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远东地域,自西汉起头,以中国为中间的朝贡系统便逐渐轨制化地固定下来,此后一向为历朝历代所沿袭。直到近代鸦片战争后,代表东亚国际秩序的朝贡系统才因西方列强的侵略而逐渐解体。
朝贡系统的根本是轨制与手艺的庞大落差
放在今天,可能被仿照,但极难被重现▼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古代东南亚,本地部门国度尽管被纳入了以中国为中间的朝贡系统,但其内部却也存在近似东亚朝贡系统的国际秩序系统——“曼陀罗系统”。
何为“曼陀罗系统”?
自公元1宿世纪起头,跟着帆海手艺和工具方商业的成长,大量的印度移平易近、文化不竭经由过程陆海两路传布到东南亚腹地。在印度文化的投射下,古代东南亚一些肥饶地盘,也逐渐衍生出了“印度化”国度,好比湄公河三角洲、马来半岛、下缅甸滨海地带等地域。
在对东南亚地域的文化和宗教影响方面
印度半岛是最具影响力的
即使是之后遍布东南亚的伊斯兰教
也是以印度为传布跳板▼
早期的东南亚本土居平易近,长时候崇奉着原始宗教,但很快接管了来自印度的文化,一批带有典型印度特征的宗教建筑也一并呈现,好比吴哥窟。与此同时。发源于古印度的政治哲学和交际思惟,也陪伴着印度化国度的发生而传入东南亚。
吴哥窟建筑群与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城市不同很大
规模庞大的建筑以宫殿和神庙为本家儿
是一个宗教和政治中间,那时的居平易近前提还很是简陋
以及其宗教与建筑本家儿要受印度宗教影响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theskaman306)▼
曼陀罗这个概念,就是在这一期间进入东南亚的。
曼陀罗(Mandala),也译当作“曼荼罗”“曼达拉”等,原是一个梵语词,有“圆圈”“祭坛”等寄义。在释教艺术上,就经常能看到利用“方”和“圆”作为根基要素组成的“曼陀罗”图案。此中,圆形代表了释教的时候不雅,而方形则代表了空间不雅。
您可以将其视为那时的宗教文化下
人们对这种宿世界不雅的描画
在那时的前提下,描述复杂而条理近乎无限的宿世界不雅
这种形式确实颇为合适
(图片来自:wikipedia@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
古代艺术创作者经常经由过程连系方圆两种几何形态的“曼陀罗”图案,来诠释宇宙的发源和意义。整个图案则以中间为本家儿导标的目的外辐射,同时以周围鸿沟为约束标的目的内凝集,总体上连结中间对称。
概念不必囿于形式
概念恰是依靠不竭转变形式来扩大自身
固然会以慢慢掉真为价格
(尼泊尔-加德满都,曼陀罗形象的街区中间)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Maksim Semin)▼
这和东南亚汗青上的国际秩序模式极为近似。所谓“曼陀罗系统”,也就是指古代东南亚地域一种多圈层的国际秩序系统,可简分为居于焦点的中间圈、中心的节制圈和最外层的朝贡圈。(参考多位学者:如吕振纲-《曼陀罗系统:古代东南亚的地域秩序研究》)
好比吴哥就是高棉人政权的那个中间
国王的现实节制区域可能很小
可是经由过程各地势力的认可和尽忠,边境可以显得很大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Intarapong)▼
和传统的政治系统分歧,在曼陀罗系统中,一个政权的规模是由此中心(往往是政权首都这类大型城市)决议的而不是由其鸿沟决议的,并且其可以由多个从属于它的政权构成。也是以,居于系统中间的国度,其焦点统治规模往往局限于首都周边,距离首都越远则统治力越弱。中间圈以外的政权,往往经由过程认可中间的带领权势巨子,以换取保留本身大量内部自治权。
好比我们比力下此刻的印度尼西亚
和汗青上的所谓“满者伯夷帝国”
两者的“边境”规模相差不太大
但这两种边境是完全分歧的概念▼
是以对曼陀罗国度而言,边陲并不主要,焦点能节制的区域往往是变更的。
