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是用来形容中美两国经济紧密联系的一个词,这个词是"中国"和"美国"的组合,它的意思是"奇美拉,"希腊神话中的混血怪物。这个词是经济学家莫里茨·舒拉里克和尼尔·弗格森创造的,用来指1996年至2006年期间两个经济体...
"中美洲"是用来形容中美两国经济紧密联系的一个词,这个词是"中国"和"美国"的组合,它的意思是"奇美拉,"希腊神话中的混血怪物。这个词是经济学家莫里茨·舒拉里克和尼尔·弗格森创造的,用来指1996年至2006年期间两个经济体之间独特的共生关系,中国和美国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依赖,以至于舒拉里克和弗格森发现将中美两国视为一个巨大经济体中的两个部门是很有用的。

中国削弱了其货币的价值,从而使对美国等国的出口更具吸引力这种模式的根源在于中国依赖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而美国则不断增加预算赤字。通过人为地保持本国货币相对于其他世界货币的弱势,中国增加了其出口的价值。制造业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种货币管制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1996年至2006年的巨大经济增长中,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中国以国库券的形式购买了相当大一部分美国国债,这也促进了旨在缓冲中国经济抵御未来金融灾难的储蓄和资本积累政策中国人为压低利率而提供的信贷额度,鼓励美国企业和公民进行投资而非储蓄。这也导致了预算赤字的增加。从中国人那里借钱的利率很低,在减少赤字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政治或短期经济利益或者偿还国债随着支出的增加和储蓄被用于投资,世界各地的资产和资源价值急剧上升。在2007年金融危机之前的几年里,中美洲是一种共生关系,既使参与者受益,又推动了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国为气候变化提供了基本资金美国消费支出增加,导致美国买家对中国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加。中国为防止通胀而购买美国国债的策略也导致中国积累了大量美元储备,这直接关系到中国公民的储蓄,在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疏远。舒拉里克和弗格森认为,中美洲的动态人为地降低利率,鼓励借贷人从事冒险行为,从而为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埋下了伏笔。中国的国债储备损失了一部分随着美元走弱和预算赤字的增长,经济稳定。经济衰退导致对中国进口商品的需求下降,因为美国的消费支出受到抑制。弗格森认为,2007年这一迅速增长的裂痕标志着奇美主义时代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