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胰岛素,糖友们的福音?

今年的6月2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一款胰岛素制剂Afrezza上市,用于治疗糖尿病。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奇怪的,但这款药物的用药方式却着实让人吃惊——不是放在胰岛素泵里皮下注射,也不是司空见惯的用笔式注射器皮下注射,而是直接把胰岛素吸进肺部。不少糖友听闻此事,不禁觉得“终于可以摆脱注射笔和胰岛素泵了”,但它对糖尿病治疗的意义,可远不止于此。

【糖尿病和胰岛素】

众所周知,糖尿病主要分为I型(胰岛素依赖型,T1DM)糖尿病和II型(非胰岛素依赖型T2DM)糖尿病,这两种类型的发病原因也各部相同。在T1DM患者体内,胰岛负责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因为多种原因(如遗传、免疫系统异常等)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导致了高血糖和随之而来的器官损害。而对T2DM患者来说,他们的胰岛β细胞往往功能正常,或仅有轻至中度的损坏。让他们高血糖的原因一方面是身体其他组织对胰岛素产生了抵抗(由肥胖、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体内需要更高的胰岛素水平来调节血糖;另一方面,胰岛β细胞的功能也会在这种病态环境下逐渐下降,直至演变成T1DM。

T1DM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水平低下,且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外源性的胰岛素制剂治疗是唯一方法。在以往,T1DM患者只能靠动物来源的胰岛素治疗,不仅效果一般、价格贵,时间长了体内还会产生针对动物胰岛素的抗体,疗效越来越差。自从1982年礼来公司的重组人胰岛素优泌林R(Humulin R)在美国上市以来,多家制药公司相继上市了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人胰岛素制剂,充分解决了动物胰岛素的大部分问题,目前市场上能买到的优泌林、诺和灵、甘舒霖等品牌的胰岛素,均属于重组人胰岛素。

对于T2DM患者,降血糖药物治疗则是最初、最好的选择,这些药物或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或可以降低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有的则可以促进体内代谢、排除多余的葡萄糖。但缺点也随之而来:由于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会日益下降,加之一小部分降糖药会加速这一过程,不少T2DM患者最终仍需转换到胰岛素治疗。

【给药方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既然要选择胰岛素来治疗,它的给药方式着实令不少人感到犯难:胰岛素属于蛋白类激素,口服会直接被肠道降解成氨基酸,因此并不能像甲状腺素等激素一样口服;静脉给药虽然是吸收起效最好的方法,但让糖尿病患者成天挂着个吊瓶,很明显难以实现;至于皮下给药,虽然方便快捷,但不同人的皮下组织吸收胰岛素的水平不同,药效差异又很大。直到如今,静脉给药和皮下给药,依然是最主要的胰岛素给药方式。

在需要胰岛素快速起效、药效波动小的场合(如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患者需要长期接受静脉输液时,静脉给予普通胰岛素明显是最好的选择。而对大多数在家庭用药,对便携性有很大要求的患者,利用笔式注射器进行皮下注射最受欢迎。至于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会选择通过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而这次新上市的Afrezza,则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吸入胰岛素治疗。

由于肺部有着丰富的血液循环,经口吸入药物治疗一直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治疗手段。对于局限在气道的疾病(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言,这一做法可以使大量的药物在肺部起效,而对全身的副作用较低,非常适合给予全身治疗副作用很大的皮质激素等药物。而有些用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吸入又可以使其短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快速起效的同时又避免了药物被肝脏破坏而失效。

对于胰岛素制剂而言,吸入给药更有一点潜在的好处:有些患者因为对针头和皮下注射过度恐惧,迟迟不愿接受胰岛素治疗,而吸入制剂只需在医生指导下吸入药物即可,无需注射操作,患者完全可以避开对针头的恐惧。

其实这家公司的吸入胰岛素制剂并非首创,2006年,制药巨头辉瑞公司便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吸入胰岛素——Exubera,在当时引起的轰动也十分巨大。虽然这款人胰岛素雾化吸入剂的疗效并不比注射的胰岛素差,副作用也大体和注射胰岛素类似,但辉瑞公司在研发的时候似乎忘记了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仔细设计,导致它的吸入装置过于显眼。体积过大自然降低了便携性,也大大降低了患者和医生的热情,加之这种吸入器的外形不佳,甚至被一些患者起了“擀面杖”的外号,并制作了恶搞视频。恶搞视频倒是令其“擀面杖”的名声远扬,但由于业绩实在太差,Exubera仅仅上市一年便被辉瑞主动撤市,结局悲惨。而新型制剂Afrezza则采用了粉吸入剂技术,大大缩小了装置体积,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


【吸入胰岛素:并非十全十美】

尽管相较其他胰岛素制剂,吸入胰岛素制剂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治疗手段,但它也并非十全十美。至少在目前,它仍有不少问题要解决:

支气管痉挛:对于因呼吸道疾病而导致呼吸道过于敏感的患者,粉吸入剂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严重时患者甚至会因窒息而死,因此FDA特别警告了这款药物的支气管痉挛风险,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也需要谨慎使用。

肺癌:鉴于吸入胰岛素的机理,它可能会升高肺癌风险,虽然这一点没有被证实。FDA也要求了该药的生产公司进行相关临床试验,以明确这一风险是否存在。

药效:尽管它被证明与皮下注射的普通胰岛素等效,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代替一切胰岛素,该药的说明书也写明了“对T1DM患者而言,该药不能代替长效胰岛素”。

国际化:很不幸的是,该药的研发者是一家业务局限在美国的小公司,这也意味着除非有制药巨头将其在国外开发,否则美国之外的患者都不能用到这款药物。

吸入胰岛素制剂其实也只是刚刚在美国获批,真正上市还要等几个月,而要想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更需要数年时间。另外这一药物也并不适合所有患者,因此在等待它的到来之余,不妨从现在开始对血糖多加控制,也算是为自己的健康献上一份礼物了。

  • 发表于 2014-07-05 00:00
  • 阅读 ( 102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