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用来转换和放大电子信号。它至少有三个端子连接到一个电子电路上。晶体管是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发明的,它很快取代了电子设备中的真空管。这些设备现在几乎是所有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计算...
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用来转换和放大电子信号。它至少有三个端子连接到一个电子电路上。晶体管是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发明的,它很快取代了电子设备中的真空管。这些设备现在几乎是所有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CPU晶体管通常是集成电路的一部分,但也可以单独购买。

晶体管的一个重要的终端是由一个简单的晶体管组成的,发射极和基极。施加到基极的电流或电压会影响从集电极到发射极的电流。

中央处理器(CPU)。
晶体管基极的电压可以用来打开和关闭从集电极到发射极的电流。这种类型的晶体管是一种开关,是CPU晶体管的一种常见类型,称为逻辑门。开关通常不允许电流流过,除非基极电压高于最小阈值。基极电压由电路中的其他元件。
CPU晶体管也可以是放大器。这种晶体管利用基极电压来控制流经放大器的电流量。这意味着基极电压的微小变化可以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产生很大的电压差与真空管相比,电子管的自动化制造比真空管小得多,这意味着晶体管比真空管便宜。
晶体管的第一项专利是由朱利叶斯·埃德加·利连费尔德在1925年申请的,尽管他并没有真正制造出这样的器件。赫伯特·马塔雷在1942年研究多普勒雷达系统时发现了半导体效应。然后技术进步了,1947年,在at&T贝尔实验室工作时,沃尔特·布拉坦和约翰·巴丁发现锗晶体可以放大电流。1954年,戈登·蒂尔为德州仪器公司制造了第一个硅晶体管,而CPU晶体管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1960年在贝尔实验室首次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