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正面表达的诉求,才有被解决的可能

图片:Elena Koycheva / CC0 李松蔚,通俗的心理学工作者

讲 996 之前,先讲个比来发生的事。

我有一个学生,说她做家庭咨询碰到一个难题:一家子来做咨询,孩子果断不想上学,怙恃又果断要求孩子上学。双方存在不成和谐的矛盾。咨询师无法站在中心的立场上,同时替双方筹算。一旦知足了孩子的要求,就获咎了怙恃;反过来,站在怙恃这边说学长短上不成的,孩子就不爱听。也就是说,不存在分身其美的可能性。

学生问怎么办,这样咨询是不是就没法做了?

我说,你没有问到他们真正的诉求。

她不睬解。他们的诉求不是说得很清晰了吗?一方就是不想上学,另一方必需上学啊。

是,但这个诉求是用负标的目的陈述表达出来的。「不想上学」,这个表述并没有透露他「想」要的是什么。就像你开出租车,客人上车说「不想去海淀」,莫非你就可以出发了吗?为了明白偏向,你还要接着问:「不去海淀的话,要去哪?」

同样,我们也要问这个孩子:「不上学的话,你想要达到的状况是什么?」

他说没设法,可能在家上彀,玩游戏吧。OK,「玩游戏」是比「不上学」更切确一点的诉求。若是进一步问下去,经由过程玩游戏他想获得什么,也许是游戏里的当作就感,或者团队协作的欢愉,或者一段闲暇的光阴。假心猿意马是当作就感吧。那么,这个孩子「不想上学」背后真正的诉求,是当作就感。

若是让他从头表达一遍本身的诉求,他会说:「我不想上学,是因为我更喜好玩游戏,这是我今朝获得当作就感的方式。我需要当作就感。

此刻清晰多了:他需要当作就感。

  • 问题:上学
  • 问题的负标的目的陈述:不想上学
  • 真实的诉求:游戏和当作就感

我们再看一看,孩子跟怙恃的诉求存在彼此协调的可能性吗?当然了,一方需要当作就感,想玩游戏,而另一方但愿孩子上学。两边可以坐下来谈一谈,如何告竣「又上学,又有当作就感,还可以玩游戏」的双赢?——这个可能性(注重,只是可能性)就可以存在了。

 

看上去仿佛只是一个文字游戏。

但它不只是如斯,它的背后有一个思维体例的转化。从「我不要什么」到「我真正需要什么」。转化不难,难在我们大大都时辰想不到转化。

系统治疗里,叫做区分【问题】和【诉求】。

每小我城市碰到大巨细小的问题。我们很擅长界说【问题】。上面的例子里,孩子说「不想上学」的时辰,「黉舍」就是他的【问题】。他要的全数就是分开这个问题:只要「不在这里」就好!至于去哪里——没想过,哪里都行!但就像我们看到的,若是不设想一个偏向,也就无法迈出下一步。

「不去海淀!」好的,然后呢,去哪里?

在治疗中,我们让来访者换一种表述,有时辰只是把否认句换当作一个正面的陈述——就这么简单的动作——就可以把【问题】酿成【诉求】。所谓诉求,就是「当作功治疗后的状况」:你想获得的是什么?你要的那个状况事实长什么样?有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么素质的问题我们竟然很少思虑!我们太擅长把「否决」自己等同于一个诉求了。我们说「归正不要这个」,然后留步于此。

我们来看看比来热议的 996 话题。

发出抗议的员工,始终在强调他们的【问题】:996 就是全数问题,超负荷工作,无休止的加班,薪水可能还不尽如人意……是的,很疾苦。但到今朝为止,大部门人只是环绕 996 争吵不休:「不要 996!」「不 996,把稳老板不把你当兄弟!」「靠,老板黑心!」「要知足,这是福报」……这些争论来往返回,都在针对 996 这个词。996 是【问题】,它背后真正的【诉求】是什么?若是我们把负标的目的的句子——「不要 996!」——用正面的表述替代一下:员工要什么呢?

  • 问题:996
  • 问题的负标的目的陈述:不要 996
  • 真实的诉求:自由的时候

有人想要的是多一点陪家人的时候。

有人但愿连结身体健康,精神充沛。

有人想要更高一点的薪水。

有人但愿下班回家有时候看看书,充充电。

这些句子才是诉求,更具体,更明白,也更实际。跟「不要 996」的全盘否认比拟,它们实现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想象一下,一个员工说「我但愿有时候陪一陪家人」,老板会如临大敌吗?还好吧,这是一个可实现的需求。老板会想想:「在不影响业绩的前提下,可以怎么协调一下工作时候?」——当然你可能会说,你的老板坏得要死,是一个嗜血的本钱家,绝没有这样的慈悲心。好吧,你这么斩钉截铁我也没法子。我说的也只能是一部门环境。

不外,比拟于直接说:「我不要 996!打垮万恶的本钱家!!」,工作老是多了一点被解决的可能吧。老板不至于感觉被冲犯,从而第一反映就是:「你不要,那你走呗。

 

后面这种环境下,老板真要维护的也不是「996」这个工具。事实上,当员工把「不要 996」误觉得是本身诉求的同时,老板的思虑体例也落入了同样的陷阱。——他会把「维护 996」自己算作本身的诉求。仿佛他经营一个生意,最终方针就是为了实现 996 一样。换句话说,老板也在不知不觉之中界说了【问题】,问题是「员工否决 996」。他也就觉得本身的诉求就是:「不许否决!

