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本相幻觉」
高智商的人更轻易看清本相吗?
你必定听过这些说法:
“伤风多喝热水好得快”
“吃什么补什么”
“血甜的人轻易被蚊子叮”
乍一听仿佛有那么点事理,但又没什么依据,那为什么人们选择去相信呢?可能是因为说的人比力多。
若是你不竭反复一个错误的信息,人们就会起头相信这是真的,心理学大将这种现象称为本相幻觉效应(illusory truth effect)。良多人认为“本相幻觉”是那些不肯思虑者的局限,反之接管高档教育、高智商、会辩证思维的人不会等闲陷入这样的陷阱——但真是这样么?
看看比来颁发在 PsyArvix 的一项研究怎么说。已知有三个方面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信息的判定能力,别离是
(1)认知能力:与智力身分相关
(2)认知闭合需求(cognitive closure):喜好确定的信息,避免恍惚的、有歧义信息的需求
(3)认知气概:可分为快速直觉型认知气概、深图远虑型认知气概
来自 Ghent University 的研究人员经由过程一系列尝试切磋上述三个认知方面同本相幻觉效应的关系。起首,介入者阅读一些真实或者子虚的常识性信息;紧接着完当作认知能力、认知闭合需乞降认知气概的心理考试;最后,介入者判定信息的准确性,再次判定的信息包含两部门,一是上述呈现过的,反复的信息,另一部门是之前没有呈现过的新信息。
成果,7 个尝试中都呈现了本相幻觉效应。即不管我们是认知特征若何,我们都倾标的目的于相信反复的、熟悉的信息。本相幻觉可能是全人类的局限,和智商没什么关系。
即使你智商如爱因斯坦,也可能会相信一个显而易见的假话。
02.「动物惊骇」
蜘蛛、蛇、老鼠、青蛙......你最受不了哪种动物?
记得上高中的时辰,有一次课间,一只硕大且长从头至尾的老鼠,“刷”一下从教室门上跳到了空调顶,女生们全都惊慌掉措,甚至大叫。然后老鼠消逝不见了,大师都觉得老鼠钻进了空调,于是一整个炎天都没人再敢说开空调的事儿。
良多人城市对某种动物发生莫名的惊骇,好比蛇、老鼠、蜘蛛、毛毛虫......来自 Charles University 的研究人员,还针对此做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研究:
邀请 2000 多位介入者对 25 种动物的令人害怕水平和恶心水平进行打分,这些动物能给人带来强烈不适感,随便说几个,蛆、毛毛虫、蜘蛛、蛤蟆......然后他们做了一个“令人恶心害怕的动物图鉴”,想看看最让人类受不了的到底是何种生物。
成果如图:
蜘蛛喜提第一名,研究人员暗示,这可能是因为蜘蛛有一些奇异的身体特征,若有太多怪僻的腿;并且它们无处不在,藏在暗中的角落里,天花板上,飞快的爬爬爬爬爬爬爬......
动物惊骇症的一个进化论诠释是,某些动物可以或许让人感应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原始惊骇,出格是那些威胁到我们祖师长教师存的动物,好比蜘蛛和蛇。Jakub Polák 团队的研究能撑持这种进化论不雅点,好比蜘蛛和毒蛇能引起介入者最强烈的惊骇反映,而寄生虫能激发人类最强烈的厌恶反映。
此外,Jakub Polák 团队发现女性比男性更轻易对动物发生惊骇和厌恶,出格是无脊椎动物,如毛毛虫和体内寄生虫,这和进化论的不雅点一致,即原始女性祖先的生育当作本更高,不仅要照看本身的平安,还要赐顾帮衬好孩子的平安,所以在面对潜在危险的时,更轻易发生警悟反映。
固然过度的惊骇和厌恶会让人筋疲力尽,但这种情感对人也有积极的感化,好比对动物有更大惊骇的人可能会加倍谨严,避免与惊骇厌恶的动物接触,从而不轻易受到危险。
03
「恋爱忠诚度」
“我给你一个没有崇奉的人的忠诚”
前几日,两宋离婚,李晨冰冰分手,唐艺昕张若昀成婚......所以我们带来一条谈论恋爱的心理学研究报道,精确说是恋爱中的忠诚度。
亲密关系中的很多设置,归根到底都在为忠诚度办事,好比承诺和婚姻,承诺中的“我爱你”,其其实说“我只爱你”以及“你也只能爱我”;婚姻中的一夫一妻制,意味着“我们要对彼此连结忠诚,你只能跟我成婚,容不下别人”。
然而有调查发现,宿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曾对伴侣有过不忠行为;而大约有 1/5 的人正在履历着这种不忠。此中“性不忠”是夫妻治疗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离婚的本家儿要原因。
近日来自 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的研究人员调查了 362 名异性恋夫妻,领会他们在人际中可能会如何削减本身出轨或者不忠,以及是否有用。
他们大要会采用 3 种策略:
(1)单一维护策略:加强彼此的关系,包罗经常出去约会,给对方筹办惊喜,介入彼今生活
(2)本家儿动回避策略:回避失落可能让人误会的场景或谈话,和异性连结距离
(3)贬低诱惑策略:毁谤有威胁性的不忠关系“这是不合法的,肮脏的”,自我训斥,提醒本身“这段关系是没有将来的”
所以,哪种策略可以或许有用的连结本身的忠诚度呢?