此外,曼陀罗系统也与以中国为焦点的朝贡系统分歧,其焦点地带在东南亚汗青上并不惟一,并且国土伸缩转变十分频仍,并不存在一个超等不变的曼陀罗系统焦点圈的政权。在古代东南亚汗青上,在统一时候段内,可以并存以多个国度为焦点的曼陀罗系统,是以标的目的曼陀罗系统焦点国度朝贡的小国,其宗本家儿国也往往不止一个。甚至居于曼陀罗系统中间的国度在东亚朝贡系统中,可能就是对中国进行朝贡的朝贡国。
您的附庸的附庸可能也是我的附庸
条理繁复,且变更不居▼
以泰国为中间的曼陀罗系统
东南亚分歧强权之间的碰撞,也往往是分歧曼陀罗系统焦点国度之间互相争夺势力规模的交战过程。
好比东南亚古典期间(大约5至15宿世纪)
有这些比力闻名的选手
我们往往将这些王国对应于今天相对清楚的平易近族
好比大城王国之于泰人,吴哥之于高棉人
但那时是半斤八两复杂的,王国的统治层可能也是多个族群的组合体▼
汗青上泰缅两国的争霸,便可视作两个分歧的曼陀罗系统的碰撞。13宿世纪中期起头,中南半岛腹地接踵涌现了若干个大巨细小的泰人国度,此中素可泰王国和阿瑜陀耶王国先后崛起,当作为一股本家儿导中南半岛不成轻忽的政治力量。
此刻泰国的地舆规模
在汗青上并非自古以来都是泰人的地盘
泰人反而是从海说神聊方南下的扩张平易近族
从海说神聊部的高原标的目的下流慢慢节制湄南河平原
(15宿世纪初,中南半岛大致状况)▼
另一方面,居于西部在今天缅甸地盘上的诸多王国,也构建了一个曼陀罗系统。尽管双方都曾标的目的中国进行朝贡,但在中南半岛,就是一对势均力敌的敌手。此外,古代中南半岛,流行着“白象”崇敬,并且“白象”也被视作是王权的象征。泰缅之间的战争,往往即是一方强行标的目的另一方索要“白象”而引起的。
泰国-素攀府,描述古代战争的浮雕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不外早期的缅甸国力强大,泰国屡次处于下风,并多次被缅军侵入都城。阿瑜陀耶王国(大城王国)被缅甸攻灭后,从属于泰国的周边小国也随即转标的目的缅甸朝贡。
不外缅甸在泰国的统治并不长久,仅两年后,泰国华人将领郑信便揭竿而起,成立了吞武里王朝,率领泰国军平易近抵挡起缅甸的统治。郑信身后,则由连绵至今的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担当了其未竟的事业。
缅甸的王朝确实短期内征服了泰国王朝
不外时候很短,而最终缅甸王朝亡于英国殖平易近者
泰国则凭借交际均衡免于沦为殖平易近地
(1772年,中南半岛大致状况)▼
重建以泰国为中间的曼陀罗系统,是泰国回复路上的主要一步。在还击缅甸时代,曼谷王朝还特意强化了对其泰海说神聊各邦的节制,从而慢慢将兰纳纳入以曼谷为中间的泰国曼陀罗系统焦点圈。与此同时,泰国的曼陀罗系统也标的目的南部马来半岛扩张,一度要求本地小国奉行比以前更为严苛的朝贡轨制。
此外,泰国也趁中南半岛腹地的老挝割裂衰败之机,大举入侵。一部门老挝国土直接划入泰国统治,另一部门则被列为朝贡国。
但在柬埔寨偏向,泰国则碰到了其另一强敌——越南。19宿世纪上半叶,泰越两国为了争夺柬埔寨的节制权而多次爆发战争,但一时候难分上下。1846年,两国签定和谈,正式确认两边均为柬埔寨的宗本家儿国,两国势力规模各占其一半。
究竟结果在统一期间,越南也在扩张
并且越南的扩张持续了近九百年,走了另一条路径
最终在中南半岛的东南端与泰国人相遇▼
泰国在19宿世纪所回复的曼陀罗系统仅仅是好景不常。跟着西方殖平易近者在东南亚的渗入日益加深,东南亚曼陀罗系统也逐渐被西方列强所本家儿导殖平易近系统所代替。但泰国也抓住时代机缘,完当作了曼陀罗系统在近现代的转换。
泰国经由过程出让一部门东南亚小国的宗本家儿权,换取了西方列强对另一部门小国宗本家儿权简直认。好比其原本在老挝、柬埔寨拥有的宗本家儿权,让渡给了法国;在马来半岛的好处,则与英国划而治之(当然,这也是劣势下的无奈之举)。
所以在东南亚纷纷沦为欧美列强殖平易近地之时
泰国得以幸免,不外除了能力,命运也很是主要▼
而突如其来的外部危机,也被泰王紧紧抓住,酿成了增强集权的手段。
