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巨匠卓别林有个段子,一个得了严重抑郁症的人去看大夫,大夫说:"比来我们城里来了一个出格诙谐的人,已经在街上讲了三天笑话了,所以全城的人这几天都过得出格高兴,我建议您去找找他。"
这小我说:"我就是您说的那个出格诙谐的人。"
看起来搞笑诙谐的人也会患抑郁症,这个现象并不少见,喜剧巨匠卓别林其实也患有抑郁症。不仅如斯,憨豆师长教师、金凯瑞、罗比·威廉姆斯这些闻名喜剧演员也都患有抑郁症。
△图|Unsplash图库
性格内标的目的灰心的人得抑郁症我们感觉是很正常的,可是为什么诙谐的人也会得抑郁症?性格与抑郁症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看起来很诙谐的报酬什么也会患抑郁症?
起首,我们需要明白一点,诙谐,其实不克不及算是一种性格。
性格是一小我对外界所表示出来的不变的立场和行为体例。因为性格是人格的一部门,表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所以带有道德和价值评判的意味。心理学中往往用人格这个术语来代表我们泛泛所说的概念,这也是我们只传闻过"人格理论"却没有听过"性格理论"的原因。
人格事实要如何进行分类?这个问题在心理学界会商了上百年。一起头人们把人格分当作几种类型,好比希波克拉底按照体液将人格分当作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和胆汁质;后来还有心理学家按照体型和出生挨次划分了人格类型。但这些划分试图将复杂的人类简单化,体例其实是过于简单粗暴。
△图|Unsplash图库
后来心理学家测验考试从人格中总结归纳出几种分歧的特质,这些特质就像是人格树上的枝枝丫丫,配合构成了人格的全貌。人格特质当然也有各类各样的理论,且一向争议不竭,直到1992年研究者们才整合出一个公认的人格模子—大五人格模子,也被称为"人格海洋"(OCEAN)。
大五人格固然只是把人格分当作了五个维度的特质,但却涵盖了人格的方方面面,因而获得了良多研究的证实。
简单来讲,大五人格包罗以下五个维度:
开放性(Openness):反映个别的认知气概,得分高的人乐趣普遍,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得分低的人追求现实,比力传统和保守。
尽责性(Consciousness):反映个别对自身感动的节制和调节,得分高的人往往是比力自律谨严的,干事有层次,得分低的人往往比力感动,干事老是随心所欲。
外倾性(Extroversion):反映个别的社会性需求,得分高的人喜好社交,喜好刺激冒险的勾当,得分低的人比力内标的目的,喜好独处。
宜人道(Agreeableness):反映个别对他人所持的立场,得分高的人往往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得分低的人较为自我和多疑,比力垂青自身的好处。
神经质(Neuroticism):反映个别的感情调节过程,得分高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情感不不变,情感调节能力较差,得分低的人往往情感不变,可以或许安静地应对发生的工作。
△图|Unsplash图库
回到我们本来的问题,为什么看起来诙谐的人也有可能得抑郁症?
这个问题其实自己就不太当作立,因为诙谐并不是一种人格类型,更不是一个持续不变的人格特质,不克不及够对一小我的行为模式发生底子性和持续性的影响。
那我们经常传闻的喜剧巨匠很轻易得抑郁症是怎么回事呢?
这里其实有良多种诠释,好比喜剧的内核其实是悲剧,优异的喜剧其实往往是洞悉了人生的素质,看到了良多残酷的事实,只是以喜剧的形式博公共一笑罢了。又或者是诙谐只是喜剧演员在台上所戴的面具,谁又知道面具底下,演员在默默流泪呢?何况,喜剧演员千万万,只凭几个罹患抑郁症的特例,又能申明什么呢?
既然诙谐既不是一种人格特质,也没有证据证实诙谐和抑郁症之间有联系,那什么样的人格特质会跟患上抑郁症有关系呢?有一种说法,内标的目的的、灰心的、情感不不变、调节能力差的人必定更轻易患上抑郁症,这个是准确的吗?
性格和抑郁症之间有关系吗?
