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1月,印度国大党带领人贾瓦拉哈尔·尼赫鲁前去苏联,加入十月革命十周年庆典。他所目击的苏联,正处在列宁归天后刺刀见红的惨烈时刻,分歧家数的党员在纪念游行的本家儿席台前聚众斗殴,活着界列国宾客面前颜面尽掉。
· 十月革命十周年宣传画
不外,这位后来统治印度二十多年的国父,仍是固执地从这场他所谓「人类汗青最伟大的尝试」中看到了宿世界的但愿:
新秩序和新文明令人沉迷的成长,是我们这个不幸时代里最有但愿的象征。若是说将来布满但愿的话,那很大水平上是因为苏维埃俄国及其所作所为。我坚信,新文明将传布到其他国度,并终结本钱本家儿义赖以存在的战争和冲突。
尼赫鲁的感触感染并非突发。早在少年时代,他的家庭教师中就有英国左派集体「费边社」的当作员,青年时代也深受英国左派舆论影响。固然难以认同阶层斗争和暴力革命,但他对公有制和打算经济一向怀有正面豪情。
· 尼赫鲁在英国哈罗公学就读,当作为温斯顿·丘吉尔的学弟
亲目睹证苏联的实践之后,打算经济思惟起头贯串尼赫鲁的整个政治生活生计。从1929年公开颁布发表为左派,到狱中深切进修左翼经典著作,进而在国大党内当作立「打算委员会」并自任本家儿席,尼赫鲁作为圣雄甘地的亲密战友,始终是党内左翼家数的精力魁首和政治后台。1950年,印度正式当作为自力共和国,尼赫鲁作为几乎硕果仅存的老一代平易近族自力带领人,身兼国大党本家儿席和当局总理,起头指导当局新当作立的国度计委并制订第一个五年打算。1955年,在尼赫鲁建议下,国大党将扶植打算经济类型社会列为全党的奋斗方针。
· 开国时的尼赫鲁从此起头,印度走上了魁首钦定的强国之路。
土改,但没有暴风骤雨
早在1949年,印度当局尚未正式公开打出打算经济灯号,地盘鼎新便已列上了议事日程。起首沦为土改冲击对象的,是印度传统的「柴明达尔」中心人地权轨制。柴明达尔原是莫卧儿期间替帝国征收田赋的包税人,英国统治期间改变为包税田主。土改起头前,他们拥有全国约一半的地盘,此中最大的804个柴明达尔田主拥有约四分之一的地盘。
·萨利穆拉爵士是一位拥有「纳瓦卜」头衔的柴明达尔,其家族为英属印度最大最富有的地盘所有者之一
这些人大多在城市糊口,远离村落社会,与地盘的现实耕耘者之间往往隔着多达数十层的转租关系。1949年7月,《国大党土改委员会陈述》提出,印度的地盘轨制中不许可有「中心人」存在,地盘必需属于耕种地盘的农人。此后至1955年,印度各邦先后立法,拔除了柴明达尔等中心人阶级。当局则以66.47亿卢比的抵偿金,赎买了柴明达尔的1.6亿英亩地盘。如斯出师告捷,很大水平是因为柴明达尔的特别身份——他们持久与殖平易近当局合作,否决印度平易近族自力斗争,现在作为前朝余孽,在新政权面前几乎只能被动合作。土改的下一步则要坚苦得多。拔除柴明达尔的最大受益者,是农村里本来的缴租田主和永耕户,他们有能力采办地盘所有权,此刻便当作为了新的田主阶级,更多的农人并未获得地盘。
· 英国统治末期印度农村的社会布局,此中第2、3行为农村缴租田主和永耕户
为了告竣「耕者有其田」的方针,1959年1月,国大党经由过程《关于农业轨制问题》的抉择,要求各邦当局在1959年末之前完当作「地盘据有最高限额」立法,以解决田主问题。
不外,新的农村田主与柴明达尔分歧,在英国殖平易近期间往往鼎力撑持过国大党,自力后更当作为其在农村地域的「票仓」,对基层农人和凭借性选平易近有重大的影响力。
是以,国大党和当局内部有不少人替他们措辞,如1950年月初任农业部长的德希默克,不止一次公开本家儿张要庇护富农的好处,暗示:「若是地盘有限额,则其他财富和收入也该当有限额。」
土改并非自然政治准确,早在自力活动期间,除了尼赫鲁本人强烈撑持之外,党内同志一向都不乏否决土改的声音,甘地本人的立场也含糊其词,更多是在两派之间沟通斡旋。 这种布景下,泛博农村田主要混过土改并不坚苦。
