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和修辞学之间有什么联系(the Connection between Aristotle and Rhetoric)?

生活在公元前384年至322年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修辞学定义为"在任何情况下,观察可用的说服手段的能力"。在古典社会,修辞学是一门正式的学术分支,研究说服或说服听众的技巧和手段。尤其是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西...
生活在公元前384年至322年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修辞学定义为"在任何情况下,观察可用的说服手段的能力"。在古典社会,修辞学是一门正式的学术分支,研究说服或说服听众的技巧和手段。尤其是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和昆蒂利亚,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对这一主题最具影响力的论著之一,它与修辞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修辞规则仍然被用来训练学生。一个有说服力的演讲包括三件事:演讲本身,演讲的主题和演讲的听众。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有效的修辞把说话人、演讲人和听话人都考虑在内。这三种说服方法是根据亚里士多德和修辞学的观点,言语制造者是一种基于说话人性格的诉求,是基于逻辑或理性的诉求;而感伤是一种基于听者情感的诉求。亚里士多德是一位著名的希腊哲学家。一个演讲者要达到亚里士多德的精神,他或她必须显得可信。如果说话者是可信的,他或她将有更好的机会说服听众,他或她的论点是有效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可信度可以通过展示实用的智慧、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意愿来建立根据亚里士多德和修辞学的观点,要用逻辑说服,论证必须证明,或者至少看起来是在证明某件事是真的,通常被称为归纳推理或演绎推理。归纳论证从具体情况发展到普遍性推理。在这种推理中,某些事物被假定从一个特定的情况发展到类似的特殊情况,前提是这两个细节是密切相关和逻辑联系在一起的。从亚里士多德和修辞学的观点来看,说服努力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众的情感倾向。情绪有能力改变听者的判断,无论说话人的性格或他或她的论点的逻辑如何,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一书中建议,有必要在听者中激起一种特别有利于所提出论点的情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亚里士多德提出,有必要掌握每一种重要情绪的知识和定义,并意识到听众可能已经存在的情绪,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家能够推断出听众最有可能被相反的观点激怒的情况。只要知道听众对谁生气,以及出于什么原因,说话者可以强调他或她的论点中会激起更多愤怒的方面,并自然地将听众转移到说话人的一边。尽管对某些人来说,这可能带有操纵的味道,但激发情绪是一种公认的、必要的修辞手段。
  • 发表于 2020-09-03 05:57
  • 阅读 ( 695 )
  • 分类:社会民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