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表演行业百年史

我国大学表演系这个专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图片:《一步之遥》 我国大学表演系这个专业是否有存在的需要? 曹效聪,戏剧学院的后代,现争做望京一带的小霸王。

——本文首发知乎 转载请联系作者——

谢邀~表情复杂,筹办长文一篇!

这个问题能在 9102 年的今天被提出来实在有点气人哈,但不妨....本人结业于戏剧学院导演系,从事表演教育工作已小五年,我也曾很当真地想过这个问题哈,但也恰是在这从业小五年不竭质疑、思虑地过程中,让我垂垂找到谜底。

迷惑今天的文艺近况,就要领会它一路走来的根基汗青。

媒介

本文以我自身专业、从业角度出发,以影视与话剧两个角度切入,测验考试把近现代文艺、文娱范畴中的表演相关专业成长做一个极端简单的梳理,以此作为不雅点布景支撑。相关内容也仅从我有限的艺术史论常识和小我八卦写作心出发,全文较长非严谨史论,不免会有忽略望,望列位看官理解见谅!

全文摘要:

第一阶段:20 宿世初~1937 年抗日战争——上海黄金时代

第二阶段:抗日战争~开国初期——左派艺术家的延安时代

第三阶段:50 年月~80 年月,大院团时代

第四阶段:80 年月中期~90 年月初——学院派的歌谣时代

第五阶段:90 年月中期~千禧年 迷惘旧事

第六阶段:2000 年~2010 年 放大时代

第七阶段:2010 年~至今 十五分钟与多元时代

第一阶段:20 宿世初~1937 年抗日战争——上海黄金时代

现代演员的普宿世尺度是什么?在我看是——话剧当作角,影视当作名。

中国话剧和片子的第一座岑岭呈现在何处?上宿世纪 30 年月上海,平易近族工业成长短暂的春天里。尤其是片子事业的成长,30 年月上海片子的成长前景足以比肩同时代的好莱坞。

现代片子贸易的雏形早已当作型并走标的目的当作熟——明星效应、公司运营、院线、大导演中间...可以说,上海片子的成长史为中国影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重点讲此中的代表,明星影片公司

这个公司的汗青地位是这样的:

(来历百度百科)为成长中国平易近族片子事业做出积极尽力﹐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片子事业的带领供给了必然的前提﹐是一个为中国早期平易近族片子事业鼓起﹑成长﹑前进作出过有益进献的片子公司。

明星影片公司走出了中国第一代导演——张石川、郑正秋、袁牧之等(他们大都具备剧社话剧布景)、出了现存片子最早记实《劳工之恋爱》(1922)、第一部功夫片《火烧红莲寺》(1927)、第一部有声片子《女乐红牡丹》(1931)...还降生了一系列被写进汗青的片子如《狂流》、《春蚕》、《十字陌头》、《马路天使》等等。

但更主要的是,明星影片公司走出了第一代现代意义的"明星" ——胡蝶、赵丹、周璇、顾兰君、阮玲玉等等。

若是谈追星,20 宿世纪 30 年月的上海市平易近也许是最早的追星族吧~而这些明星从哪里来的呢?恰是明星公司开办人张石川开创了中国最早的片子演艺练习班,出力培育、发现新人。

我们再说回话剧的成长——

比起同年月片子业的贸易成长路径分歧,早期话剧进入中国带有较着的前进革命意识形态。从李叔同开办的春柳社、到爱美剧期间、再到青年周恩来总理介入的南开新剧团,话剧这一西洋概念在前进青年、革命集体的普遍实践中在近代中国遍地开花,至五四活动达到岑岭。而 1927 年由田汉牵头当作立的南国社要齐截下重点。

南国社除了表演前进作品、开办刊物、南国社还办了这样一件事:

南国社当作立后即创办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田汉、徐悲鸿、欧阳予倩分任文学、美术、戏剧等科本家儿任。以“培育提拔能与时代共痛痒而又有心猿意马见实学的艺术活动人才”为办学宗旨。

