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朗,互联网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对比图:
超短裙和黑袍的意义一目了然,1970年月末革命之前的巴列维政权固然专制败北,但至少伊朗城市糊口还算开放而现代,成果巴列维倒台后惨遭以霍梅尼的神权革命政权反扑倒算。开化前进的宿世俗专制者,与愚笨迷信的宗教保守乡平易近,似乎高下立判。不外,霍梅尼上台、伊朗走标的目的神权的过程,远不是宗教狂热的土包子愚平易近造反这么简单。
乡间人不革命
按照网上遍及传播的说法,巴列维时代的物质享乐只是少数城里人的特权,泛博农村生齿沦为了财富分派不均的受害者,又看不上城里人腐蚀、腐败、宿世俗化的糊口体例,他们的怒火创作发明了伊斯兰革命,最终吞噬了伊朗社会曾经的开放和自由。
·1960年月伊斯法罕四周的农村
事实上,伊朗农人并不热心革命,在推翻巴列维王朝的活动中,广袤的农村地域安恬静静,农业生齿则全程缄默,对霍梅尼既不撑持也不否决。从1960年月起头,巴列维政权早已经由过程土改,以近乎苏联斯大林期间的手段和模式,覆灭了乡间的传统势力,也节制了农村的政治经济糊口。作为广义上的右翼威权魁首,巴列维搞土改并不奇异。
· 1965年,土改期间的巴列维国王夫妻
暗斗期间,土改并非左翼革命的专利,美国官员和常识分子曾持久认为,地盘鼎新能确保公允公道,促进经济成长,避免激进革命。吴庭艳、李承晚等右翼威权魁首都曾接管美国专家指示,要争先打土豪、分地步,不留给极左分子带动农人造反的机遇。不外,伊朗的土改比其他亚洲威权政权都走得更远。1960年月,巴列维国王颁布发表倡议「白色革命」,经由过程六项具体方案,自上而下革新封建体系体例,起首就是划定田主拥有的地盘上限(可浇灌地盘10公顷或旱地15公顷),超标地盘全数由国度强制收购,再出售给农人,后者可分期15年采办。
· 土改活动中,巴列维国王亲自颁布地盘证实文件
白色革命也冲击了教士阶级,巴列维命令充公清真寺名下的地盘分给农人,触及了约占全国耕地面积30%的宗教地产。1971年时,伊朗92%的农户都有了本身的耕地。伊朗土改并未止步于此。巴列维不单将农村水源、浇灌系统、丛林和粗放牧场都收归国有,还在1970年月策动了白色革命的第二阶段,将分给农人的地盘再收回来,由当局同一放置村落的出产和消费。
· 1972~1975年,白色革命第二阶段在胡齐斯坦省试点,当作功后于1975年6月推广到全国
在国度放置下,农人们交出地产,插手「农业综合企业单元」。为了建当作这种神似斯大林模式的体系体例,巴列维政权不吝以戎行打压抗争,用推土机铲平农人家宅,驱赶公众插手「集体农庄」。分到地步的农人,没过多久就从头损失了地盘。伊朗农业集体化的后果与苏联大同小异,白色革命敏捷把这个粮食出口国酿成了进口国,每年须进口小麦250万吨、大米30万吨,农业只占GDP总量9.7%。
·巴列维父亲礼萨汗早在1920年月就曾暗示,钦佩斯大林模式的刻毒和苏联人工作规律的严酷,誓言要「让伊朗人熟悉到,他们早晨起床就必需去工作,一成天都要尽力工作」
所有人都当作了输家,除了国王及其亲信。在白色革命后期,巴列维把土改看成驾轻就熟的政治东西,严惩异己的处所豪强,把地产犒赏给亲信,尤其是戎行高官,军方在1979年革命时代没有倒戈。农人则在集体化过程中化为一盘散沙,出产糊口由国度同一规划,没有了自治和组织造反的能力。巴列维在位的时辰,农村从命于巴列维的权要;霍梅尼上台后又从命于霍梅尼的权要。最有朝上进步精力、敢想敢做的农人,则选择了去城市闯荡。他们保存艰辛,聚居在德黑兰穷户区十几小我一间的群租房里,天天艰难地挤车上班,但也因为赶上了城市化成长期,收入程度好于在老家种地。
· 「白色革命」中起头拥有投票权的女性
即使不胜重负,底层农人工也并纷歧定要跟随霍梅尼这样的宗教革命者。传统什叶派思惟并不鼓吹造反精力,更多强调忍耐现宿世磨难、忠于人世君本家儿,在虔敬保守的通俗苍生中影响庞大,代表作如《天堂之谜》是伊朗最畅销的册本。巴列维覆灭的过程中,直到国王吐露败相,各路政治家才煽起劳工群众,要求分享政权。那场最终将伊朗女性包裹在罩袍里的革命,并非来自「愚笨掉队的社会基层」。革命热情最高涨的,是衣食无忧的中产阶层。
巴列维的仇敌
