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何离不开游戏?

人们生活中离不开游戏,不仅儿童、青少年喜欢游戏,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爱玩电脑游戏。为什么很多人玩游戏不能自拔?游戏有何魅力,可以让人不眠不休地玩?人们为什么厌倦学习却喜欢玩游戏?玩游戏并不十分轻松,因为闯关需要艰苦的努力,为什么人们会乐此不疲?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人生真正的活动是从游戏开始的,任何人的一生中都离不开游戏。有学者认为,个体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在重复人类的演化过程,游戏是生物遗传的结果,是一种复演祖先进化的过程。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儿童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演,是学习未来生活技能的必要途径。在孩子爱玩的过家家中,他们分别扮演父亲、母亲,模仿大人们买菜、做饭、看孩子,虽然极其琐碎,但孩子们百玩不厌。男孩子喜欢在游戏中扮演警察、军人,女孩子喜欢在游戏中扮演护士、老师。这些都是今后生活、工作的必修课。

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激动人心的、使其得到愉快体验的活动。这种愉快的情绪,能激发和调动儿童大脑神经的高度活动能力。人的聪明才智的发展离不开大脑神经系统的激发活动。游戏满足了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的欲望,使儿童学会从许多相近似物品中形成概括力,同时发展想象力。孩子们可以将一根竹竿当成骏马、飞机或火箭;把眼前子虚乌有的东西假想成存在的。在捉迷藏的时候儿童学会了细致地思维,认真地观察和排除假象去寻找目的物。游戏提高了儿童的探索力和观察力。

【学生玩游戏会影响学习吗?】

调查显示,约八成小学生9岁前开始接触互联网。有超过四成的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学习”,但游戏是上网小学生的最爱,上网玩过游戏的比例超过九成。因为游戏也是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所以有67%的家长限制孩子上网玩游戏。上网玩游戏真的会影响孩子学习吗?

中国社科院媒介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表明,上网玩游戏与孩子学习下降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主持这项调查的教育专家卜卫在研究中还发现,能正常交友、正常生活、生活环境健康的孩子一般都不会受上网、玩游戏的影响。倒是本来就不正常的孩子更容易迷恋上网络,他们借助网络游戏来逃避现实。他认为,对这部分孩子来说,没有网络游戏,他们也会沉迷于别的。一些教育专家也认为,部分孩子因为玩游戏影响了学习,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游戏本身,而是孩子的现实生活出了问题。来自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适量地玩计算机游戏对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反之,对培养孩子收集、整理、分析、计划、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来自美国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喜欢玩计算机游戏的孩子更“聪明、有活力和易于成功”。

【成年人为什么也需要游戏?】

不仅青少年喜欢玩游戏,成年人也成了游戏的主力军,他们为什么也需要游戏呢?

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获得心理愉悦的手段。游戏是释放焦虑和补偿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的手段,让人获得正确的发泄途径。动作游戏和枪战游戏是男性喜欢的暴力色彩很浓的一类游戏,生活中的不如意、不满、愤怒需要发泄,正确的发泄途径是建立在不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的基础上,动作游戏提供了攻击性得以释放的合理渠道。

在游戏里,一切指标都是量化的,如经验、等级、熟练度、属性值等,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可以看到这些数值的变化,可以轻易从中获得成就感。

游戏里的一切资料都是可获取的,掌握这些资料或技巧之后会获得一种优越感。一个人在现实中越失意,在游戏中受优越感的刺激就会越强烈。与现实相比,这种优越感可以说是速成的。

小人物可能成为游戏王国里的偶像,虚拟世界里的成功带给玩家现实的满足感。一个生活中爱情不如意的年轻人可能会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成为广受青睐的白马王子,即使生活拮据也不影响一个人在游戏中扮演大富翁挥金如土,他可能在网络游戏中不断闯关积累财富,成为亿万富翁。补偿使他们获得了心理上的平衡,尽管是虚拟的满足,但心情的愉快却是实在的。

游戏对人的吸引还表现在新异的刺激和求真的乐趣上。在经过苦苦思考、探索,化解了一次次险境,闯过道道难关,进入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新境界,完成一次次攻略,或解决了一个个挑战性的难题,探索和思考带来了自我满足和自我肯定。

【人为什么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更想玩游戏?】

有时候我们有一个错觉,压力能给我们带来动力。但其实不是这样。压力会从很多方面造成拖延。在压力下,大脑会更容易屈从于诱惑。无论是烟、零食还是游戏,都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这种多巴胺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它激发的是人的渴望系统,它让你误以为做这些事会带来快乐。而人在压力状态下,对能分泌多巴胺的诱惑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

也就是说压力会产生更多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是负能量。处理这些负能量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和心理资源,就是要消耗正能量。于是我们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压力越大,我们越需要时间和精力来放松,那就玩会游戏吧。玩过游戏后回头一看,原本就很紧迫的时间又消失了些,压力更大了,只好继续放松。压力和拖延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为何男人比女人更爱玩游戏?】

科学家认为,性别差异可以解释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对电脑游戏着魔。

男性对电脑游戏的狂热来自于根深蒂固的征服欲。

研究人员让一组男人和女人玩电脑游戏,然后给参与者的大脑通电让其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扫描表明,玩电脑游戏激活了男人大脑中同奖励和上瘾感觉相关的回路。奖励回路中的3个结构——伏隔核、扁桃体以及眼窝前额皮质在男人大脑中的相互影响要比女人多。男人征服的“敌人”越多,得分越高,越能刺激该区域。相对来说,女人大脑的这部分不太容易被电脑游戏激发。调查还证实,男生通常比女生更容易接受电子游戏,相对来说男生更偏好含有暴力元素的游戏或是体育竞技类游戏,而女生则比较喜欢含有交流要素的游戏。

【老年人玩游戏可健脑】

当今,本应是年轻人喜爱的游戏机却成为银发老人的“宠儿”,是因为这类游戏机以益智游戏为主,从简单的算术、拼图到脑筋急转弯都有,越快完成所有题目,表示脑部年龄愈接近壮年。

游戏也可以为老人晚年的生活增添乐趣,他们可以提高玩卡类游戏的技能,例如扑克牌。他们还可以训练自己的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游戏中可以学习掌握单词和数字的技巧。

游戏还可以减轻老人精神上的压力,当游戏取胜过关时,能舒缓老人的情绪,心情开朗,可以使老人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作为一种让人放松的工具,电子游戏非常有效。

专家表示:“游戏可让老年痴呆症发病率降低,这在痴呆研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英国北方联合大学的安德森?哈里教授等研究人员对101名58岁~99岁的男女做了一项调查,让参试者进行室内自行车训练:一组像往常那样进行自行车踩踏训练;另一组在连上游戏机的自行车上边踩踏边玩。这项运动持续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测定了参试者的认知能力、判断力以及注意力。结果显示,边玩游戏边运动的这组人,其大脑的反应速度及参与欲望明显要超过单纯进行运动的那组人。哈里教授就此表示:“边玩电子游戏边活动身体的参试者的大脑功能变得活跃,同等运动量下,他们的收获也更多。定期通过游戏机来进行体育锻炼,可能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作者:徐风)

  • 发表于 2014-07-07 00:00
  • 阅读 ( 73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