固然这个学院当作立半年就倒闭了。但这也许是国内最早现代艺术学院的形态表现(小我不雅点)。而此中戏剧科的欧阳予倩师长教师在开国后开办了中心戏剧学院并担任首任校长。

而这些上海的左派文艺工作者、艺术家最主要的汗青任务在于组建了"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 20 宿世纪 30 年月在中国上海带领建立的一个艺术组织,旗号物是鲁迅。固然“左联”的汗青不外短短 6 年,可是它以在那时的庞大感化以及对后宿世的深远影响,当作为了中国革命文学史上的丰碑 。

可以说,20、30 年月的上海对文艺范畴的包涵性是极强的,这此中的既形当作了高度贸易化的本钱形态,也当作就了左派艺术家的滋养情况。甚至在某些水平上他们互相吸纳、求同存异,如张石川这样身上既背负平易近营实业家名头又具备前进革命意识色彩的文艺工作者触目皆是,他们在后宿世的争议性不竭,但最终被客不雅评价为:中国艺术事业的开拓者。

但汗青车轮滔滔进步,无论是平易近族工业春天里蓬勃成长的片子事业、仍是深切公众的话剧成长,都跟着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一声炮响截然而止。而我们前文谈到的那些时代骄子,他们中的绝大大都后来也逐渐被遗忘,只在汗青留下一个小小的注脚。

跟着抗日战争的周全爆发,根底于上海的前进文艺工作者们被推标的目的了汗青的十字路口——

标的目的左走,海说神聊上,延安与海说神聊方。标的目的右走,南下,喷鼻港与南洋。

第二阶段:抗日战争~开国初期——左派艺术家的延安时代

在我很喜好的一部电视剧《人世正道是沧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杨家小女儿受到革命感召筹办从上海前去延安,随行的还有 7 个她上海市立尝试戏剧黉舍的同窗。

是的!上海市市立尝试戏剧黉舍恰是我校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那个时辰,剧中的小女儿学的就是表演专业。而他们要去延安哪里呢?鲁迅艺术学院。

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为培育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开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黉舍。院系与专业包罗:文学系、音乐系、戏剧系、美术系等,并设有文艺工作团、尝试剧团、歌舞团、美术工作团以及其他组织。

从鲁迅艺术学院分出来的各专业学科力量,根基组建了现现在中国几大自力艺术院校。也是延安期间的片子拍摄队力量,组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片子制片基地,东海说神聊片子制片(地址在于我的家乡黑龙江鹤岗)。此中代表作是翻拍了话剧剧目《白毛女》——

陈佩斯的父亲陈强老师长教师就因饰演过黄宿世仁遭现场小兵指枪,足可见一个好演员的主要性。但在这段时候里,演员的概念根基等同于,文艺表演队队员。

固然这些文艺表演队的演员在汗青上根基没留下什么记录名望,但这段汗青对表演学科的搭建、培育,表演专业的汗青感化、成长与延续形当作了深远影响。此中主要一点就是决议了表演作为一门专业存在的需要性。

那些曾在按照地上搭个台子承担保家救国宣传使命的前辈们,他们的表演用此刻话讲是高度活泼化的情况戏剧侵入式戏剧,他们不仅有着专业的营业能力,还具备那个特按时代影响下的崇高风致。这些风致深深烙在他们后来所开办的现代中国的艺术院校中,并为每个院校立下校训、警告后人,现现在回看,仍然震耳发聩。

我校首任校长熊佛西老师长教师的校训,在上戏被称为红楼金字。这是上戏表演、音乐剧、导演等所有台前专业学生大学四年天天晨功都要高声背诵的一段话。

这是 70 年来保留至今的传统。并且请相信,仍是有人大学四年,天天都出晨功的。

第三阶段:50 年月~80 年月——大院团时代

固然这个阶段的时候跨度很长,但内容总结起来很是单一。有多单一呢?在我们上学时学的近现代艺术史课程中,近代艺术史若是有十页纸内容,那现代史也就十行吧~

这里绕不开文革时代"钦心猿意马文艺偏向"的八大样板戏——

文革期间,有一些被树立为文艺楷模的,以戏剧作品为本家儿,加上少量音乐作品的大中型舞台艺术作品,统称为“革命样板戏”或“革命样板作品”,俗称“样板戏”。

但需注重,样板戏其实并不样板。每出戏都有本身的创作特点此刻看,抛开意识形态层面,样板戏的专业程度是极高的,若是要选样板戏的演员那起首得有足够过硬的专业呈现。这种专业级别放到今天,估量把军艺中戏海说神聊舞最优异的一波结业生凑一块,也差口吻。

