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应用很是方泛,Excel本家儿要长处在于他的矫捷性,而且配套了半斤八两丰硕的函数,Excel函数库能完当作我们工作中所需要大部门功能。那么熟悉Excel函数的利用,能提高工作效率。下面就分享一下Excel中INDEX和MATCH函数的感化及利用方式。(这里以Microsoft office 2013为例,其他版本操作一样)
【INDEX函数有两种方式】
1、数组形式:
①函数:INDEX(array, row_num, [column_num])
②申明:返回表或数组中元素的值, 由行号和列号索引选择。当函数INDEX 的第一个参数为数组常量时,利用数组形式。
③参数:
★数组array:必需,单位格区域或数组常量。
★row_num:必需,选择数组中的某行,函数从该行返回数值。
若是省略row_num,则需要column_num。
★column_num:可选,选择数组中的某列,函数从该列返回数值。
若是省略 column_num,则需要row_num。
2、引用形式:
①函数:INDEX(reference, row_num, [column_num], [area_num])
②申明:返回指心猿意马的行与列交叉处的单位格引用。 若是引用由非相邻的选项构成, 则可以选摘要查找的选择内容。
③参数:
★reference:必需,对一个或多个单位格区域的引用。
★row_num:必需,引用中某行的行号,函数从该行返回一个引用。
★column_num:可选,引用中某列的列标,函数从该列返回一个引用。
★area_num:可选,选择一个引用区域,从区域中返回row_num和column_num交集。
【起头“数组形式”操作步调】
建立如下图的Excel表格。
●第一行单位格别离输入:苹果、梨、橙
●第二行单位格别离输入:哈密瓜、西瓜、甜瓜
●第三行单位格别离输入:荔枝、龙眼、芒果
①在D1单位格,输入=INDEX(A1:C3,2,2),函数成果为“西瓜”。即位于区域A1:C3中,第二行和第二列交叉处的数值。
②在D2单位格,输入=INDEX(A1:C3,3,2),函数成果为“龙眼”。即位于区域A1:C3中,第三行和第二列交叉处的数值。
③在D3单位格,输入=INDEX(A1:C3,3,1),函数成果为“荔枝”。即位于区域A1:C3中,第三行和第一列交叉处的数值。
【起头“引用形式”操作步调】
建立如下图的Excel表格,分三个区域数据。
●区域一的单位格规模为B2:D4
●区域一的单位格规模为B6:D8
●区域一的单位格规模为B10:D12
●每个区域数据请参考下图(数据太多不在这里写了)
①在F2单位格,输入=INDEX(B2:D4,2,2),函数成果为“3.8”。即区域一B2:D4中,第二行和第二列交叉处的数值。
②在F4单位格,输入=INDEX((B2:D4,B6:D8),2,2,2),函数成果为“1.8”。即区域二B2:D4中,第二行和第二列交叉处的数值。
注重:多个区域要用小括号()括起来,如(B2:D4,B6:D8)
①在F6单位格,输入=SUM(INDEX(B10:D12, 0, 3, 1)),函数成果为“241”。即区域三B10:D12中,第三列D10:D12乞降值。
②在F8单位格,输入=SUM(D3:INDEX(B2:D12, 7, 3)),函数成果为“228”。即以单位格D3起头到单位格区域B2:D12中第七行和第三列交叉处竣事的单位格区域的和,即单位格区域D3:D8的和。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