:天津本来的水陆船埠是最忙的,工人们卸货一般都在早晨和上午进行,所以要把婚礼推迟到下战书。
第二,西式文化说:天津本来是多国租借地,受到外国人的影响,教堂的婚礼节式一般都鄙人午进行,天津人也仿照人家的“文明成婚典礼”,久而久之就酿成了下战书。
第三,移平易近文化说:天津是个移平易近城市,居平易近多从安徽一带迁移而来,而在安徽等地确实有下战书成婚的习俗,所以天津人也都下战书成婚。
这三条其实最轻易分辨真伪,咨询了几个长命白叟之后,他们都说年青的时辰,甚至开国前后还都是午时成婚。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也曾说过:“我曾经采访过良多白叟,他们都说早年的天津习俗是上午成婚,《天津县志》等书中也有明白记录。”
研究证实,1951年的天津成婚证书上明白记录告终婚时候是在午时之前。所以上面这三条都不当作立。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更有意思,说天津人懒,爱睡懒觉,起来都午时了,所以婚礼必需下战书进行。我就想问问,全国有不爱睡懒觉的处所吗?

今朝看来最靠谱的说法应该是天津工业城市说。
解放后的天津市区居平易近多是工场工人,1953年毛本家儿席观察天津汽车制配厂,1954年毛本家儿席又观察了天津碱厂和造纸总厂,带领人两次观察,极大鼓舞了工人的出产热情。良多工人纷纷抛却歇息时候,加班加点完当作出产使命,很多筹办成婚的青年男女本家儿动推迟婚期,在这样一种社会布景下,很多要成婚的青年工人简化告终婚程序,不再兴师动众,而是操纵下早班的时候,鄙人午去接新人,晚上大师欢聚一路,为新人祝贺。
▲50年月新人成婚
后来这当作为社会时尚,当作为青年人追求的革命方针,到1958年,天津市区已经形当作下战书或晚上成婚的社会共识,而天津周围的农村和郊区根基上没受“工业飞腾”的冲击,依然保留了早上成婚的习俗。
再后来,天津的良多工场成长为“三班倒”,工作很是忙碌,工人告假也比力麻烦,加上1995年5月1日前全国还在实施单休制,每周“作六休一”,只休周日一天。所以,天津市区就把下战书成婚这个习惯沿袭了下来,这样下了早班进行婚礼,或者进行结婚礼再去上晚班,两端都不迟误。
鼎新开放之后,人平易近糊口程度敏捷提高,老苍生的成婚典礼慢慢从家里挪到了饭馆,而饭馆上午一般都忙不外来,所以人们都下战书去饭馆。加上成婚典礼慢慢演化为穿西装、坐轿车等西式礼节,而这些一般也鄙人午进行。
可以说,天津人下战书成婚不是习俗,而是按照现实环境慢慢天然形当作的。
part.3
万变不离“下战书处事儿”
天津人有一句口头禅:“宿世界上最好的美食就是嘎巴菜,宿世界的绝顶在杨村。”既申明天津人对家乡的热爱,也申明天津人恋家,姑娘很少远嫁,小伙子也很少娶外埠姑娘,根基都是内部消化。
以前有一个关于相亲的段子,一个家住红桥区的姑娘要见一个家住河西区的小伙子,一听对方住在河西区,就说“我不见了,真要今后结了婚,这回娘家太远了”。

但跟着城市化的历程,越来越多的外埠姑娘、小伙儿来到天津安家落户。那问题来了,若是一个天津小伙儿取了个外埠媳配偶,或者一个天津女孩儿嫁给了外埠小伙儿,成婚时候咋放置?这能可贵住咱天津人嘛,常言道“入乡随俗”,大大都两边谈判量着,在天津办一场,回到对方老家再办一场。
天津的这场婚礼必心猿意马仍是下战书,到了人家那咱也爱崇人家的习俗,该午时午时,该熬夜熬夜,该怎么办怎么办。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天津90后步入婚姻殿堂,个性实足的中式婚礼、心猿意马制婚礼、观光成婚也早已不再别致。但不管形式若何千变万化,天津人“下战书处事儿”的习俗始终延续着,并且会一向延续下去。
若是您还对天津的婚礼有何疑问,不妨找个机遇来加入一次,相信您必定会爱上这个舒畅、好吃、逗哏的典礼。您说嘛?没有天津亲戚?那就娶个天津媳配偶儿吧,丈母娘包管疼你。
作者|网易天津运营中间-傅雳 杨先华
编纂|未生


[1]林希, 王晓岩.其实你不懂天津人[M].天津人平易近出书社.2007
[2]高伟.天津人下战书成婚不是自古有之[N].今晚报.2015-6-18
[3]王绍芳,王曼怡.90后成婚:爱立异拼个性.今晚报.2019-11-7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