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氧化剂被用作含有可燃固体或液体小颗粒的工艺空气的污染控制方法。工业环境中的废气可能受到高度污染,因此尽可能多地氧化(燃烧)是有意义的,因此废气中含有少量但无毒的碳(烟尘)。热氧化剂有时分为非火焰氧化剂(使用缓慢加...
热氧化剂被用作含有可燃固体或液体小颗粒的工艺空气的污染控制方法。工业环境中的废气可能受到高度污染,因此尽可能多地氧化(燃烧)是有意义的,因此废气中含有少量但无毒的碳(烟尘)。热氧化剂有时分为非火焰氧化剂(使用缓慢加热焚烧污染物)和直接火焰热氧化剂,热氧化剂也可能包括一种叫做催化氧化的过程。在催化氧化中,有机化合物通过一种涂有催化剂的载体材料,通常是一种贵金属,如铂或铑,催化氧化剂能在比缺乏催化作用的热氧化剂低得多的温度下分解污染物。

催化氧化剂可以使用铑作为催化剂。不同类型的热氧化剂之间最显著的区别是它们是再生的还是可回收的。再生式热氧化剂使用陶瓷传热床来回收尽可能多的能量在氧化过程中可能发生——通常高达90%到95%。这些传热床起到热交换器的作用,与有机物被氧化的滞留室相连。可回收热氧化剂使用板壳形式的热交换器,或者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加热进气。这些系统的效率低于再生式热氧化器,只回收大约50%到75%的产生的热量用于提高热氧化剂效率的一种技术是转子浓缩器。转子浓缩器减少了流经系统的总空气量,增加了氧化气流中有机物的浓度。进入的污染空气通过一个覆盖有吸附剂。清洁的空气流入大气。将车轮暴露在解吸气体中进行清洁,产生一小股高浓度的有机物流,然后这些有机物可以被有效氧化。最重要的参数是热氧化剂和催化氧化剂是它们的破坏效率,一般在90%到99%之间。破坏效率越高,释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就越少。规定破坏效率的常用单位是每立方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毫克数为了达到这些破坏效率,催化氧化剂在400至600°F(约204-316°C)下工作,热氧化剂在1000至1800°F(约538-982°C)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