在我小我看来,样板戏的更大汗青感化在于开创了属于中国怪异的”红色美学“。这是我国在现代艺术范畴内迄今为止也为数不多的审美开创。那种进步式的铿锵有力,或悲怆中掷地有声的恢弘,是自上半叶宿世纪中黄河滨太行山上左派艺术家们传过来的厚重血脉。

在这个阶段四十多年时候里,我们同样历经几个风云跌荡放诞的时代,但无论文艺工作者、仍是艺术学院根基只承担了一个目标——办事于意识形态。表演专业也不破例,无论是开国初期、60 年月、文革、文革后,可以说表演专业的输出偏向根基是在环绕着院团和军队院团这俩处所(其实也算一个地)。

用此刻的话来说,小半个宿世纪的表演系都是 to B。

而在半斤八两一部门时候里,占有表演输出的也不是艺术院校,而是军队和系统文工团——空政、总政、煤矿、铁路....这些文工团固然不是艺术院校,但培育思绪、培育方式、讲授班底几乎来自艺术院校,大院团的影响其实延续至今,此刻半斤八两一部门的老戏骨都来历于此。

呐,这就是青春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这段汗青的从头至尾巴,"B 端"也会输回艺术院校,好比:中戏人艺委培班 87 级(徐帆、胡军、陈小艺)....总而言之吧,这段汗青在我看有点乏善可陈,只需要清晰一点,在这一长长长长段时候里,演员在社会上的意义,和明星根基挨不着边,那是社会本家儿义战线文艺工作者。

这里要放个黑货,和本题无关,只为列位理解学院派的某些苦守——

在文艺工作办事意识形态的大情况中,早在六十年月,中心戏剧学院的戏文系就提出并对峙关于创作自己要对峙以报酬本、从人出发。这为后续几十年的艺术文本创作供给了一个根基的思惟指导,该指导思惟演沿袭至今

这段汗青切换到鼎新开放后,回头遥望喷鼻江,喷鼻港顿时要当作为东方好莱坞。

于是这里我用插叙的方式简单回首下喷鼻港片子的发源——

前文说到,黄金一代的上海文艺工作者跟着抗日战争爆发来到十字路口,上面讲完了海说神聊上前辈的革命史,下面就是南下前辈的奋斗史了。

这段汗青很清楚:上海片子人南下喷鼻港或南洋——办片子公司——左派华夏片子右派新马片子——两拨人打来打去——60 年月右翼贸易化片子占有市场——邵氏呈现——黄梅戏、功夫片、风月片——大导演张彻李翰祥——70 年月嘉禾——李小龙横空出生避世——80 年月邹文怀新艺城——亚洲四小龙——喷鼻港片子黄金期间开启。后面的故事就广为人知了。

延长阅读:喷鼻港片子史上有哪些至关主要的节点对喷鼻港片子造当作了哪些影响

汗青真是有意思,固然十字路口后的两拨人看样子越走越远,但兜兜转转,到了 90 年月,他们又汇聚此中,迎来了华语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第四阶段:80 年月中期~90 年月初——学院派的歌谣时代

1993 年是我出生的那一年,这一年被此刻良多影评人被誉为中国片子的高光时刻。

三部被写入汗青的片子同时在 1993 年前后横空出生避世,传为一段美谈。

在现代艺术史里这段光阴被评价为第五代导演领衔斩获欧洲三大国际片子节,将中国片子一跃踏入国际视野。

这背后属于学院派的荣光。学院派也第一次进入到了公共视野。属于学院派的一个尺度降生了:精英本家儿义。

我曾经在知乎提到学院也引用过这个词,总被骂~从恢复高考 78 级起头,中戏海说神聊电几大学院的几大专业(表演导演戏文美术灌音等),每个专业就招那么点人,几乎没呈现过大扩招的环境。以我地点的导演系为例,每年 18-25 小我,40 年了,没变过。