1978年,伊朗革命的中坚力量一目了然:商人罢市,学生罢课,50万德黑兰市平易近高喊「处死国王」、「霍梅尼是我们的魁首」等标语。
商人造反是伊朗社会的悠长传统,商界组织「巴扎」近似欧洲中宿世纪行会,在经济上毫不接待西方本钱的竞争,热衷抵制洋货,否决外资企业涌入。在巴列维的亲美政策下,西方本钱敏捷冲击了伊朗传统的巴扎摊贩、零售店。1951~1953年,辅弼摩萨台倡议石油国有化活动,充公外资,与美国敌对,商人们跟随厥后,介入抗争,呼吁打垮美帝国本家儿义及其喽啰——巴列维国王。
· 掉败后被奉上法庭的摩萨台
此外,巴列维政权固然对外开放,但作为右翼威权当局,与李光耀、弗朗哥等政权颇有差别,对自由市场极不友爱,反而有强烈的统制经济色彩。「白色革命」中,伊朗当局强迫企业吸纳雇员入股,此中私企要出售30%~49%的股份给劳工分红,此外还有专门补助的工人福利银行和工人信贷合作社,当局为工人供给房贷,创办夜校进修班。1970年月中期,城市物价飞涨,巴列维怪罪于「投契倒把」的商人,由胡韦达辅弼公布《反牟取暴利法》,两周内拘系了7750名商人,查封600家商铺,至1975年末,全国18万巴扎商人被判罚金,23万店东遭到取缔。
· 1971年的德黑兰
一时候,本钱家如草木惊心,纷纷将资金抽往国外,伊朗经济形势大为恶化。屡次遭到割肉的资产阶层,被国王亲手推标的目的了革命者阵营。霍梅尼旗号下最忠诚的「基层」革命者,是这些巴扎商人中的基层人士,他们和神学院学生一路组成了霍梅尼最忠诚的根基盘,与真正处于社会底层的农人工格格不入。经由过程贸易收集,巴扎商人在国内运输、传布亡命革命者霍梅尼的演讲灌音磁带,还当作立伊斯兰联盟协会,标的目的霍梅尼派系供给帮助。是以,今世伊朗的不少军政要人都身世于巴扎商人,印证了商界对伊斯兰革命的庞大进献。霍梅尼亡命归来时驾车去机场接他的,是蔬菜巴扎商人拉菲克道斯特,此人后来当作为伊斯兰革命卫队的部长,还担任过最大的国有慈善基金——受榨取者和战争残疾人基金会的本家儿席。
霍梅尼政权的另一要员,贸易部长阿斯伽罗拉迪,也是巴扎商人身世,在两伊战争时代掌管了国度采购与分派的大权。1989~1997年担任总统的拉夫桑贾尼,父亲是克尔曼省农产物大商人,出产和经销高兴果,拉夫桑贾尼14岁便被送到什叶派圣地库姆进修宗教,当作为霍梅尼的忠厚信徒。
· 1979年2月霍梅尼颁布发表录用姑且当局总理时,拉夫桑贾尼坐在他身边
比来当作为媒体核心的伊朗将军卡西姆·苏莱曼尼,其父亲也是克尔曼省的高兴果莳植园经营者,而伊朗的农产物市场在巴列维期间几乎被外资占领。1978年革射中,愤慨而躁动的工贸易群体倡议了复仇。
霍梅尼的面纱
1979年2月,霍梅尼竣事了15年的亡命生活生计,从海外归来。接待人群中,有穷户窟居平易近,有资产阶层和市平易近,此中包罗多量受过欧化教育的女性,好比伊朗的第一位女性法官艾芭迪。
· 伊斯兰革命后艾芭迪被褫夺法官资格,转行当作为律师和人权工作者,多次代办署理敏感案件,200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遭当局充公奖章和证书
这些听摇滚乐、穿超短裙的城市精英,之所以愿意跟霍梅尼合作造反,除了配合的仇敌巴列维之外,也因为他们深信宿世俗化是大势所趋,并不认为愚笨迷信的宗教保守力量值得担忧。比拟之下,极左的马克思本家儿义者才真正令他们内心不安。并且,那时霍梅尼至少看上去并没有几多真实实力。霍梅尼的平生中,旅居伊拉克的时候多于在伊朗,被认为缺乏国内群众根本,革命初期只是凭借着持久亡命、先知先觉的资历,在道义高地上受到各党派和请愿群众的尊敬。
· 亡命中的霍梅尼
跟随他的教士也只是一小撮人,因为巴列维政权固然高度宿世俗化,却远不是伊斯兰教的仇敌。老国王穆罕默德·礼萨成立的清真寺数目前所未有,巴列维本人也经常搬出古兰经,声称其白色革命合适冲击富人,帮忙贫民的宗教理念。传统上,什叶派也以倾标的目的王权而著称,更愿意捍卫君权神授的古老传统。尽管土改触动教士集团的好处,但他们并未是以而遍及投标的目的霍梅尼。
· 1950年月,大大都教士也都撑持巴列维国王,站在平易近族本家儿义者摩萨台的对立面。图片据说是巴列维亲吻介入打垮摩萨台的教士阿布-卡西姆·卡沙尼
