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能全民皆兵吗?一个全职士兵需要多少老百姓来养?

编者按:在古代社会,正常环境下的兵平易近比例应该是几多?即几多生齿能养几多戎行?这个问题在收集上一向是很热的话题。出格是那些想创作汗青穿越类小说的写手,更是没少为此费脑子。冷刀兵研究所之前也颁发过良多篇古代戎行数目考据的文章,但多集中在一些特按时代和一些特心猿意马政权。好比《古代疆场上动辄几十万年夜军可托吗?》《长平之战真有四十五万人让白起杀吗?》《游牧平易近族为什么能动不动拥兵几十万?》《汗青上的辽国戎行到底有强?》。此次我们就要研究下,在古代社会里,生齿与戎行数目的比例到底应该是几多?

说起古代戎行的数目,可能良多人可能会想到“全平易近皆兵”这个词。好比那些古典军国本家儿义国度,让所有男性从小起头练习,并要服兵役。好比像战斗平易近族斯巴达人,以及战国长平之战时,秦国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等等。但工作没那么简单,因为“全平易近皆兵”有可能,但全平易近从戎不成能。

先说说斯巴达,斯巴达人按照今世考据,生齿最多时有8000户,生齿不足4万。除了斯巴达本族生齿,该国还有被看成奴隶利用的希洛人。按照记录,希洛人数目远远多于斯巴达人,大要在13万到17万。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给斯巴达交税的从事工贸易的自由平易近。一般认为,斯巴达的总生齿在25万摆布,而斯巴达人只占了不到八分之一,纯粹的完全脱产的斯巴达职业甲士就更少了。按照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相关记录来看,一万人摆布规模,已经是斯巴达戎行的极限了。

▲古希腊形势图(图片来历于收集)

而长平之战中,被征发15岁以上男性生齿的只是河内郡,而不是整个秦国。秦国这种极限带动的价格是全郡册封。秦人固然把十七岁以上的男人列入兵籍,可是也没说直接投入到戎行中。按照《岳麓秦简》的记录,“凡三乡,其一乡卒千人,一乡七百人,一乡五百人。”而《续后汉书·职官》称:“凡县户五百以上置乡,三千以上置二乡,五千以上置三乡,万以上置四乡”。所以三个乡在五千户到万户之间。可见在带动率极高的秦代,五千到一万户生齿,也不外是抽取2200人从军。

▲汉代兵俑

秦法还划定,一户有两男丁的,不成以同时服役,以避免影响农业出产,从而尽可能的降低征兵当作本(国度层面)。并且这些人也不是完全脱产,一年期满,便复员归农或者征调番上,作“守兵”或“卫士”。从秦简上来看,上番或者宿卫的脱产士兵,占本地征发士兵的一半摆布。按之前五千到一万户来算的话,真正的脱产服役人员只有1000摆布人。秦代一般一户五口,那么兵平易近比是1比25或者1比50。秦人固然好战,可是也没有真的全平易近一路上阵。

▲秦同一战争

可以看出,古代那种全平易近皆兵的模式,素质是包管少部门脱产士兵,以及年夜量的不脱产后备兵源。不脱产兵源根基在农闲时,在本地练习。这个轨制包管了年夜量的男性生齿拥有军事素养,即“皆兵”。与之对应的是《孙子兵书》里的一句话,“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苍生之费,公家之奉,日费令媛。内处纷扰,怠于通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也就是说,十万戎行出征需要七十万个家庭供养,一家五口按算,兵平易近比例为1比35。但到了汉末三国,这个比例仿佛一会儿被缩小了。史乘上记录,蜀汉生齿94万,戎行10万。曹魏生齿400万,戎行60万。孙吴生齿200万,戎行20万。兵平易近比例一会儿变为1:10。