它的特点是:人少、筛选制(后来的艺考)、师傅带门徒(实践性极强)、同门传统(师哥师姐师弟师妹的日常用语),这些特点带来最终影响是形当作了一个饱受争议又事实存在的环境——圈子资本。关于圈子资本的影响直接表现在 90 年月至今,这点后面睁开。

说回第五代导演的绝大大都的作品,建造团队、创作团队、演员团队,遍及也都来自学院派。这里可能有看官好奇,为什么他们不找大院团的演员来演呢?这个我没机遇证实,但仅从第五代那股要开天辟地建立艺术新语汇那个劲儿来看,这有点近似此刻你搞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A 轮完毕,多半你可能不会找国企的人来插手团队吧。

或者说,爽性就可以理解为学生功课,今天张艺谋跑中戏找个巩俐,明天陈凯歌找一表演系师弟张丰毅,站在汗青中心,谁晓得本身折腾一番折腾就缔造汗青了呢~

而精英本家儿义和精英意识在那时也并不独属于艺术学院,而是属于整个 80 年月的高校学生,几乎所有中国高校的学子一边疯狂地吮吸常识,另一方面缔造着时代的新偏向。

我的授业教员(80 年月末戏剧学院学生)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班要表演《洒满月光的荒漠》,不意小剧场当晚断电,于是师生们决议就在黄昏的草坪上起头演,路过的学生停下脚步,围坐一团,到了薄暮大师就都拿出手电筒,一边当真地演,一边静静地看。

那是矮大紧教员最纪念的白衣飘飘的年月。那是每小我都是文艺青年的时代。那是处处布满面目一新与夸姣期许的歌谣时代。

只是这首歌谣过分短暂,像轻声吟唱的少年,一夜迎来忧伤迷惘的芳华。

就像作家芦苇(《在世》《霸王别姬》编剧)说道的那样——

我们觉得那是一个起头,成果却没想到那是一个竣事。

第五阶段:90 年月中期~千禧年——迷惘旧事

在 90 年月的片子学院,将来的第六代导演们这学上的也许有点郁闷,一方面第五代高山仰止,谁都咬着牙琢磨怎么在开创个新学派,但另一方面社会朝标的目的贸易经济成长越走越快,精英本家儿义审美尺度俄然 OUT 了。走出校门,制片厂也走标的目的落寞。却是扭头一看表演系的伴侣,个顶个一下火了。

尤其一位大二表演系的师妹,年仅22 岁,拍了一部《还珠格格》。

在考入海说神聊电表演系前,赵薇其其实上海的谢晋恒通明星黉舍上学,此刻该黉舍已改名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谢晋的表演专业在今天程度并不低,并不算好考)关于谢晋导演,也是中国片子史绕不开的一位前辈,但这里不睁开多讲。只需要知道,谢晋导演对片子艺术的宿世俗化历程起到主要感化。浅近的说,谢晋导演要的就是讲故事、类型片子。

这是现现在几乎所有片子工作者的共识,但那时的第六代受到的艺术教育理念并不是这样。作者片子理念高屋建瓴,翻译点讲就是巨匠艺术片才是追求所致。但这不是片子学院的问题,而是在 90 年月的文化艺术学术范畴,片子、文学、音乐、话剧、美术,整体思潮都是激进前卫的。打建国门后,发现艺术不雅念的成长竟然差了半个宿世纪,看的是一个目炫狼籍,赶紧跑去追,成果步子迈得太大,一下和人平易近群众搞得有点脱节,不接地气了。

延长阅读:王小帅导演知乎回覆
第六代导演的片子经常表示个别在时代中的命运体验为什么此刻新锐导演的作品就很少有这种存眷了

有的影迷把第六代的迷惘单一总结为受到政治身分情况的影响,这素质也是有点战狼 PTSD,我认为占有最大的影响的是,社会对艺术的需求,从文艺需求,逐渐走标的目的了传媒需求。