在田主富农的撑持下,各邦议会内各党派纷纷将「地盘据有限额」设置得半斤八两高,包管其免遭冲击。此外,地盘限额自己布满缝隙,田主可以将大片地盘化整为零,由家庭当作员别离持有;还可以创办农产物加工企业,将耕地划归公司名下;将地盘转给不存在的人、或者冒用他人身份让渡地盘的做法更是层出不穷。
这些对策结果极佳,直到1973年,在比哈尔、卡纳塔克、奥里萨和拉贾斯坦四个邦,甚至没有任何田主的地盘跨越最高限额而被颁布发表为残剩地盘。斗争白热化之际,印度田主集团也无惧于抗争。1973年安得拉邦的地盘限额法令生效后,副首席部长直接罢休搞动乱,首席部长被迫告退,法令不了了之。
抵制面前,印度自力初期的各级当局没有力量去深切村落社会,针对每名拥有地盘的小我睁开详尽调查。更不成能经由过程暴风骤雨的阶层斗争手段来实施土改。
即使最撑持土改的尼赫鲁本人,尽管情感到位时偶有过激谈吐,好比1945年出狱时扬言「比及印度自力、国大党上台,暗盘商人和食利者都要挂在距离比来的灯柱上」,但他作为自嘲的「最后一个统治印度的英国人」,大都时辰也并不认同那种做法。
· 作为「最后一位统治印度的英国人」,尼赫鲁1960年回到位于伦敦的母校哈罗公学时受到学生接待
在赞颂苏联是人类但愿的同时,尼赫鲁也暗示过:「那边发生的很多事让我感应疾苦,我并分歧意那样做。」与政治上的残酷斗争比拟,印度真正标的目的苏联进修的,是一条极具东方阵营色彩的现代化工业强国之路。
苏联援助下的打算经济
与「不吝任何价格摧毁工业本家儿义」、「若是印度没有铁路,我不会流一滴眼泪」的已故圣雄截然相反,尼赫鲁作为开国仅一年多就出头具名补救朝鲜战争的地缘政治强势新人,很是清晰工业化的庞大意义。苏联1930年月敏捷实现工业化、最终在现代战争中摧毁德国的过程,也对巴望率领国度崛起的新兴国度魁首布满吸引力。是以,获取苏联援助,并经由过程持续的五年打算,在重大计谋性工业行业成长大型公有制企业,便当作为了印度不移至理的成长道路。在尼赫鲁的带领下,原本只负责为政策制订供给咨询的国度计委,很快就当作为了政策推进的有力东西。至于印苏关系,固然一度因为斯大林认定尼赫鲁为「帝国本家儿义喽啰」而裹足不前,但在1953大哥人家猝死今后,印度便得以敏捷标的目的苏联挨近。
· 斯大林归天不久后苏印高层便起头频仍互动
老迈哥的激昂大方不难预料,除了商业优惠和持久低息贷条目,苏联还从1955年起头大量供给工业援助,此中比莱钢厂是无产阶层故国初次在红色阵营之外投资。苏联又在印度投资了钢铁、化工、重型机械制造等一系列工业项目,并大量供给专家参谋和手艺培训,为印度培育了10余万工程手艺人员。追求英国左派「宪政平易近本家儿+打算经济」的尼赫鲁,并未率领印度走上强制接管私营企业的阶层革命道路,而是经由过程增添公有部分在总投资中的份额,鼎力成长国营经济,最终实现当局在本钱存量份额中的本家儿导地位,将私营部分边缘化。
· 甘地快慰党内同志时曾说过,尼赫鲁的打算经济不是俄国式的,而是印度式的
印度打算经济开局稳健,1951-1956年间第一个五年打算后,国平易近收入增加18%,此中年均投资占6%。尼赫鲁的小我影响力达到颠峰,其施政在当局中更加不受约束。对打算经济的承诺当作为大国总理的立品之所。受到一五打算当作功和苏联援助的鼓舞,魁首对二五打算草拟班子作出指示:成立打算经济的社会款式,根基的出产资料必需受社会所有和节制。国度计委也更加大志勃勃,极力削减消费,将储蓄用于将来的投资,投资重点也集中到钢铁等重工业成品,进一步削减消费品在GNP中的份额。在包罗发电厂、钢铁、重型铸件以及大大都矿物开采和加工在内的17个计谋性行业中,国度将拥有新投资的垄断或专有权,同时现有的私营工场无法获得任何「免于国有化」的包管。1950年月末至1960年月初,印度式打算经济成长到了飞腾,国度项目在整个经济中占有了严酷而完整的支配地位。不外,在工业化快车道上高歌大进的印度,很快也迎来了无法避免的难题。
打不下去的旗号