▲蜀汉边境

工作当然没那么简单了。东汉时益州有150万户生齿,而刘备占有益州后,公元221年的统计数字为“其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这还要包罗刘备入蜀时带的戎行,“将步兵数万人入益州”。而到公元263年,蜀汉政权衰亡时,为“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东汉末年益州并没有履历太年夜的战乱,还有年夜量迁入,据此可以揣度,益州生齿数目在三国初期就算没增添,也不克不及从150万失落到94万。对此,冷刀兵研究所之前的文章也有过度析,汉末三国有年夜量隐户和豪强的部下。专家揣度三国生齿年夜致在1400万-3000万不等。也就是三国时代兵平易近比例是1比15到1比30之间。

▲前燕

接下来再说说隋唐。隋炀帝挞伐高句丽的百万年夜军,冷刀兵研究所已经考据过,真正的军力在七十万人,尔后勤人员人数则要翻倍,“其馈运者倍之”。那时隋朝那时有890万户,4600多万人。这场兵平易近比例1比20的千里远征,直接导致国力耗尽,隋帝国敏捷解体。

唐代贞不雅初年有300多万户,其以府兵为本家儿,总共657个折冲府,每个折冲府有1100到800人,总额六十万人规模。兵平易近比在1比25摆布。并且年夜大都府兵日常平凡以务农为本家儿,农闲时集训,真正一线士兵不多。当进入盛唐时代后,有910万户,算上隐户现实生齿更多,而那时唐朝的总军力为五十七万,兵平易近比在1:75摆布。

▲唐朝折冲府分布图一

▲折冲府分布图二

▲唐代马队(图片来历于鱼鹰社)

至于以职业兵制和冗兵出名的宋代,戎行总数跨越百万,生齿按照专家推算在一亿摆布(户口两万万,但宋代一户只有两人,所以认为汗青记录上的宋代生齿是被低估的)。而这一亿人养那一百万脱产甲士是半斤八两吃力的。总之,近百万脱产戎行(账面)导致宋朝的军费占了财务支出的对折以上(宋朝赤字严重)和财务收入的七当作。如大师所知道的,宋军真正有战斗力的很少,不少士兵待遇极差,导致逃亡当作风和军官吃空饷严重。

▲海说神聊宋 契丹 西夏形势

相对应的,海说神聊宋的仇敌如西夏三百多万生齿,号称的五十万年夜军中,日常平凡牧羊种地的人占了绝年夜大都,真正的全副武装的士兵充其量不外三四万。契丹人也是如斯,700到1000万的生齿,戎行二十多万,比例不外1比35或者1比50。

▲图片来自 《宋代军费若干问题研究》

到了明初,因为实施军户制,在年夜约6000万生齿的根本上,戎行总额达到了两百万。但按照洪武二十五年二月的诏令:“命全国卫所军卒,自今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城守,务极力开垦,以足军食。”申明两百万戎行里,脱产士兵是60万人,兵平易近比例其实为1:100。可是,跟着军户轨制的崩坏,屯田军户往往不胜重负,几次发生逃亡事务。

▲明朝南边士兵(图片来历于倭寇图卷)

所以在农业社会,一般人所认为的那种“全平易近皆兵”是不成能实现的。古典军国时代的那种农闲练习,抽调服役的遍及征兵制,姑且脱产的一线甲士数目占生齿比例,很难跨越1比25。而至于完全脱产的职业兵制,1:100的兵平易近比例已经是极限,并且国度承担很重,甚至很难持久对峙下去。

参考资料

论秦汉期间的正卒与材官骑士 王彦辉 - 《汗青研究》 - 2015 -

论秦汉“傅籍”的兵役性质 李恒全 《史学集刊》 , 2013 (4) :37-46

西夏建国生齿考论 赵斌 , 张睿丽

蜀汉生齿问题研究 刘雪河《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8) :14-16

宋代军力摆设考查 程平易近生 《史学集刊》2009年05期

宋代军费若干问题研究 秦萍 《西海说神聊年夜学》 , 2007

明代逃军问题研究 张娜 《青海师范年夜学》 , 2009

本文系冷刀兵研究所原创稿件。本家儿编原廓、作者双从头至尾猫,任何媒体或者公家号未经籍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究查法令责任。


  • 发表于 2018-10-19 00:00
  • 阅读 ( 207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