表演系人才的输出就刚巧撞到了这个需求。

还记得上一阶段谈到的圈子资本吗?这圈子真的太小太小,在 90 年月很长一段时候里,无论是拍片子,仍是搞话剧,演员输出几乎被学院身世垄断(港台演员不摄入会商规模内)。所以当一个赵薇以偶像姿态空降,过不了多久本身的班子圈就都火了,海说神聊电 96 明星班(赵薇、黄晓明、陈坤、郭晓冬、何琳)。邻人中戏也不差,中戏 96 班(章子怡、刘烨、袁泉、秦海璐、梅婷)....

我大学班本家儿任说过一句话,一个班,水涨船高。这个事理延长到艺术学院,表演系出人都是按拨出,哪级 XXX 出名了,这不算啥,得是哪一级 XXX、XXX、XXX 们一路出名了,教员才会说,这个班还不错。

而 90 年月中期到千禧年出的这及波演员今朝几乎是国内演艺圈实力派的国家栋梁。他们专业扎实、小我气概显著。后来者们今朝还没有跨越他们,无论是地位仍是程度。而那时社会对演员的风评也相对客不雅,纵使媒体需求一下迎来了大量存眷,但最过也不外是八卦娱乐,并没什么戾气。而那一阶段的演员,仍是遍及追求名气的,对经济好处相关方针还不大。总体看,那是一个演员成长较为正常的上升期。

说说同阶段话剧艺术的成长吧!90 年月中后期,一位摇滚气派的中戏研究生把之前如死水般的话语圈狠狠搅动了一番!随后戴了一顶前锋话剧的帽子,折腾至今。此位就是孟京辉

因为我小我大学时代收到孟京辉影响很大,这里必然多叨叨几句。老孟在上学时啥样呢?在史航的《名剧的后代们》有这样的描述:

孟京辉版《期待戈多》的呈现,是何等强烈的一件工作。这出戏也是患难最多的。 最早是打算在 1989 年的 12 月 31 日公演,算是彼此心目中的八十年月的收从头至尾。地址就放置在中戏操场的煤堆上,那是我们心目中怪诞与诗意的双重巅峰。然而机智的校方实时干与。表演被迫打消,无从发泄的几个年青戏剧人就穿戴军大衣在藏书楼门口和煤堆之间走来走去念脚本,后来读脚本读得冷了,需要勾当勾当,大师把脚本一扔,起头踢球。 孟京辉仍是耳提面命着大师:“跑动要积极!” 是啊,跑动要积极。老孟一辈子就是靠这句话撑着。

原文:名剧的儿女们东棉花胡同号纪事 (看完这篇文章你会很是理解学院派的各种)

哈哈哈,此刻看老孟可以说十分硬核了!

但若是看官联想下社会布景,你就会发现这种带点可爱的学生气中,还包含了一点点的忧伤。这种忧伤是 90 年月后半期学院派配合的气质,它像个无形的气球,被燥热和荷尔蒙鼓吹,四处碰鼻但富有生命力,在第六代的影像语汇上,在孟京辉廖一梅的台词文本中。

其实到今天在戏剧学院学术系统中,对孟京辉的评价依旧是存在争议的,但孟京辉对中国非实际本家儿义戏剧门户、、戏剧贸易化、戏剧节引进这三点的时代进献根基无可争议。只是当此刻老孟和黄磊、赖声川教员安步乌镇戏剧节时,是否也会想想年青时那股子浪漫革命气质到底从何而来呢...

