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位置:
在手腕高骨标的目的内侧推,在筋骨之间,为关脉,我们用中指按住,然后把食指和无名指落下,食指的位置就是寸,无名指的位置就是尺。
诊脉情况:
诊脉时应有一个恬静的情况,患者诊脉前要避免较大的勾当或精力刺激,以负气血和调,才能反映出真实脉象。前人曾强调选择“平明”(即早晨)诊脉,便是此意。
大夫在诊脉之时,必需呼吸平均,安静,立场当真,把注重力集中于指下,细心体察脉象。
诊脉时候:
每次诊脉的时候,前人强调不该少于脉跳五十次,此刻一般不该少于一分钟,需要时诊脉时候还可长些。时候过短不仅不克不及切确地体察脉象,并且也轻易漏诊促、结、代等脉。
诊脉姿势:
诊脉时,要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宜标的目的前或略摆布伸展平放,并注重使手臂位置与心脏连结统一程度,直腕仰掌,以使血流利通,不致影响真实脉象。
诊脉手法:
对当作年人诊脉,应用三指定位法,即先以大夫的中指按在病人掌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的桡动脉上心猿意马关脉,然后食指按在中指关脉之前心猿意马寸脉,用无名指按在中指关脉之后心猿意马尺脉。三指隆起呈为弓形,指头齐平,以指腹按触脉体。三指平布,疏密要适宜,布指的疏密要与患者的身高相顺应,身段高峻的布指宜疏,身段矮小的布指宜密。小儿寸口脉部位甚短,不宜用三指候寸、关、尺,可采用“一指(拇指)心猿意马关法”,不再细分三部。
按脉时指力要恰当,分浮、中、沉三层进行,轻细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名叫“举”;重按至筋骨为沉取,名叫“按”;不轻不重,中度用力按到肌肉为中取,名叫“寻”。这样寸、关、尺三部,每部都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三部九候”。
诊脉力度:
在诊脉过程中,三指平布同时利用同样的力量,按诊三部脉象,叫做“总按”,是诊脉常法。也可单按此中某一部,如诊寸部脉时,微微提中指和无名指;诊关部脉时,则微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部脉时,则微微提中指和食指,叫做“单按”或“单诊”。临床上,总按与单按常共同利用,先单按或先总按均可。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