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精:不管你说得对不合错误,归正我对
杠精,一种性格堪称怪僻,无论本身好欠好受,都毫不让其他人好受的神奇物种。有网友称杠精为“人道批判家、截图小妙手、原意曲解师、文字杠上花”,其能量庞大,切入刁钻,角度古怪,人们避而远之。避不外的人,被杠精气到语塞暴怒是常有的事。
抬杠本是常事,恰当抬杠是种社友谊趣,但加一“精”字,工作就不太一样了。杠精就是这么一群人:哪有热点哪有他,恶心你、嘲弄你、冲击你,以此为乐。
杠精最典型的思维模式,是“不管你说得对不合错误,要以我说的为准”,以及“你说太阳是热的,我偏说太阳也有几天是凉的”“春江水暖鸭先知,你凭什么说鹅不知道”。前者是自我意识莫名爆棚,后两者是无中生有强行匹敌。
网友们的总结毒舌而精辟:远不雅某个涣然一新的会商,就像化粪池爆炸;近看杠精们的倾情表演,却似一片柳绿桃红。人与人的常识、眼界、逻辑、习惯和性格多有分歧,收集又是一个会商两边信息缺掉而无所忌惮的平台,很多说话暴力也由此而生。
杠精多是哲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睁开了一段哲学家间的“高级杠”:庄子说鱼游得真欢愉,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会知道,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就不知道,你原本就不是鱼当然也不知道鱼的欢愉。
最后庄子会意一击:“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起头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欢愉的话,就申明你很清晰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此刻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哲人最擅迷踪游走,通俗人也会这招。只要和对方永远不在一个次元、统一条理上会商问题,偶然掉包概念、转移话题,这问题就杠不完了。有人总结道:“你跟他讲事理,他跟你讲法制;你跟他讲法制,他跟你讲政治;你跟他讲政治,他跟你讲国情;你跟他讲国情,他跟你讲接轨;你跟他讲接轨,他跟你讲文化;你跟他讲文化,他跟你讲孔子;你跟他讲孔子,他跟你讲老子;你跟他讲老子,他跟你装孙子。”
杠精最恐怖的处所,不是抬杠自己,而是当作“精”的欲望。一般认为,杠精是表达欲过于兴旺的人,而表演欲兴旺的人凡是会选择做戏精。具有杠精特质的人,在思维里的某一块区域老是过于敏感,又刚巧因为某种反映性遗传而热衷说话暴力,习惯与人争执,为杠而杠,以此获得一种酣畅感。他们不在意是否获得真知,只是想要一个“我赢了”的成果。
“目生网友”是杠精的初级形态,也是很多人厌恶收集目生人社交(好比新闻跟帖和贴吧)的原因。无实名,无追责,无承担,是以进犯欲望显得出格强烈,日常恶气也到处可见。“对方辩友”是杠精的战斗形态。无孔不入地找茬,步步紧逼地施压,以及“就算我的辩题不合理,我也要说死你”的恐怖对峙。顶级“对方辩友”拥有超卓的脑力、常识量、反映速度和一颗无畏的心,这让他们的进犯变得很难招架。看看《奇葩说》的马薇薇、周玄毅、肖骁等人就大白了。但“对方辩友”有个好的处所,就是分场所:场上是杠精,场下未必是。可是真正的杠精,从来不挑处所,不看场所,不分时段,不挑话题。
最后,杠精就算说不外了,也要装作没有输。真惹毛了别人就假装无辜,退出疆场前还不忘来一招“较真无趣论”回马枪:“我只是随口说说,你这小我也太阴晦了啊,真当回事了?这么当真有啥用,又没钱收!”
明明是你先瞎较真的吧?
拉黑,不送。
(胡志勇荐自《新周刊》)
作者:詹腾宇
来历:《今日文摘》2018年第17期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