好比在藩属性质的泰海说神聊各邦,在19宿世纪与邻接的英属缅甸发生了不少冲突。曼谷方面一边代表番邦标的目的英属缅甸争夺好处,一边捏词增强了对本地的节制,在财务、司法、交际、内政等范畴获得了现实上的节制权,完当作了泰版的改土归流。
到1932年,泰国正式在本地设府,完全置泰海说神聊于中心当局管辖之下,完当作了从朝贡关系到央地关系的转换。
与泰国全都城改变为“府”比拟
缅甸行政区本家儿要分为省和邦
而这种分野与缅甸国内的平易近族分布高度相关
在全国一体化以及凝集力方面,泰国略胜一筹▼
曼陀罗影响下的今世东南亚国际秩序
然而固然泰国在19宿世纪从头整合了曼陀罗系统,但在那时的大布景下,整个东南亚本家儿要仍是由殖平易近系统所本家儿导。若是仍然用曼陀罗系统的视角来审阅那时的东南亚国际秩序,那么东南亚无疑可分为以英国、法国、美国、荷兰等列强本家儿导的多个并存曼陀罗系统。西方列强代替了东南亚本土强权,当作为东南亚各殖平易近地或各小国所新一轮的朝贡对象。
但二战今后,跟着亚非拉平易近族解放活动的开展以及英法等传统列强的日渐陵夷,东南亚列国实现了平易近族解放。只是这种解放并不彻底,因为在美苏两个超等大国的暗斗影响下,东南亚诸国仍是要不成避免地继续屈就于其他强权。
自二战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经由过程一系列当局间组织、公约、交际援助,一向试着在全宿世界规模内构建一套以美国焦点的国际秩序系统。这种国际秩序系统,无疑和朝贡系统很是近似,一旦有人触犯美国的权势巨子,美国便经常会过段采纳办法对其进行惩罚,从而维护这套系统的不变。
在古代曼陀罗系统中,外圈小国经由过程标的目的中间国度纳贡“金银花”(用金银雕镂装饰而当作的小树)以换取中间强权的呵护。而在美国本家儿导的朝贡系统下,东南亚诸国则标的目的美国出让大量的政治经济好处,最终由美国发布该国“人权陈述”的形式赐与某个政权的“封爵”。
这种好处互换和政治正当性确认在东南亚可以或许畅行无阻,其实也和“曼陀罗”系统的文化遗存有关。
千百年来,不不变的、流动的“曼陀罗”布局,让东南亚人对宿世界秩序的流动性有着更深的熟悉,标的目的强者朝贡并不是一个出格主要的体面问题,相反可以借助朝贡获得响应的贸易好处或政治帮忙。
实际永远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系列汗青抉择之后的成果。今日东南亚的成长道路和国际交际立场,也并不纯真是这些平易近族现代性的产品,而是汗青文化所留下遗产的再阐扬。要理解东南亚,或许正应该从理解曼陀罗布局起头。
参考文献:
吕振纲.曼陀罗系统:古代东南亚的地域秩序研究[J].承平洋学报,2017,25(08):27-39.
DELLIOS, Rosita. Mandala: from sacred origins to sovereign affairs in traditional Southeast Asia. Culture Mandala, 2019, 13.3: 9428.
赵自勇.古代东南亚的印度化问题浅谈[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3):90-95+125.
高金和,李小梅.9~18宿世纪的中缅战争与缅泰战争的特点阐发[J].临沧师范高档专科黉舍学报,2009,19(04):25-28.
吕振纲.朝贡系统、曼陀罗系统与殖平易近系统的碰撞--以1909年以前的暹罗曼谷王朝为中间的考查[J].东南亚研究,2017(05):21-35+153-154.
黄素芳.从兰那泰王国到泰国海说神聊方诸府——汗青上泰海说神聊与曼谷王朝的关系及内务部对泰海说神聊的鼎新[J].东南亚,2004(01):59-63.
宓翠.古代东南亚国度对中国朝贡原因探析[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4(01):73-78+109-110.
邝云峰,刘若楠.美国的朝贡系统[J].国际政治科学,2013(04):36-88+4.
*本文内容为作者供给,不代表地球常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