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能力有没有极限?

自古希腊以来,人类一直用“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激励自己,永不满足地开发着自身的潜能。通过不断地努力,人类确实已经变得更强壮、更聪明也更长寿。随着各项运动的世界纪录不断地被打破,人们不禁生出这样的疑问:人体的能力到底有没有极限?

其实,大千世界,凡是由材料组成的事物,就存在着极限。一座楼房,它的支撑能力来自钢筋水泥,如果这些材料确定了,那么楼房所能承受的极限重量也就确定了。同样,人体的能力也是由血肉之躯产生的,人体的潜能虽然看似一匹骏马,可以肆意奔跑,但总会被一条绳子勒住。这条绳子就是生理科学和解剖结构。

比如,人的运动能力会受到心率的制约。当一个人进入运动状态时,心率就会加快,但由于生理科学的限制,一个健康人运动时的心率最高值为220次/分,如果运动过于剧烈,心率就会超过极限值,人就会因供血不足而猝死。又比如,人体骨骼的承受力和肌肉自身所产生的收缩力也是有极限值的:人体股关节的承受力是体重的3到4倍,膝关节的承受力是体重的5到6倍……力拔山兮气盖世?那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说法。

所以,我们并非超人,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人体的能力有其极限。但具体来说,人体的极限又在哪里呢?通过大量研究和统计,科学家们还是帮我们揭开了部分答案——至少在下边的几件事情上,有一些“门坎”是我们永远迈不过去的。


人类能够举起的最大重量?

人类的力量取决于肌肉,加强对肌肉的有效控制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肌肉潜能。世界上最强大的举重运动员可以提起455千克的重物,这已经接近人体所能达到的极限了。但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生物学家托德·施罗德认为,这一纪录还是略显保守。其实,人体本身拥有天然的抑制过度用力的机制。比如,我们的大脑限制了一定时间内可以激活的肌肉纤维的数量,从而保护身体因所举重量过重而受到损伤。举重运动员经过训练可以懂得如何抑制这些自我保护机制,但施罗德认为,如果关闭掉这些机制,用最佳的训练方式,包括精神训练,运动员还可以将这个上限提高20%。


人类能够长到多高?

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伊利诺斯州出了一位巨人,他叫罗伯特·潘兴·瓦德罗。由于脑部手术,瓦德罗的脑下垂体变得不正常,这导致他的身高过度增长。在22岁的时候,瓦德罗长到了2.72米,成为吉尼斯纪录里最高的人,他的体重也超过了230千克。如此庞大的身材,对瓦德罗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他的循环系统很差,常常感觉不到脚部的存在,他的骨骼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以至于走路时需要木杖帮助。瓦德罗不良的健康状态使他经常入院治疗,最终,他只活了22岁,死于1940年6月27日。虽然瓦德罗身体很差,但是科学家托马斯·萨马拉斯估计,由于营养条件的进步,人类的平均身高一直在增加,最终,人类的平均身高水平将会达到2.10米。


人脑可以记住多少东西?

在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节目里,我们看到了选手们惊人的记忆能力,他们能够在5分钟内记住500多个不规律的数字,或者在一分钟内阅读数千字并记住位置。所以,尽管记忆肯定有生理极限,但其范围也是极大的,我们一辈子都不用操心脑部存储空间的用尽。按照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保罗·雷柏的说法,人的大脑中大约有十亿个神经元,如果每一个神经元只能储存一个记忆,那么你只有几GB的存储空间,相当于一个ipod播放器或者USB闪存。但实际上,每一个神经元都与其他神经元之间形成1000个左右的连接,这样一个神经细胞可以同时参与许多条记忆。这使得大脑的储存空间呈指数增加,差不多有1百多万GB。形象地说,如果你的大脑是一个录像机,那么你的大脑足够录下300万小时的电视节目。你可以一直不间断地开着电视300多年,才会耗尽你的内存。所以,大脑的存储能力并不是问题,记录能力和检索数据的能力才是。


