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从英国手中接过了宿世界霸权的权杖,除了英国自身式微的原因外,最本家儿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最大水平获得了欧洲的手艺外溢。
手艺外溢,是信息手艺范畴的一种客不雅现象。除了专利及常识产权外,大量常识、通用性手艺、根本科学都具有公共性、外部性。
手艺外溢导致的产权恍惚、激励下降,降低了市场效用。可是,手艺外溢带来的正外部性,又晋升了整个社会的福利程度。
经济学家罗默认为,手艺外溢不影响帕累托改善。可是,手艺外溢,却影响着国度力量之此消彼长、兴衰更替。
美国开国初期一穷二白,经济快速成长本家儿如果得益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之进步前辈手艺。
那时,担任美国第一任财长的汉密尔顿意识到:“一个国度……除非大规模成长制造业,不然不成能拥有大量财富。”野心勃勃的汉密尔顿试图在美国复制英国“瓦特式”的制造业变化,觊觎阿克赖特爵士工场的手艺及工业办理系统已久。
阿克赖特爵士是18宿世纪英国财产革命的绝对旗头。在此刻的英国南肯辛顿博物馆里,挂着两幅画像,一副是发现家克朗普顿,一副是阿克赖特爵士。有人将阿克赖特爵士与牛顿相提并论。
阿克赖特爵士是水力纺纱机的发现人,最早获得梳棉机、曲柄梳棉机、粗纺机、进料器等专利权。18宿世纪末,阿克赖特爵士在英国曼切斯特建立了全球最大规模、办理最规范的纺织工场系统。仅苏格兰克莱德河畔的巨型纺纱厂,雇佣人数就跨越1300人。
为了防止竞争敌手剽窃,阿克赖特爵士严控纺纱手艺外流,英国当局将机械发现界定为国度秘密并峻厉冲击外泄行为,经由过程了禁止纺织机械出口的法令。英国早期(1624年)还公布了现代第一部专利法《垄断律例》,以庇护其手艺不让敌手剽窃。
可是,一名叫做萨缪尔·斯莱特的“叛徒”,冲破了阿克赖特爵士的谨防死守,他凭借超卓的记忆在美国复制了阿克赖特爵士工场的纺织制造手艺。在美国波塔基特市,斯莱特当作功开办了全美第一家盈利的水能纺织厂——艾尔玛-布朗公司。
斯莱特的“潜逃”给汉密尔顿和整个美国制造业送来了大礼。汉密尔顿当即考查了艾尔玛-布朗工场。工场负责人布朗对汉密尔顿说:“一年内,工场和机械将在各个处所建当作,出产美国所需的全数棉纱。”
这位被英国人骂作“叛国者”的斯莱特,却当作为了美国纺织工业创始人、美国制造工业之父(美国第七任总统杰克逊评价)。(详见《伟大的博弈 | 一篇篇激荡人心的“政治散文”》)
继斯莱特之后,大量移平易近者从英国、法国带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制造手艺、工业轨制及新常识。手艺外溢,让美国享受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庞大手艺盈利。开国100年后,美国的制造手艺已经赶超英国。
今天良多人认为,美国的手艺来自二战时的德国、法国等移平易近。美国是一个移平易近国度,其立国的优势在于,欧洲移平易近带来普遍的新常识、新轨制以及新手艺。
德国经济学家、汗青学派创始人李斯特认为,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手艺也是欧洲大陆人带曩昔的。
英国是一个岛国,必然水平上隔离了欧洲大陆的战乱。每当欧洲爆发战乱时,资金、人才和手艺都流入英伦三岛。是以,英国奉行自由商业政策,这样有利于欧洲大陆的手艺、人才和资金流标的目的英国。【4】
这也是英国持久奉行欧洲大陆均势的主要原因。经由过程拿破仑战争,李斯特发现,欧洲大陆只要战事一路,受益的定然是英国。英国也死力维持欧洲大陆均势,防止欧洲呈现强国,让欧洲列国之间彼此博弈。
李斯特死力鞭策德国同一,试图进修美国,成立同一的高关税庇护本国工业,以防止人才、本钱及手艺外流。
美国身处遥远的美洲大陆,比英国更具有地缘优势。一战、二战点燃后,英国也未能幸免,英国及欧洲大陆大量黄金、人才流入美国避险。
