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简介:
昌都卡诺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到5000年,位于西藏昌都地域昌都县城东南约12公里的加卡若村,与卡若村相距约400米。卡若遗址面积大、保留好、遗存丰硕,发现有房址、道路、石墙等遗迹,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是考古界公认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
交通和最佳时候:
去昌都旅游,一是可以从拉萨租车或坐公共汽车去,二是可从当作都走川藏线进入,三是可直接机到昌都邦达机场。
最佳时候为每年的5、6、9月是去昌都地域旅游的最佳时候。
石器:
遗址中出土的石器有打制石器也有磨光石器,种类也较多。计有铲类、锄类、切割器、砍砸器、敲砸器、刮削器、抛掷器、尖状器、碎磨器、石砧等,还有石镞、石矛等细石器,有的石器,出格是磨光石器有的采用玉石建造,打磨得极为邃密。
陶器:
卡若遗址出土的骨器有骨钻、骨针等。各类各样的骨针,做工很是邃密,申明那时出产及东西建造的技术已有半斤八两高的水准。还有烧制的各类斑纹的陶器,此中以一种双体陶罐最为凸起卡若遗址发现于1978年,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距今约4000到5000年时候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装饰品:
卡若遗址出土的装饰品中,有效石、玉、骨等建造的珠、环、镯等,申明那时的人们已萌生了美的不雅念,懂得并会服装本身了。还有玉器和海贝,应是临近人群彼此互换而来的,申明尽管西藏和其他地域居平易近或平易近族自古就存在着正常交往。
谷灰:
卡若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粟粒和谷灰,申明早在约4000多年前,西藏就有了原始的莳植业。 据考古研究当作果表白,粟在我国莳植约7000年以上的汗青,此地出土的粟粒和谷灰与西安半坡遗址窖穴中的粟粒和谷灰大体一致,申明西藏该地的先平易近,那时以农业为本家儿要糊口来历,打猎或采集则是本家儿要的辅助手段。
骨器:
从卡诺遗址中挖掘出大量的建筑、植物种子、动物骨骼及石器和陶器,器具上还有浩繁的图纹,经由过程对遗址出土的大量遗物的阐发,不单使我们增添了对西藏远古居平易近出产勾当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风习平易近情的领会,并且也为藏族原始社会史,风尚史供给了什物证据。这些远古遗址,不仅使旅游者充实熟悉西藏的曩昔,而且加倍深了旅游者对西藏风俗文化承传性的进一步理解。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