人类能变得多聪明?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谁?这个荣誉归于Abdesselam Jelloul,在2012年成年人IQ测试中,他的IQ达到了198,而爱因斯坦也只有160。科学家们做过统计,成年人的平均智商在100左右。如果你的分数高于100,说明你的智力高于常人;低于100,则表示智力或许要低一些。在一般的人群分布中,智商超过100的并不算多。数值越高,人数越少,高于160的几乎凤毛麟角;IQ超过170的人,出现的概率是1比653000。IQ200的人,出现的概率是1比760亿,但现在的世界人口只有70多亿。

人类今后会变得更聪明么?也许会,一些心理学家正在研究超级大脑中的基因组的排列。一旦我们发现其中哪些基因决定着先天智力,未来的父母们或许将能挑选最“聪明”的受精卵,以孕育出“超级宝宝”——这或许能够成为常态。当然,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神级人物的智慧,不全是由先天智力决定的,后天智力更为关键,这是人后天习得的。我们能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它,它就能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在飞速发展的世界中,我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这提高了我们的后天智力,所以将来的某一天,人类智商也许能够突破200。


人类能跑到多快?

在2009年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上,牙买加短跑名将博尔特再一次刷新了自己保持的100米短跑世界纪录,成绩为9秒58,比此前的世界记录提高了0.11秒。由此而来的问题是,人类的速度极限到底是多少?出于好奇,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马克·丹尼决定对这个问题一探究竟。他对上世纪20年代以来的100米短跑比赛记录进行详细的研究,绘制了一个曲线图,结果发现比赛成绩先稳步提高,然后将会慢慢稳定,趋于极限值。自从人类100米突破10秒大关之后,成绩即使再有提高也是微不足道的,而且越来越罕见。根据数学模型,丹尼预测9.48秒将是男子百米成绩的极限,这比博尔特创造的纪录仅快0.1秒。当然,还有其他的数学模型,也有人预测百米记录最终能够达到8.96秒。但无论数学参数怎么设置,100米短跑用时下降的趋势都会继续放缓。也许,更好的跑道、更好的跑鞋和更好的训练方式都有助于提高成绩,但在这个时代,进步的余地已经很小了。


一个人能够交多少个朋友?

这里所要谈论的不是FaceBook或者QQ空间里的人头数,而是那些你真正可以依靠的朋友。根据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说法,一个人最多拥有150个朋友。这是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最大人数。邓巴认为,人类大脑的逻辑和记忆力结构,决定了大脑可以容纳148人的稳定社交关系,按照邓巴数的规律,一个社会群组合适的规模大约为150人,超过这个数字就无法有效地沟通和协作。邓巴在一些成员关系密切的部落中做过调查,发现部落成员的平均朋友人数是148,而现代商业中著名的戈尔特斯面料也坚持以150人为单位设厂,因为这样工人们更有可能成为朋友。当然,这150个“朋友”也有深浅之分,毕竟真正了解一个朋友,必须花时间和精力。那么,知交又有几人呢?科学家说,能够维持亲密关系的朋友,不超过6个人。


人不睡觉能坚持多久?

1964年,美国圣地亚哥市的一名17岁学生兰迪·加德纳开始进行学校的科学实验:他试图打破世界上不睡觉的最长时间记录。他成功了,坚持了11天不睡觉之后他才再次进入梦乡,创造出连续264小时不睡觉的最长记录。斯坦福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威廉·德门特专门记录了这一过程。他发现,加德纳经历了情绪波动、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甚至产生幻觉的过程,不过其他方面一切正常。在实验过程中,加德纳必须有人陪在身边以保持清醒。如果没有别人相助,他就会无法抵挡睡觉的欲望。不过,即使有人陪伴,加德纳也不能始终清醒。在他最终上床睡觉之前,他已经打过几个“小盹”了:虽然他睁着眼睛,但其实已经在“小睡”。如果除去“小睡”的时间,加德纳究竟支撑了多长时间?这个问题无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但对于老鼠的研究表明,剥夺睡眠会产生致命的后果,无法得到睡眠的实验鼠两周后就死掉了,比饿死所需的时间还短。人多长时间不睡觉才足以致命?目前还没有记载。不过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叫做致死性家族失眠症,它能够阻止人们打瞌睡,这种病会在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内使人丧命。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6年第5期重点阅读文章)

  • 发表于 2016-05-04 00:00
  • 阅读 ( 80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