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方法是天体物理学中使用的一种方法,它试图通过小行星在空间中的运动如何受到经过它附近的另一颗小行星的引力的影响来确定它的质量。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微扰理论,它已经导致了对24个突出的小行星质量的估计小行星。...
动力学方法是天体物理学中使用的一种方法,它试图通过小行星在空间中的运动如何受到经过它附近的另一颗小行星的引力的影响来确定它的质量。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微扰理论,它已经导致了对24个突出的小行星质量的估计小行星。使用动力学方法确定小行星质量是目前最成功的方法,除了2011年的航天器直接飞行外,但由于存在两个显著的局限性,它很容易出现问题。由于小行星通常是非常小的天体,它们从远处对彼此产生的引力效应往往很小,无法用现有的技术进行测量。第二,动力学方法只适用于空间中两个相互隔离的天体,它们之间的距离很近,如果射程中的其他小行星或行星同时影响直接研究的两个天体的运动,则会产生复杂的天体力学效应。谷神星以前被认为是一颗大型小行星,现在被称为矮行星。天文学中必须有一组狭窄的条件用动态法测定小行星质量,误差允许值不超过物体真实质量的10%,这些条件包括被测小行星与另一颗小行星重复、一对一的相遇,以便进行多次测量,并与过去的运动进行比较从2003年开始,使用动力学方法测定前19颗小行星的质量时,依据的是1900年至2002年期间天体轨道的历史记录,以确保计算中尽可能精确截至2011年,天文界用了200年的时间来确定太阳系中24颗小行星的质量。按照小行星的标准来看,这些天体大多相当大,比如小行星谷神星,它本身就占整个小行星带质量的30%至40%,谷神星的质量仅为然而,地球上的月球,甚至它的质量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些小行星有自己的天然卫星,如1998年的WW31和2001年的QT297,这使得更频繁地计算引力扰动成为可能。小行星也曾被433厄洛斯和253玛蒂尔德等航天器访问过2000年的近地小行星会合鞋匠号(Near Shoemaker)探测器,利用它们对飞船的引力效应来确定它们的质量。用动力学方法测定质量的其他大型小行星包括2颗帕拉斯星和4颗灶神星,其中还包括2001年火星在其引力场范围内经过时所引起的扰动。灶神星在其质量计算中还进行了一次航天器观测。例如45号尤金尼亚,87号西尔维亚,90个Antiope已经用动态方法计算了它们的质量,完全基于他们自己的轨道卫星
-
发表于 2020-09-08 03:56
- 阅读 ( 767 )
- 分类: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