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传统文化得不到人们的重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传统文化是古先贤,经过艰苦奋斗努力和不断摸索实践,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有很多内容是精华中的精华,我们要善于继承和发展。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得不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原因有以下几点。

操作方法

  • 01

    建国以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特别是破四旧的运动,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认定成糟粕。虽然经过拨乱反正,改正了一些错误,但是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大力弘扬,特别从文化大革命成长过来的人,内心深处还认为传统文化都是封建思想。

  • 02

    我国的教育体系没有以传统文化作为重心,传统文化往往是一些课外读物,我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优秀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要有创新的进行继承和吸收,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需要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统文化。

  • 03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1919年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白话文运动,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从此以后,很多优秀的文言文著作,现代人都看不懂了,必须借助译文,实在是有点可悲。

  • 04

    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大力推行简体字,所以现代人都使用简体字,看一些古圣先贤的传统文化,也必须要看简体版,遇到繁体版都有点头疼了,这种情况也限制了我们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 05

    值得庆幸的是新一代领导班子已经认识的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增加了传统文化的教学比重,我国已经在尝试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用在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自己也要重视起来,从每个人自身做起。

  • End
  • 发表于 2018-02-08 00:00
  • 阅读 ( 1335 )
  • 分类:社会民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