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协奏曲是为小号和管弦乐队创作的一种音乐作品,通常为两个或三个乐章,其中小号与管弦乐队交替提出主题或与其他乐器进行对话。这种协奏曲的传统模式是在古典时期发展起来的,第一乐章是奏鸣曲,第二乐章是缓慢的第二乐章...
小号协奏曲是为小号和管弦乐队创作的一种音乐作品,通常为两个或三个乐章,其中小号与管弦乐队交替提出主题或与其他乐器进行对话。这种协奏曲的传统模式是在古典时期发展起来的,第一乐章是奏鸣曲,第二乐章是缓慢的第二乐章。协奏曲的最后一个乐章通常是快速舞动的形式,比如回旋曲,或者有时会以一个有变化的主题形式出现。当小号作为独奏乐器时,清晰有力的小号声非常突出,这就导致小号协奏曲一种协奏曲的组成部分,其中小号可以唱出旋律线或为管弦乐队演奏的主题提供反旋律。

小号协奏曲在巴洛克时期首次被作曲家使用,如小号协奏曲最早出现在巴洛克时期,由作曲家乔治弗里德里希·汉德尔(Georg Friedrich Handel)创作,朱塞佩·托雷利(Giuseppe Torelli)和乔治·菲利普·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巴洛克时期的小号演奏范围比后期更为有限,但韩德尔的小号协奏曲多年来一直是小号演奏者的曲目之一。泰勒曼也在器乐合奏的背景下使用小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小号协奏曲由一个完整的管弦乐队伴奏古典时期小号协奏曲中最著名的例子是约瑟夫·海顿于1796年创作的协奏曲,这部作品具有开创性,因为它是为小号演奏家安东·韦丁格写的,他发明了一排阀门,使小号能够以较低的音域演奏一系列的半音音阶,这大大扩展了小号作为独奏乐器的可能性,海顿在这部作品中通过引入半音乐段来突出小号的新可能性。1804年创作的约翰·内波穆克·胡默尔的小号协奏曲是另一部三乐章作品,也展示了乐器的新可能性。这首曲子包括了在旧形式上不可能的调式小号和抒情的第二乐章庆祝小号作为一种多功能独奏乐器的到来,各种小号协奏曲以不同的风格探索了乐器的不同可能性。瓦恩·霍尔姆博于1948年创作的《小号与管弦乐队第11号协奏曲》,以一个短促而缓慢的乐章开始,接着是三个乐章,以小号的旋律可能性为特征。1950年创作的小号协奏曲亚历山大阿鲁蒂尤尼安的作品包括反映亚美尼亚和俄罗斯民间音乐风格的旋律段落。作品不分乐章,而是分为五个部分,中间没有停顿。这首曲子传入美国后,成为小号剧目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