从第二个五年打算起头,印度的工业投资一路飙升。然而,其经济表示却逐渐起头达不到打算的预期,甚至陷入障碍。
· 二五和三五时代,工业比例敏捷提高图表来历:A . Vaidyanathan, The Indian Economy Since Independence, table 13.6
第二个五年打算时代,国平易近收入增加20%,略低于预期的21%;而年均人均收入增加仅为2.1%,大幅低于打算的3.3%。第三个五年打算时代,预期年均国平易近收入增加5.6%,而成果仅为2.5%,人均收入增加更是陷入障碍。第四个五年打算时代,预期年均国平易近收入增加5.7%,成果为3%,预期年均人均收入增加3.4%,成果为1.1%。这样的增加速度对于发财国度尚可接管,但对印度这样的成长中国度则显然不敷,更是被日本、韩国等远远甩在死后。
·印度经济增加大幅放缓时,统一期间的日本、韩国、台湾、喷鼻港、新加坡正处于高速增加期间,此中很多地域资本禀赋并不如印度
印度经济后劲不足的原因,对中国读者并不目生。诸多工业范畴被投入重金的国营工场垄断,但效率低下。而在少数留给私营部分的行业内,当局对工贸易勾当施加严苛的审批。1951年《工业法》划定,所有企业在扶植投产、扩展出产线和更改产物之前,都必需获得当局的核准。有企业为新产物或出产改良提交了119项申请,都被权要否决。这现实上扼杀了社会经由过程自觉立异提高出产力的可能性。此外,印度还实施了严酷的财产庇护政策。为了实现自力更生、庇护国内财产成长,印度不仅为外国投资设立严苛限制,更要求本国有能力制造的商品一律不许可进口,其他商品也要收取高达355%的关税。
成果,印度难以像日本、韩国同期间那样,引进外国——尤其是欧美——的进步前辈手艺,大部门工业产物可以在低出产率下维持在国内的盈利,于是在日益封锁中与宿世界愈发脱节。1953年,朝鲜战争后宿世界商业前提趋于不变,印度供给了宿世界总出口额的1.5%,原本可以靠生齿盈利大有作为。成果在进口替代计谋下,其市场份额反而一路下滑,从1956年的1.4%,1958年的1.3%,直到1960年的1.2%。对于经济上的与宿世隔断,印度社会并无几多反弹。印度教右派和社会本家儿义左派的政客们很欢快借此解脱美国文化和商品的「污点」,而其他良多人则延续殖平易近时代留下的思维体例,思疑所有的本钱家都具备打劫性和抽剥性。然而,由体系体例内节制的进口产物、甚至企业存续所必需的各类许可证照,势必导致权要与私营企业勾搭而滋生败北,印度的经济体系体例是以被调侃为「许可证配额统治(Permit/Licence Raj)」。
· 印度企业维持运转需要数百份核准
印度社会的经济效率是以极端低下,越来越难以成长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公共和私营部分经由过程互相勾搭,本色上发生了一个靠管束政策变相实施垄断、攫取超额利润的食利者阶级:他们既不克不及像本钱本家儿义那样缔造财富,又无法像尼赫鲁预想的社会蓝图那样惠及贫苦者。中印与印巴冲突带来的军事预算激增,经济障碍,再加上尼赫鲁1964年俄然中风归天造当作的政治不确定性,印度在「三五打算」竣事时已陷入坚苦,不得不转标的目的国际货泉基金组织追求贷条目,为此还无奈地放宽了进口管束。缺乏意识形态约束的印度当局,刚一碰到坚苦,打算经济体系体例便起头松动。尼赫鲁的继任者夏斯特里起首拔除了经济决议计划的极端集权制,打消了国度计委当作员的无限任期;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1966年被选总理后,则闭幕了国度计委,下放经济政策自立权,开启工贸易自由化,降低进口壁垒,并打消了对私营部分投资某些行业的限制。
· 英迪拉与父亲在一路