霍梅尼将要选择的政教统治道路,也与传统什叶派为国王充任参谋的做法大不不异。不外,这一点那时并不为常识分子和商人所知,他们相信,一旦革命当作功、国王退位,教士们自会按照什叶派传统退居二线。革命初期,霍梅尼本人也极力表示得人畜无害,跟自由派、平易近族本家儿义者、宿世俗左派都能友爱相处。1978年11月,霍梅尼接管英国《卫报》采访,暗示:「我不想拥有权力或当局的掌控权,我对小我权力不感乐趣。」
这种说法也不无按照,革命后的姑且当局里,宗教原教旨本家儿义者并未独霸主要职位,总统和总理别离由平易近族本家儿义者巴尼萨德尔和宿世俗派巴拉尔甘担任。按照霍梅尼那时的说法,他既禁绝备奉行政教合一,也不会强迫女性戴上罩袍。在教义方面,他的立场含糊其词,暗示不撑持一夫多妻制,「汉子成婚,一个妻子就够了。」在公家眼中,霍梅尼贫寒简单,形象与甘地大同小异,是一位朴重而略微有些陈腐的老头子。
对这种过于决心的圣雄形象,伊朗自由派并非全无戒心,但这位70多岁、平生折腾的老年人,看上去似乎也撑不了多久。崇尚暴力的「人平易近圣战者」,尽管与霍梅尼的伊斯兰共和党颇有冲突,甚至以炸弹袭击其高层干部,但对霍梅尼本人也连结尊敬,不敢攻讦进犯。然而,不久之后原教旨本家儿义者便撕下了伪装。
革命之路
1979年3月7日,霍梅尼下达强制女性戴头巾的号令。革命从此不竭推进,11月伊朗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拘留收禁人质后,霍梅尼更是趁势清洗亲美的自由派分子,并查封片子院、歌舞团等娱乐场合。
· 1979年3月8日,抗议头巾令的伊朗配偶女
对此,伊朗革射中的另一股主要力量——左翼人士也乐见其当作,即使对配偶女节的反头巾游行也袖手旁观,没有伸出援手。和宗教保守派一样,左翼也不喜好巴列维期间的十里洋场花花宿世界。遍布各城镇的酒吧、赌场和歌舞团,原本就象征着美式文化的侵蚀,是国王用娱乐业麻木劳动听平易近斗志、维护专制统治的东西。
· 在陌头手举《青年列宁》和《俄国革命史》的伊朗人平易近党女青年,德黑兰,1978年
美国使馆人质危机爆发后,左派更是把精神集中于对美斗争,无心否决霍梅尼的宗教保守化行动。比及左派终于跟霍梅尼翻脸的时辰,其他能伸出援手的家数都已不复存在——自由派盟友已遭清洗;什叶派内部的宗教异见人士则死得更快,有700位教士因为倾标的目的君本家儿制和政教分手传统而遭枪决。到1983年5月为止,霍梅尼已经逐渐断根了所有政敌,再也没有人能阻止黑袍和头巾了。同年8月,当局废止一切宿世俗法令,建当作神权统治。宗教狂热分子恫吓、欺侮那些不戴面纱的配偶女。公共场合实施两性隔离,从海滨泅水池扩展到黉舍、公园、饭店,甚至异性伴侣的握手及脸上亲吻礼也受禁止。
· 革命时代挤爆德黑兰机场的列国侨平易近
从此今后,伊朗的片子电视里不再许可呈现男女密切排场,女性形象必需舒适、全身包严,不得端倪传情、搔首弄姿。广播遏制播放西方的摇滚乐、爵士乐等等,只许可播放伊斯兰音乐和军乐。禁娱力度越来越严酷,连下棋、打扑克都归类为非伊斯兰文化而受禁止,直到两伊战争竣事,神权当局才稍微放松禁令。
· 革命后伊朗女性的尺度形象
自此,巴列维时代开放、宿世俗的现代城市糊口,只能化为泛黄的老照片,多年来被互联网传颂不止,当作为伊朗并非从来都保守僵化的证据。至于实际中的伊朗人,则仍然要为了最不移至理的小我自由,而支出正常社会下不成思议的牺牲。
· 2019年,29岁伊朗女孩萨哈尔·霍达亚因试图入场不雅看足球角逐而被拘系告状,于9月在法庭门前自焚,一周后不治归天
参考资料:
[1]Democracy in Iran: Why It Failed and How It Might Succeed, Misagh Parsa
[2]《伊朗的平易近本家儿》,米萨格·帕沙
[3]《摩登时代》,保罗·约翰逊
[4]《伊朗伊斯兰革命及其宿世界影响》,陈平安
[5]《伊朗伊斯兰教史》,王宇洁
[6]《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研究》,冀开运
[7]《宿世界地盘所有制变迁史》,安德罗·林克雷特
文|柳展雄
大象公会 | 常识、见识、见闻,最好的饭桌谈资,知道分子的进修基地。微信搜刮「大象公会」(idxgh2013),领受更多好玩内容。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