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KY后台收到一条留言,问我们不测怀孕后应该流产仍是生下来,本身的心意与家人的相悖,该怎么办。
我们不知道有几多人真的面对过这样的困境,倡议了一个小调查,和大师聊聊不测怀孕的话题。
此次调查共收受接管有用问卷658份,此中女性受访者占87.55%,男性受访者占11.70%。48.63%的受访者春秋在18岁到25岁之间,37.69%的受访者春秋在26岁到30岁之间。83.28%的受访者今朝未婚未育。
不测怀孕(unintended pregnancy)是指受孕那时女方无受孕意愿的怀孕。
不知道是不是小样本的误差,本次调查中有20%的人履历过本身或伴侣的不测怀孕。调查显示,在所有不测怀孕过的女性傍边,大部门人的不测怀孕发生在18岁到25岁(64.75%)和26岁到30岁(26.62%),但也有少少数人不测怀孕时未满18岁。 在不测怀孕的原因中,被选择最多的是“存在侥幸心理,单次性糊口未采纳避孕办法”(38.13%),其次是“采纳的避孕办法不得当”(32.37%)。
绝大部门人不测怀孕后选择堕胎(78.41%),少部门人选择生下孩子并与对方配合扶养(21.12%)。在介入此次的调查人傍边,没有人选择生下孩子由一方扶养或送养。
那么,履历过不测怀孕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呢?他们出于哪些考虑做出分歧的选择?这些选择又若何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我们找了几位有过不测怀孕履历的人,邀请她们聊聊本身的故事。
01履历了不测怀孕、人身限制、引产,我大白没有什么不测可以毁了我
陈,32岁,文职
我怙恃从来没有跟我讲过性方面的话题,所以我一向不太清晰性行为可能的影响。于是在第一次性行为时就中招了,那年我19岁。
我第一时候告诉了那时的男伴侣(也是我此刻的丈夫),我们下意识地要打失落这个孩子。而且认为这只是必需做的一件通俗的事。可是,跟着小生命的发育,我感受到体内有一个生命与我相连,垂垂地被激发了强烈的母爱。直到手术那天,我肉痛难忍,决议把ta生下来。
我知道怙恃必然会强烈否决,所以先离校出走,再奉告他们实情,但愿多争夺一些对话空间。成果,怙恃仍是各类路子找到我,在车站将我截下并强行带走,限制我的人身自由,直到我引产。
那段时候我很疾苦,怙恃在精力上也备受熬煎。我们在价值不雅上的冲突无法和谐。引产之后我加倍心灰意冷,对什么都感应绝望。
可是跟着身体慢慢恢复,我意识到,疾苦已经无法改变,若是我继续消极糊口,那我今后会加倍没有但愿和欢愉。既然生命还在继续,我就不克不及让它被某件事毁了。至此,我对糊口有了一些新的思虑和改变。以前我做选择会优先别人的定见,此刻则会顺从本身的愿望。我也调整了和怙恃的关系,决议既尽到责任,又和他们连结距离。
“不测”是为了考验人的选择和改变而存在,不是为了扑灭人生。对人生影响最大的从来不是一个个事务,而是我们面临它的姿态。 KY调查说:
我们调查发现,“无法与男方或其他家人就孩子的问题告竣共识”确实导致一部门人(7.92%)在不测怀孕后选择堕胎。
而更常见的原因则是:
1.“没有前提生下孩子或生下也无力扶养”(48.92%),
2.“那时不太可能与对方成婚,感觉无法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34.53%)
3.“不想被孩子打乱人生节拍”(31.65%)。 02
直到又有了一个孩子,我才放下对那个孩子的愧疚
blossom~,30岁,机电工程师
不测有那个孩子是在我二十一岁时,发生关系时是平安期,我们就没有平安办法,没想到怀孕了。怀孕后我很清晰本身不成能休学生孩子,也不成能和方才交往四个月的男友因为孩子盲目成婚。
可是另一方面,我一向很是喜好小孩子,这时辰却必需亲手扼杀ta,让我很是矛盾。送走那个孩子之后,我也一向愧疚。我还起头担忧本身是以不孕,因为身边有伴侣流产后多年不孕。