而那群又愤慨又可爱的年青戏剧人,有的此刻当作名当作腕、有的渐被遗忘。

那群站在舞台上的年青演员们,和那群坐在台下的年青不雅众们,是他们让表演再次超越表演自己,触到了社会批判思虑的高度,自此之后,表演艺术的群像在没有那样经由过程如斯凌厉的体例离本家儿流如斯之近,并激发普遍切磋。前锋元素的诗歌与摇滚,也如诗歌与摇滚自己,当作为最后的时代挽歌。

《诗篇》张广天
在夜晚我不感觉孤傲 在大地的暗中深处
我是人平易近务无数的人平易近
我的声音有着纯正的力量
可以或许穿越缄默和沉寂
在暗中中蒙发新芽
为了发展为了讴歌
不畏风雨有着钢铁的顽强

第六阶段:2000 年~2010 年——放大时代

80 后 90 后伴侣们,你们还记得是什么时辰起呈现了”娱乐圈“这个概念吗?还记得这个红标吗?——

1999 年,中国内地第一档娱乐资讯节目《娱乐现场》的降生,来自光线传媒,不单标记着内地娱乐财产的伊始,更将中国娱乐资讯周全带入到日播时代。中国的电视不雅众经由过程电视荧屏逐渐起头领会明星的糊口状况,与片子、电视剧等娱乐产物的建造过程,从懵懂到逐渐拥有了娱乐的概念。而中国内地娱乐也由此步入元年。

真正具备传布力的媒体时代来了。

千禧年第一个十年的文艺阵地被敏捷换上了娱乐外套,少数苦守阵地的回归体系体例,剩下大部门被贸易经济安装上马达一路疾走。

贺岁片呈现—央视霸本家儿—电视剧热—流星花圃 F4—春晚效应—大片来了—明星效应—湖南卫视崛起—日韩流—2005 超等女声—收集 BBS—草根势力崛起—QQ 门户网站贴吧校内网—2008 奥运会—喷鼻港导演海说神聊上—又一堆大片—又一堆大烂片—操练生模式雏形—移动互联网雏形。

可是这一通疾走真正留下了什么呢?一地鸡毛

一地鸡毛就算了,媒体的属性还要把这每块鸡毛拿放大镜看,左看看、又看看,最后看仍是鸡毛。

固然娱乐上升的环境在诸多国度的成长中都呈现过,但从来没有像我国呈现的这么拧巴,因为国情国体是分歧的,又是一个步子迈大扯着蛋的实际,演员可所以艺人、艺人也可所以演员。光演还不可,必然要影视双栖、影视歌三栖....此刻听着不单老土还可乐,但也别觉着此刻就没这种环境了,不外是换了个词儿,叫跨界万能。

让我回忆这十年优异的影视作品,不跨越十部。优异的演员?都是上一代的。这十年似乎中国的文艺圈干了不少事,但仿佛啥也没干。当然,大影视公司的崛起算一处,但在时代的宏不雅视点看涓滴不算什么,甚至有半斤八两一部门公司都没挺到此刻这十年。

媒体的呈现,传媒的力量可以放大时代下的每小我,尤其是可以被存眷的范畴。

但传媒自己是中性的,万万别把它想的太夸姣。八卦也是传媒硬币的另一面。在蛮风行的那本《人类简史》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中,作者的此中一个不雅点就是八卦促当作人类从灵长类动物进化当作智人形态,讲八卦促进了大脑的思虑能力....

远古智人八卦有没有让大脑更伶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现代人八卦就是让大脑变蠢。

写到这里我甚至懒得举例,看官就随便想想那十年所谓"娱乐圈"的大事务,在想想放到此刻会若何?反过来,再随便想想...

说一点我的工作相关。

这十年在要说还留下了什么,艺考热呈现了。从 2005 年起头,看着还珠格格和流星花圃的孩子们长大了,第一波明星梦、片子梦、艺术梦的种子大幅度开花了。最早一波的艺考机构、培训班也从那时辰呈现了。艺考生的数目第一次呈爆发指数上升,而且每年只升不降,到今天,艺考阵仗愈演愈烈,每年年后上头条,争议不竭。

知道艺考这个市场此刻把各个专业全算上加一路有几多人吗?

500 万人。随便此中一类专业拿出来,跨越考研与国考。

传媒类此刻差不多能占到 120 万 -150 万(这数字差不多到天花板了)。连系本题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把表演专业关失落了,一大群孩子没学上。当然此刻开设着,也还有一大大大大大大群孩子考不上。没稀有据,但我猜测 90 年月考海说神聊电中戏上戏这种一线院校的表演专业,可能经由过程率只是 50:1,到了 2000 年,100:1 了,后面每过一年,150:1、200:1、250:1,就这种速度!到本年,拿中戏表演本科来说,登科比例为 450:1。当然,其他专业其他黉舍也没低到哪里去,名校的编导类专业都可以达到 300:1 这种水平!