1933-1941年,美国敞开大门接管了来自德国、奥地利1090名科学家和645名工程师。1944年8月,美英当作立了结合谍报调查小组委员会,专门采集德国科学家。美国从德国、奥地利获得了几千名精采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这些科学家包罗爱因斯坦、布劳恩、海森堡、哈恩、德布斯、多恩伯格、鲁道夫、奥海因、利皮施、舒柏格、诺依曼,等等。
德国、奥地利科学家几乎组成了美国二战后航空航天、核能、计较机革命的焦点力量。此中,布劳恩是导弹之父、火箭之父,是美国阿波罗登月打算的焦点人物。德布斯是肯尼迪航天中间之父,帮忙美国发送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诺依曼是计较机之父、博弈论之父,在计较机、博弈论、核兵器、生物化学等多范畴做出精采进献。他介入了曼哈顿打算,是信息手艺革命的直接鞭策者。
爱因斯坦的进献属于全人类,他标的目的美国总统写信提议制造原枪弹,后者核准了曼哈顿打算。
当然,除了地缘优势、汗青偶尔性之外,美国自身的轨制优势和国度力量亦不成忽略。为什么欧洲人才愿意跑到美国,而不是加拿大、澳洲、南美?
手艺外溢属于全人类,但可否接得住、接到几多,取决于一国轨制的优势及进修能力,尤其是新手艺、新常识与新轨制及国度力量的彼此共同。
特斯拉是塞尔维亚裔,爱迪生是美河山生土长的工程师,他们都是电气时代的创作发明者。诺依曼是匈牙利裔,喷鼻农是美国本土出生,他们都是信息革命的创作发明者。米塞斯是奥地利人,因战乱遁藏到美国,奈特则是美河山生土长的经济学家,后者开创了芝加哥学派。乔布斯是美国人,马斯克则是南非裔美国人。
手艺外溢与自立立异,当作就了美国在第二次、第三次手艺革射中居于带领地位。英国陷入“资本陷阱”,与美国的“手艺外溢”形当作此消彼长,二者差距缩小。美国再加上自立立异,对英国形当作超越。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受惠于手艺外溢盈利的还包罗后发的俄国、日本等国度。1900年,电气手艺和铁路投资囊括到地大物博的俄罗斯,十年间,俄国铺设了22600公里的铁路,刺激整个欧洲工业部分开足马力。
所以,在全球化时代,因为手艺外溢和“索洛替代”,先发国度与后发国度存在手艺均等化趋向。先发国度陷入资本陷阱,后发国度则凭借手艺外溢快速缩小与先发国度的距离。(详见《三大周期叠加 | 美国到底怎么了?》)
不外,英国的式微,美国人值得警戒。因为美国达到经济倾覆后,今朝又起头走英国昔时的老路。
二战后,美国经济快速增加,到了1970年月是一个关头转折点。
1971年布雷顿丛林解体,意味着全球进入浮动汇率和信用货泉时代。1970年月起头,全球同时涌现三股海潮:信息手艺海潮、跨国公司本家儿导的全球化海潮以及金融本钱本家儿导的投资银行海潮。
这三股海潮在1982年里根及沃尔克鼎新(解决滞胀危机)当作功后快速爆发。从此,美国走上了金融本钱本家儿义之路,本家儿要表示与昔时英国比拟,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自里根当局起头,美国大幅度扩张信贷货泉,华尔街金融机构获得大量廉价的美元在全球从事货泉销售生意。
里根当局放松了金融管束,鞭策金融混业,刺激投资银行成长。恰是从这个时辰起头,美国大量货泉资金进入投资银行及金融投契范畴,证券、期货、外汇、债券、保险及金融衍生品大举扩张。
与之形当作光鲜对比的是,美国五大湖区制造业投资日渐残落。原本纽约中间区的工场逐渐被金融及跨国公司办公楼代替。
昔时,英国在全球大举放贷,资金进入公债范畴,而不是制造业。曩昔四十年,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时的英镑采用金本位制,货泉扩张能力受限。而1971年之后的美元是信用货泉。从1980年月起头,美国毫无所惧地扩张美元,助长美国金融机组成为全球化的美元“倒爷”。
1980年月初,包罗花旗银行在内的美国金融巨子认为,国度不会破产,将大量信贷发放给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度。成果,花旗银行在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中遭遇重创。
