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钢是指在炉衬有碱性物质而不是酸性物质的炉子中生产的钢。工业社会生产的绝大多数钢都是用这种方法制造的。使炉子结构与炉子的热量隔绝是钢铁生产中的一个主要挑战。从铁混合物中除去杂质是另一个挑战生产钢铁。...
碱性钢是指在炉衬有碱性物质而不是酸性物质的炉子中生产的钢。工业社会生产的绝大多数钢都是用这种方法制造的。使炉子结构与炉子的热量隔绝是钢铁生产中的一个主要挑战。从铁混合物中除去杂质是另一个挑战生产钢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使用低pH值或低酸性物质对炉壁进行隔热的现代方法。

碱性钢是在内衬碱性物质而不是酸性物质的熔炉中生产的钢。钢主要是铁,但混合物中含有少量其他元素。这是因为它可以改善物质的材料特性,即硬度。碳是钢中最常见的元素,但锰、铬和钨也被使用。这些添加到基础铁中的元素被称为合金材料。钢比纯铝或铁本身强得多,但是它必须以特殊的方式制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贝塞默炼钢法被发现并得到广泛应用。这一工艺的主要创新在于能够通过向铁水中吹入空气来除去铁水中的杂质,碳被空气氧化,然后从物质中逸出。为了防止炼钢过程中炉体熔化(这可能涉及到很高的温度),容器内衬了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在温度高于1时仍保持其物理性能的物质,000华氏度(537.77摄氏度)。在碱性钢生产中,使用低pH值的耐火材料。在贝塞默法中,矿物白云石是一种常见的低pH值耐火材料,用于制造碱性钢时容器的内衬1952年,一种被称为"林茨-多纳维茨(Linz-Donawitz)"或"LD"的炼钢新工艺被开发出来。与使用贝塞默(Bessemer)技术(在铁水中吹入空气)不同,纯氧被用来代替。铁的氧化作用增强,可以更有效地去除杂质。现代熔炉可将350吨铁转化为钢在不到40分钟的时间内。炼钢碱性钢的LD工艺也比贝塞默法产生更少的空气污染。与酸性耐火材料相比,碱性耐火材料能够更有效地去除硫和磷杂质。一旦氧气吹入铁中,杂质要么以气体的形式离开,要么形成一个漂浮在表面的熔渣。氧化碳以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的形式逸出。其他杂质形成新的化合物,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留下碱性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