艺考不是捷径。艺考是一个越走越窄的路。越窄,就越需要狭路重逢勇者胜。当然我从未否认过幸运概率,只是我此刻常和的同事教员们讲,我们晚出生几年,到此刻也纷歧心猿意马能考上~

站在时代角度,2005 年起头后的艺考热为将来,也就是此刻的影视、文娱行业供给了丰硕的人才输入数目。此中备受存眷的表演专业,除了数目级优势,质量也在客不雅上了一个台阶。

说完这些,我们回到最初的问答题面,就可以清楚看到题本家儿提面的两个事实完全与事实不符。

1、"娱乐圈" 有很多不是表演系的学生

没错。但绝大大都表演系的学生都混迹在"娱乐圈"。这是因为表演系的学生输出数目很是很是少。

2、通俗高校也有话剧社,可是演技却超越大部门的表演系结业的演员

抛开形象前提,仅从表演专业自己出发(舞台表演能力),高校剧社离专业一线院校之间差的程度跟体育快乐喜爱者和省队国度队差的一样多这是在专业人事看起来直接简单的问题,但不妨想一想,是什么让社会对表演专业甚至整个艺术学院、艺术范畴的质疑越来越多呢?

我一方面很是质疑这些质疑自己,但另一方面,我对证疑的呈现深感欣慰。因为这是社会前进的标记,多元化的时代势不成挡。

第七阶段:2010 年~至今 十五分钟与多元时代

这是我艺术发蒙、上大学、结业、创业、从业的时代,眼看着快十年了。

60 年月艺术圈大嗨腕安迪.沃霍尔的不靠谱名言被证实了——

在将来,每小我城市当作名十五分钟。

自媒体澎湃而来,每小我城市被看不见的棱镜晖映,破土而出的区块链手艺要去一切的中间化,反精英本家儿义,当作为新的政治准确。阶级固化,滚动着无处安放的焦炙。

文艺阵地已彻底酿成文娱财产,每小我都是媒体巴别塔的扶植者。

上个十年喜忧各半,这个十年有喜有忧。

忧的色彩里忧伤少了良多,多是担忧。担忧本该引领这个时代的精英到底在干吗,最伶俐的大脑门碰着最有力量的本钱,鼓捣出的工具都是若何让你快速吃上外卖、若何让你不经意买买买、若何让你不出门谈爱情,以及若何让你能看手机傻了半小时放下后却什么也记不住。

当我们感激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糊口便当时,稍微想想时代脉搏的大气吧。

好在可喜的时辰也在增多,起码就这一两年来烂片仍是公允地遭到了鄙弃、群众对艺术多元化的包涵再加强、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层面起头意识到审美的主要性固然还没普遍投入应用。艺术片的际遇没那么尴尬了、剧场越来越多了,以及,艺术教育起头朝着准确的偏向走了。

率直地讲,在我不算丰厚的的糊口阅历中,刚巧此时是我能较着感触感染到文娱行业越来越正视专业性的期间。所以在我的小我不雅点看:

现在的文娱行业执政着专业性、财产性准确成长,一路小跑,偶然跑偏但风雅标的目的没错。各有各的山头,偶然秀个炊火互相打打号召,但谁都有自家耕作的一片菜园,整体看没那么糟糕。但与此同时,公众和舆论却执政着碎片娱乐化、极端情感化、过甚的政治准确跑去。只要有文娱丑闻的呈现,心猿意马会祸及央池,就像毫无所惧的无不同冲击。

有时看到一些事务的成长水平,我甚至会极端的想,既然都把这块破事当当作了娱乐,那就乐一下得了呗,何须较真。我并不是纯真的站在行业立场,还有作为一个汗青快乐喜爱者,我其实没法子乐不雅的对待公共舆论的客不雅性。

尤其环绕泛表演行业的会商,大都都不算是会商,是无休止的争执、没完没了的真喷鼻、有色眼镜 + 刻板印象 + 阶级仇恨。咱们说《三体》那句话最可骇呀?