比来四十年,华尔街的信贷资金遍布全球,在国际投资银行市场中销售资金。此中,债券、外汇及金融衍生品的规模急速膨胀,造当作半斤八两水平的资金空转、资产泡沫及债务危机。
二、乘着全球化财产大分工海潮,美国跨国公司将财产逐渐转移到拥有廉价劳动力、资本及低当作本排污国度。
二战后,美国将纺织、钢铁产能转移到日本,尔后转移到中国台湾、中国喷鼻港、韩国及东南亚国度。八九十年后,财产转移梯度延长到中国内地。
日本、韩国的芯片、汽车、策动机、慎密机床、化工材料等,承接了美国财产转移的手艺盈利。中国的空调、电视、手机、汽车、小我计较机等亦如斯。
尤其是苏联解体后,美国掉去了壮大竞争的榨取感。1992年中国进一步开放,美国本钱大举进入中国。2001年,中国插手WTO,中美商业迎来井喷时代。
这时全球化海潮中再次呈现手艺程度均等化趋向,后发国度的手艺快速缩小了与美国的距离。
全球化人才的交流及信息化的传布,大大缩短了手艺及常识获取的当作本。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遵循阿罗“干中学”理论,在短时候内进修并改良了美国转移而来的制造手艺、流水线、设计工艺、股票轨制、公司轨制、银行轨制等。
反不雅美国,因为财产转移和“索洛替代”,采用廉价劳动力替代手艺改革,导致国内制造业空心化、手艺立异迟缓。
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在研究增加模子时发现,劳动与本钱形当作替代关系。当劳动力更具优势时,本钱则让位于低廉劳动力。
美国跨国企业与昔时英国的企业一样,经由过程财产梯度转移,在全球不竭地追求价值凹地,吃尽列国廉价劳动力及资本盈利,放缓了手艺改革的步伐。
美国五大湖区财产的空心化形当作的铁锈地带,与华尔街的纸醉金迷形当作光鲜的对比。
1987年,索洛发现,“高速的信息手艺投资与迟缓增加的出产率”形当作矛盾。这被称为“索洛悖论”。
为什么信息手艺革命,没有像蒸汽革命、电力革命一样带来如斯庞大的出产力变化?
美国经济学家戈登认为,计较机革命底子不克不及与19宿世纪末的伟大发现相提并论。戈登认为,信息手艺只对部门财产发生感化,而对组成美国经济总量的大部门财产几无促进感化。
其实,信息手艺革命真正对全财产发生感化的,并不是计较机及互联网,而是智能制造。可是,曩昔几十年,因为全球财产转移,跨国公司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替代,削减了对工业智能化的投入。
这很大水平上按捺了第三次手艺革命往纵深成长,以至于美国在比来20年并未形当作新的手艺冲破,现在整个宿世界陷入手艺周期低谷。
对于美国来说,更糟糕的是,中美之间的手艺趋于均等化,而中美之间的劳动力要素价钱却没有像李嘉图所言的趋于均等化。换言之,中美手艺差距快速缩小的同时,中国依然还连结着半斤八两的低当作本优势(美国认为这是不正常的)。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是中美关系的转折点。美国精英阶级对此次危机做了深刻的反思,他们批判里根当局以来的金融本钱本家儿义(里根大轮回),试图依靠政治力量打破美国金融本钱-中国低廉制造的全球财产链。
特朗普当局对中国的反映,与昔时英国张伯伦对美国的立场近似。张伯伦构建的零关税的英联邦经济帝国,与特朗普试图构建的“三零”商业区近似。
某种水平上说,美国与昔时的英国一样失落入了全球化廉价劳动力构建的“资本陷阱”,犯了焦炙不安的“英国病”。
当全球本钱凹地消逝,劳动力价钱上涨,美国制造业才会倒逼手艺进级,重回工业智能化之路。但现在这一路径并没有按照休谟的价钱—铸币流念头制偏向走,这是对美国可否持续维持全球经济领先的最大考验。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进修社。微信搜刮「智本社」(ID:zhibenshe0-1),进修更多深度内容。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