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等刻度是一种数值参考工具,最常用于描述地震的强度或从地球上看到的恒星的亮度。最常用于表示恒星亮度或其"视星等"的比例尺,"被称为天文震级。在描述地震时,使用里氏震级和力矩震级。 里氏震级测量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天...
星等刻度是一种数值参考工具,最常用于描述地震的强度或从地球上看到的恒星的亮度。最常用于表示恒星亮度或其"视星等"的比例尺,"被称为天文震级。在描述地震时,使用里氏震级和力矩震级。

里氏震级测量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天文星等标度根据地球上的观测者所感知到的恒星发出的光来定义恒星的星等。星等数越高,它就显得越暗。例如,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的亮度约为-26,而满月的亮度约为-13城市地区的观测者在晚上可以看到一些星星,但没有比三等星等暗的星星。在农村地区的人可以看到像六、七级那样暗淡的星星,双筒望远镜使这个数字几乎达到10个。望远镜使我们能够看到更暗的恒星,在某些情况下达到30级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天文震级可以说是测量亮度的,但是三级彗星的亮度不会像三级恒星那么明亮,因为彗星的光分布在一个更大的区域。

力矩震级已经开始取代里氏震级,成为最常用的地震测量方法那些生活在地震多发区的人,或者对这些地区进行过任何程度的研究,可能对里氏震级有点熟悉,用来测量地震的震级。里氏震级标度指定一个从1到10的数字来表示地震释放的总能量。它是一个以10为基数的对数标度,意味着增加一个单位表示释放的能量增加10倍。例如,7.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6.0级地震的10倍。以里氏震级衡量,地震释放的能量量与其破坏潜力密切相关。因此最广为人知的测量地震的尺度。与里氏震级密切相关的是矩震级。它也是对数震级,但基数是30而不是10。力矩震级是衡量能量释放的标准位移地球刚度的函数,乘以沿断层发生的位移量,以及位移面积的大小近年来,矩震级已开始取代里氏震级,成为两种震级中最常用的震级。实际上,地震的震级往往与其里氏震级值在数值上是相似的,这使得这种转换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里氏震级测量地震的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