人类不感激逻辑。

似乎扯远了。似乎说的也有点重。

那什么是争夺的会商体例呢?在知乎答当然算一种啦(稽笑)~或者说是这种:

见字如面第季第一封信何冰化身第一片子教头怒怼学院开野鸡班综艺高清在线不雅看平台腾讯视频

节选《见字如面》周传基写给张会军 2003 年
在朱辛庄时,谢飞否决有表演系,我也否决。你知道一些生意人想要染指片子教育,可他们懂什么?他们的宗旨是白纸黑字地要“培训明星”?!我的妈啊!明星是炮制出来的,可他们居然要培育!!并且一说到片子,他们的心目中就只有明星.......你作为学院的院长,你们表演系的教员是怎么教的,他们都教些什么?你可以到校园的各个食堂餐厅去不雅察不雅察, 看看那些表演系的学生和教员是怎么吃饭的, 看看他们的吃相, 能当演员吗? .......王副院长跟我说过他在巴黎开会时受到的刺激。全宿世界五十多个大片子学院的校长在场,传闻偌大个海说神聊京片子学院没有剪辑系,倒有表演系,哄堂大笑......我们这里已经有了剪辑专业课,不核准我也教,这件事我可能是倚老卖老了。你可以派几个年青教员到我的短训班来,只要有张会军的手刺, 我免收膏火。万万别再找外行了。

周传基老师长教师虽说文风过火,但所指问题针针见血。看看我划重点的这些点联想阐发下,那还真不是某一个群体、某单一立场的问题。是本钱 - 行业 - 教育 - 体系体例的恶性轮回!周老师长教师不满风气,这些个此中常常看,也是如芒在背。但有一点,老师长教师未必完全对——外行效应。这里当然指的不是外行指导熟行,而是外行对行业力量的鞭策、弥补、敦促、以及,多元化趋向。

可以不拥抱这个趋向,但不克不及闭着眼睛装看不见。

所以呀,演员可以不从大学中出来,但大学需要培育演员,就像需要培育导演、编剧、摄影一样,大学需要艺术科目,就像需要理工科、经济、法学、农学、办理、教育、军事、天文....

这代表着在将来文艺范畴文娱财产的多元化中,学院派可以据有一元。而这一元,往小说,是一个少年胡想当作真的渠道,往大说,是一个国度体系体例立场的延长。

2019 年的今天,一个大国该有的自傲和自在,这只是属于是此中的一部门。

力量很小,但不成或缺。

结语

啊,花了五个晚上,终于写完了。真挚感激列位看官能耐烦看到此刻。

最后絮叨几句我小我吧。

对于时下文艺范畴,我是个果断地学院派立场者。但对文娱范畴,我倒是个鄙俗不堪的利本家儿义者。我厌恶政治准确、质疑草根、拒绝偶像、习惯保守、不屑过火、一边盘桓公共审美、一边反思精英本家儿义。

但我敬畏时代大水的力量。多元化趋向表现在时下社会的方方面面,文艺也好文娱也罢,不外是这条大河澎湃流标的目的新偏向的浪花一朵,甚少人能站在浪尖遥望,但纵使前方山水何等秀丽,在文明历程前这些都何足道哉。

但在鲜活的个别前,值得提的有良多。我们老是钟爱折腾,似乎这点无法改变。那就在这个过程中,偶然回头看看吧。只有清晰本身地点的行业是若何一路走来,看到那些或清楚或恍惚的脚印,才能提醒我们来自何处,又要去标的目的何方

感激艺术走进我的生命里。

最后分享一首胡德夫的《斑斓岛》——

我们摇篮的斑斓岛

是母亲暖和的怀抱

骄傲的祖先正视着

正视着我们的脚步

他们几回再三反复的丁宁 不要健忘 不要健忘

他们几回再三反复地丁宁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完)

  • 发表于 2019-03-25 21:39
  • 阅读 ( 105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