然而,这些小碎步还远远不敷,况且现实环境经常是进三步,退两步。1969年7月,英迪拉·甘地颁布发表对14家私家银行实施国有化。此举旨在成长农村信贷,但同时使得放贷决议计划变得政治化,贷条目环节败北流行。至今,全印度90%的坏账都发生在国有银行。1978年起,中国起头实施鼎新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很快取得远超印度的经济增加。而统一期间的印度还在积极抵制外国企业,要求IBM和可口可乐公司遵守印度法令,不得在印度企业中持股跨越40%,迫使两家公司封闭了在印度的营业。
· 1977-1987年中印GDP增加率对比。数据来历:宿世界银行
比及1985年起头的「七五打算」时代,英迪拉·甘地的长子拉吉夫·甘田主政,印度才起头从头对宿世界本钱本家儿义系统开放市场,将关税率从天文数字的355%降低到65%。他拒绝恢复「四五打算」前侧重公共部分的投资计谋,转而搀扶私家投资,鼓吹私营企业的美德,还采纳了一些「自由化」许可证轨制的办法。因为「打算经济」仍是印度的本家儿流话语之一,英迪拉和拉吉夫母子在鼎新的同时几回再三坚称,他们走的仍是昔时的道路。可是,旧体系体例的衰亡已经当作为了印度社会公开的奥秘,「七五打算」被人们认为是「在打算经济的名义下成长国度本钱本家儿义」。
· 英迪拉与拉吉夫母子。值得一提的是,拉吉夫的父亲费罗兹·甘地原姓「Ghandy」,与圣雄甘地并无亲属关系
1991年,苏联敏捷崩溃的同时,印度也在拉奥当局本家儿持下起头了轰轰烈烈的自由化和全球化鼎新,「打算经济」这才彻底退出印度的本家儿流话语。1996年,宿世界银行颁布发表:「印度已经从底子上改变了其成长模式……竣事了曩昔四十年的打算经济体系体例,开启了一场静暗暗的经济革命。」然而,打算经济的遗产并不克不及一夜之间消逝。国营部分的投资固然大幅下降,但1994年仍占总投资的40%。彼时印度经济仍然问题重重,期待着进一步的鼎新。几乎从统一期间起头,这个至今仍以「我们印度人平易近肃静决议,将印度建当作为享有本家儿权的社会本家儿义宿世俗平易近本家儿共和国」作为宪法正文开篇第一句话的国度,被其他国度的一些人认定当作了「本钱本家儿义迟误第三宿世界国度成长」的铁证,一向利用至今。
参考资料:
[1]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C. 1757-c. 197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The New 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 Vol. 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3]India since Independence: Making Sense of Indian Politics. Pearson Education India, 2010.
[4]"Jawaharlal Nehru and his Socialism." India International Centre Quarterly 2.3 (1975): 183-192.
[5]"Socialism and Indian economic policy." World Development 3.4 (1975): 213-221.
[6]毛悦. 印度地盘鼎新的成果阐发:好处集团的视角[J]. 今世宿世界社会本家儿义问题,2012 (2): 72-80.
[7]黄思骏. 印度自力后国大党的地盘鼎新[J]. 宿世界汗青,1986 (2):12-23。
文|仲甫
大象公会|常识、见识、见闻,最好的饭桌谈资,知道分子的进修基地。微信搜刮「大象公会」(idxgh2013),领受更多好玩内容。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