起首,人格和抑郁症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良多研究都发现,抑郁症患者往往在神经质维度上得分很高,而外倾性和尽责性维度得分很低。这就申明情感不不变、情感调节能力差、不爱社交、轻易自我封锁的人就很轻易患上抑郁症。
可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的尽责性得分也会很低呢?尽责性得分低的人不是应该干事随心所欲的吗?而在良多人的常识中,抑郁症患者往往会给本身加诸多的限制,导致对良多事物都不敢去测验考试,从而自我封锁,所以一个干事随心所欲的人患上抑郁症似乎有些反直觉。
但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上看,抑郁症患者的尽责性得分较低,这可能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往往难以节制本身心里的设法,一方面是轻易过虑,想太多,另一方面则是难以节制本身的感动,轻易发脾性。
△图|Unsplash图库
可是,人格特质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安稳。
起首,神经质得分高和外倾性得分低的人更轻易患上抑郁症,这只能申明这一类人属于抑郁症易动人群,半斤八两于是他们对于抑郁症的"免疫力"较差,在碰到挫折和压力时,更轻易得抑郁症。
其次,一些研究表白,一小我的抑郁症被治好了或者变严重了,他/她的人格也纷歧定会随之改变。这也诠释了抑郁症老是会频频爆发的原因,也从必然水平上申明导致抑郁症的身分可能还有良多,例如挫折、压力和应对体例等。
从性格上看我属于抑郁症易感群体,该怎么办?
没有人愿意患上抑郁症,成天郁郁寡欢,只能体验到人生的无趣。我们每小我都想追求夸姣幸福的人生,但确实会有一些人,他们生成就比别人更轻易患上抑郁症。
这此中有良多很复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怙恃就患有抑郁症;也可能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是性格敏感,轻易多愁善感;还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从童年起就蒙受了良多坚苦挫折和压力,这些原因无一破例城市让他们比别人更轻易患上抑郁症。
△图|Unsplash图库
但不消过于担忧,抑郁症易感性更高,并不代表您们必然就会患上抑郁症。相反,经由过程良多方式都可以降低患上抑郁症的风险。
起首,性格固然是生成的,但却不是一当作不变的。良多追踪了被试几十年的研究表白,尤其是在50岁之前,性格都是在不竭改变的,春秋越小,可塑性也就越强。是以,当您看到这篇文章,也意识到本身性格敏感,情感难以不变时,就可以测验考试去改变本身的性格,进修更多调节情感的方式,恰当释放本身的情感,果断本身的方针,让本身变得更好。
其次,外倾性得分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并不像神经质得分那样安定。良多研究发现,外倾性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比力弱,已经患上抑郁症的人倾标的目的于自我封锁,但内标的目的的人并纷歧定就会有更高的风险患上抑郁症。只要包管本身有恰当的社交(究竟结果人的素质仍然是社交动物),连结好奇心和求知欲,与报酬善,这样的人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是极低的。明明不爱社交,喜好独处,却强逼本身去频仍社交,反而会让本身的心里宿世界加倍封锁。
最后,也许别人会去对您的性格作价值判定,说您性格好或者坏,但现实上人格是中立的,并没有黑白之分,只是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具有一些社会属性而已。
始终对峙本身的原则,追求人格之自力,不要趁波逐浪或者只因外界压力而强迫本身去扭转性格,健康欢愉地糊口才是人生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Boyce, Philip & Parker, G & Barnett, Bryanne & Cooney, M & Smith, F. (1991). Personality as a Vulnerability Factor to Depressio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 the journal of mental science. 159. 106-14. 10.1192/bjp.159.1.106.
[2] Klein Daniel N,Kotov Roman,Bufferd Sara J. Personality and depression: explanatory models and review of the evidence.[J].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1,7.
[3] Cloninger CR, Svrakic DM, Przybeck TR. 2006. Can personality predict future depression? A twelve-month follow-up of 631 subjects. J. Affect. Disord. 92:35–44
[4] de Fruyt F, van de Wiele L, van Heeringen C. 2000. Cloninger's psychobiological model of 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Personal. Individ. Differ. 29:441–52
文章仅代表作者不雅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立场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