好的,不许否决,然后去哪里?

若是换当作一个正标的目的的表述,老板想要的是什么呢?

  • 问题:员工否决 996
  • 问题的负标的目的陈述:不许否决
  • 真实的诉求:公司赚更多钱

这个问题不难回覆,老板想要的永远是好处。他但愿在支出划一当作本的前提下,员工尽可能多地缔造价值。那好,我们就让员工尽可能多地缔造价值——而不是尽可能地拥护 996。创业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给 996 代言。任何一个老板,若是要在「多赚钱,打消 996」和「少赚钱,拥护 996」傍边做一个选择,他只有疯了才会选后者。多简单的事理,那他们干嘛死守着 996 不放?

在这场 996 的争论中,良多老板站出来说,老板也很辛劳。互联网企业的利润并没有那么高,还要冒赔得精光的风险。良多企业都在存亡线上,老板远不只是 996,而是 12127,以命相搏。这是真的。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

但他们最强调的仍是【问题】,不是【诉求】,老板不会直接表达:「公司需要营收!我们一路想想怎么赚钱!」他们也被问题绕进去了:「员工啊,就不应埋怨 996!」

这是何苦出处呢?

员工已经把「幸福糊口」和「不要 996」混为一谈。谁站在 996 一边,谁就在故障他们的幸福。而老板又把「多赚钱」和「维持 996」混为一谈。否决 996 是在威胁本身的底子好处,甚大公司生死。这当然就没得谈了。双方都把对方算作最大的仇敌。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矛盾不成和谐。

这时辰人们很难想到,996 从一起头就是一个被树立起来的靶子。它或许是实现方针的一种路子,但不是独一的路子,也不是最有用的路子。

其实老板只要说出来:「我要包管好处。」

员工也说出来:「我要的是自由放置时候。」

他们就可以一路筹议其它路子,更有用的路子,两边都可以实现诉求——如何一边让老板获得更多的好处,一边能让员工更自由地放置时候。

这不是天方夜谭,他们是可以合作的。

他们原本就应该是互相合作的。

 

写到最后,想起我本身履历的一件事。

有一年暑假,一个伴侣邀请我去外埠授课。我第一反映是拒绝。因为孩子也放暑假,只有我有空赐顾帮衬孩子。所以我拒绝她的来由就是:「没时候。」

伴侣问:「你有什么必需做的事吗?」

我说:「我要赐顾帮衬孩子。」

她说:「所以只要想个法子,让你能一边授课,一边赐顾帮衬孩子就可以了,对吗?」

我愣了一下。她不这么说的时辰,这两件事似乎是绝对互斥的。可是她一说,实现双赢仿佛也没什么不成能——带着孩子一路啊!我们各自都带上孩子,白日上课的时辰孩子在一路玩,委托本地的一个妈妈赐顾帮衬他们,带他们遍地去逛,下了课再把他们接回来……我喜好授课,授课让我有当作就感,更不消说还能赚到钱。这样一个路程,让大人工作得更充分,孩子们也比呆在家更高兴。

看到这种成果,的确不敢相信当初我会拒绝。

这件事说出来,没有什么大不了。但那时对我的触动很深。因为就是这么简单的法子,那之前我居然完完全全想不到。与其说想不到,不如说从来没有往那边想。所有的设法都是「我不克不及去」,以及「我去了就会很麻烦」——因为我碰到一个【问题】:去外埠授课,没法赐顾帮衬孩子。没错,我可以频频描述,诠释,强调这个问题何等麻烦,何等让人忧?,但那只是在不竭证实我的困境罢了。

我瓜熟蒂落地获得一个结论,不去了。

  • 问题:去外埠授课
  • 问题的负标的目的陈述:那就不去了
  • 真实的诉求:孩子有人赐顾帮衬

但我要的真的就只是「不去」吗?「不去」是我的诉求吗?拿到「不去」这个成果,我就可以称心满意了吗?应该再问一遍本身,你事实要什么?最主要的是去相信:同样的问题,一旦表述当作【诉求】:「我可以去,只要能同时赐顾帮衬孩子」,它真的可以存在一些简单到让人不克不及相信的解法。

  • 发表于 2019-04-17 22:56
  • 阅读 ( 89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