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为母复仇事件揭露了哪些社会问题

张扣扣除夕夜杀死20年前杀母的三人,舆论几乎一边倒得向着张扣扣,赞颂他的侠义孝顺,那么,这件事中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呢?

操作方法

  • 01

    民众对司法的信任度低
    从去年的于欢辱母案,到今年的张扣扣为母蓄意报仇,从舆论的方向都可以看出民众普遍认为是司法解决不了问题,逼着他们踏上了杀人犯罪的道路。复仇的喝彩者比比皆是,可见当今社会对法律的信耐度比较低。

  • 02

    未成年人犯罪减刑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我们应该思考未成年人的减刑法律是否让某些不法之人钻了空子,况且,在农村,17岁(王家犯罪者当时年龄)已经是”大人“了。法律应该考虑到现代社会,未成年人思想越来越成熟,懂事的年龄越来越早,是否应该缩小未成年人犯罪减刑年龄范围。

  • 03

    法律问题
    这个案件中,王家有未成年人犯罪,被判了七年,但是三年就出狱了,而且原本的巨额赔偿8000+,只兑现了1500+。法律的实施是否有保障,是否能够慰藉被害人家庭都是问题。

  • 04

    复仇思想在中国的“根深蒂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很多人说张扣扣就是典型。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是我国民众心中的侠义。在法制不健全的年代,这种思想还是有先进性的,它限制了犯罪的程度。而在当今法制健全的年代,报仇就是犯法的了,因为本身量刑就是一种“报仇”,让犯罪者得到惩罚。但是复仇仍能获得大批民众的赞赏,可见复仇思想的根深蒂固。

  • End

特别提示

上帝对谁都是公平的,因为他对谁都不公平,愿与君共勉。

  • 发表于 2018-02-26 00:00
  • 阅读 ( 832 )
  • 分类:社会民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