Lee 和 O'Sullivan 的研究成果表白(1)(2)两个策略在很大水平上是无效的,而利用(3)贬低诱惑策略的时辰,人们调情的次数会较着削减。
研究人员诠释说,当我们为了“维持关系”而尽力的时辰,我们心里知道维持现有的亲密关系很主要,但心里也没有否定外面的诱惑很动听。
举个例子,在一个派对上碰到一个喜好的对象,采用(1)(2)策略的人,可能会寻找本身的伴侣或者决心轻忽失落那小我,可是他们脑子里仍是会频频思虑那小我。
而采用(3)策略的人, 可能会告诉本身“我应该回家,并且那小我也没有那么好”。
04.「方针」让人难以接管的,不是本身的掉败,而是竞争敌手的当作功
假如你正在减肥、赛马拉松,然后忽现一个伴侣也在减肥和赛马拉松,是不是会不由得地去关心 ta 比来怎么样,是不是每周都去跑步,有没有对峙减肥?
近似马拉松,减肥这种事,原本属于小我的方针追求,和他人没有直接竞争关系,那我们为啥存眷别人呢?这背后可能会有一些小小的心理阴晦面。
比来颁发在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的一项研究称,当我们与他人组队,配合追求某一方针的时辰,我们会将这小我视为敌手,甚至可能会粉碎对方的尽力,进而损害本身。
换句话说,与他人配合追求某个方针,有时会带来拔苗助长的结果,可能伤人伤己。
研究人员做了 6 个尝试,第一个尝试中,200 名介入者的使命是单词接龙,从一串字母中尽可能的缔造更多的单词;介入者城市被放置一个设想竞争敌手(但介入者认为是这真实存在的敌手),研究人员会奉告介入者,敌手的缔造速度更快;此外,介入者可以调控竞争敌手标题问题的难度。
成果发现,离本身的小我方针越近,介入者给敌手的标题问题越难。研究人员说,粉碎的本家儿要目标是让“让敌手受挫”,以及“让敌手掉望”。当人们的这种期望实现时,本身的尽力就会松弛,即使他们的粉碎行为并没有推进本身小我方针的完当作。
研究人员指出,当我们与其他人朝着配合的方针一路进步时,若是我们感觉本身不具有竞争力,我们的注重力就会从“提高本身的技术”转移到“击败我的敌手”,然后放松本身的尽力。
嗯,近似怂恿一路减肥的伴侣吃炸鸡这种事,我是干过不少......这大要就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吧。
05.「感情劳动」
你在试图隐瞒本身的什么?
一项新研究显示了埋没真实身份的感情价格
你但愿别人领会你吗?又是什么水平的领会呢?人们很轻易经由过程一些外显身份特征领会彼此,好比身高、体重、春秋。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身份被称之为隐藏身份,好比性取标的目的、国籍、宗教崇奉、疾病史等。
来自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的 Robyn Berkley 及其同事认为,若是你的某个“埋没面”给你带来耻辱感,那么你只会在信赖的人面前展示这一面,同时试图标的目的所有人隐瞒这一面,并会是以感应精疲力尽。
按照 Berkley 的说法,伪装本身需要一种“感情劳动”(emotional labour),当你试图隐瞒某个身份时,你已经介入到了某种“表演”傍边。
别的一份关于职场的研究发现,职场中的自我表露可以让员工更欢愉,当人们自我表露并在这个过程中彼此当作长时,来自他人的理解和接管,可以帮忙人们更平安地表达自我。
若是 Berkley 的模子是准确的,就暗示当你朴拙地表达自认为耻辱的身份时,你会对本身更对劲,你将削减焦炙和沮丧,获得更多的社会撑持,以及晋升自负。
references:
De keersmaecker, J., Dunning, D., Pennycook, G., Rand, D., Sanchez, C., Unkelbach, C., & Roets, A. (2019). Investigating the Robustness of the Illusory Truth Effect Acros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bility, 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 and Cognitive Sty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014616721985384. doi: 10.1177/0146167219853844
Polák, J., Rádlová, S., Janovcová, M., Flegr, J., Landová, E., & Frynta, D. (2019). Scary and nasty beasts: Self‐reported fear and disgust of common phobic animal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doi: 10.1111/bjop.12409
Lee, B., & O'Sullivan, L. (2018). Ain’t misbehavin? Monogamy maintenance strategies in heterosexual romantic relation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5(2), 205-232. doi: 10.1111/pere.12235
Supplemental Material for When Individual Goal Pursuit Turns Competitive: How We Sabotage and Coast. (2019).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doi: 10.1037/pspi0000170.supp
Berkley, R., Beard, R., & Daus, C. (2019). The emotional context of disclosing a concealable stigmatized identity: A conceptual mode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9(3), 428-445. doi: 10.1016/j.hrmr.2018.09.001
海海玛蒂 ✑ 撰文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