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编码理论的一部分,分组编码是前向纠错(FEC)的一种形式,也称为信道码,将信息转换成特定的代码,并以预定长度的数据块的形式发送信息。较大的数据块使接收计算机更容易对信息进行解码并纠正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分组...
作为编码理论的一部分,分组编码是前向纠错(FEC)的一种形式,也称为信道码,将信息转换成特定的代码,并以预定长度的数据块的形式发送信息。较大的数据块使接收计算机更容易对信息进行解码并纠正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分组码和卷积码是FEC中常用的两种码型代码类型允许通过不可靠的连接发送消息,当消息到达时仍然可以破译。

由于消息发出时会产生噪音,因此有必要使用分组编码当数据需要长距离传输或在不可靠的连接上传输时,使用汉明权重和距离来确定出错的可能性。汉明权重是表示所有可能的代码组合所需的位数,而汉明距离是表示一个位之前必须发生的错误数合法但错误的信息。
例如,如果使用块编码的发送者想要发送一条只能使用三个可能的代码(每个代码都是三个数字)的消息,那么Hamming权重将是3。这些代码可能是000010和011。如果错误导致了任何一个数字更改,例如000更改为010,则该代码将被视为合法代码(010),而不是发送方预期的代码(000)。因此,此代码的汉明距离为1,因为只需更改一个数字即可导致计算机无法修复的错误。
若要降低汉明距离并减少错误,数据以编码成一定长度的特定码字的代码块的形式发送。原始消息数据位称为k位k位被转换成相应的n位,对于每一个k位,这些码都被选作较长的码。加上1或0,使这些位的长度一致,并缩短汉明距离。然后,这些n位的块被传送到接收计算机。
当将块编码与两个拥有交谈。当在嘈杂的房间里交谈或是在远处喊叫时,接受者听到的内容有更大的错误空间。如果句子很长,那么听者可以通过把整个句子结合上下文来纠正更多的错误,但是短句的错误率更高,因为很难理解这个人在说什么。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喊"红猫",另一个人听到"喂猫",他们就会错误地打断句子。然而,如果第一个人说"我有一只红色的猫",而第二个人听到,"我有一只美联储的彩色猫,"句子的上下文可以很容易地确定这个人实际上说的是"红色"而不是"美联储"。这是块编码背后的基本原理,使用更长的、统一的代码来帮助计算机准确地翻译一个信息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