直到有了此刻的宝宝,我才感觉生射中偏离的部门被拉回了正轨,也是以放下了第一个孩子。此刻我仍会偶然想起ta,会感应遗憾,究竟结果ta选择来到我的生射中,我却没能带ta好都雅看这个宿世界。 03
比起不测怀孕,我更害怕由此而来的臭名
这里有颗大苹果,29岁,行政
不测怀孕后我第一反映是慌,然后筹算偷偷去流产。可那时是假期,我不成能瞒着家人去。起头有孕反后,就怕爸爸妈妈看出异常。我还担忧本身会不会外出时俄然流产,被人发现不得不认可不测怀孕的事。
假期快竣事时,我骗家里说黉舍要扫除卫生,提前几天去找一个很好的伴侣,在她在的城市做了手术,因为害怕在念书的城市做会被熟悉的人知道。我也没让男友来陪我,怕他跟家人欠好说。整件事从发生到竣事,除了男友和洽伴侣,我谁都没说。
一小我扛的滋味很欠好受,可我更怕被知道今后带来的臭名,怕被认为私糊口随便,怕被人用非婚有孕这件事,给我的人品打上标签。我对本身的反省是不太负责任,这点我认可,可是我不肯意承受其他的莫须有。所以越少人知道越好,就本身承担吧。
KY调查说:
调查中,固然接近一半的人完全不认为“不测怀孕是可耻的”,但仍有16.57%的人认为这件事“欠好说”,而少少数认为“不测怀孕是可耻的”的人却都是女性。这也许恰好证实,在对不测怀孕遍及臭名化的社会语境中,女性为本身套上了过分繁重的枷锁。 也有一部门受访者认为,“颠末打胎的女性在亲密关系中更可能不被爱护保重”。可能恰是因为对亲密关系状况的担忧,很多女性才会在不测怀孕后,甘愿轻率成婚,而拒绝流产。
那么,除了对将来的担忧,还有哪些身分鞭策不测怀孕的女性选择生下孩子?调查发现,最本家儿要的两个身分是“感觉固然是不测,但有前提扶养这个孩子”和“出于对生命、缘分的尊敬或小我崇奉”。
04
只有一切前提当作熟,不测才能锦上添花
兜兜妈,24岁,财政
我和男友一向没有决心的避孕,但怀上确其实料想之外。
验出怀孕是圣诞节前一天,说真话有点高兴。因为和男友在一路好几年了,他想早点成婚,我却又想结,又有点害怕。而这个孩子的到来仿佛推了我一把。
男友知道我怀孕后说必然要生下来,成婚怎么结都听我们家的。可我反而不知道怎么和妈妈说这事,怕被骂。可是妈妈一点没有给我压力,还在外婆要我打失落孩子时说:“你就想要本身的体面,完全不想想堕胎对她身体的危险”。我的师长教师、婆婆也对我很是呵护赐顾帮衬,让我感应所有人都在为这个小生命尽力,很结壮。
从成果看,留下这个孩子是准确的。但我也知道,这是足够幸运才会有的成果。
生或不生的决议,要成立在充实考虑情况身分的根本上。这时辰,要坚信本身的感受。身边的人对于不测怀孕是什么立场,我们其实能感触感染到。但凡有一点不确定,都不要让这个孩子来到这个宿世界。因为我们是妈妈,是带孩子来感触感染爱的呀。 05
分歧的人生偏向只是摆布之别,未必有高下之分
董非妮,29岁,编剧、导演
前男友从外埠工作回来联络我,表达分手后他有当真改变,令我挺打动。久别重逢,我们都还独身,那天就发生了一次性关系。不巧在避了孕的环境下仍是不测怀孕。
有了孩子后,他的家人但愿我们成婚,可那时我们的豪情不足以组建家庭。我又不想危险一条无辜的生命,颠末稳重的评估,我决议以单亲妈妈的身份养这个孩子。
我身边有良多闹离婚的家庭,糊口空气差,财富扶养权的斗争对孩子造当作的危险远比单亲更大。同时,我领会到,非婚生子跟通俗家庭的孩子享有同样的公平易近权益,有好的家庭教育,一样能让他们当作人当作才。我的家人很撑持我,我也有决定信念做好一个单亲妈妈,对我的孩子负责。
我本就打算在30岁时当作家的,但豪情一向坎坷。我也见过良多年过三十的姐妹为了期待一个汉子有多焦炙,妥协得多艰难。我不想被动期待一个汉子对我负责。
女人想要家庭,而且有能力经营家庭时,可以考虑先本身有孩子再有恋爱。这两者都是家庭的拼图,我们要做的只是获得它们并拼在一路,先后挨次并不是最主要的。
我并非鼓动勉励别人效仿这样的路线,只是每小我都有更适合的人生偏向。若是感应“爱情、成婚、生子”的常规路线难以实现,又不肯意迁就妥协,就不必执着于这既心猿意马的偏向。
分歧的偏向只是摆布之分,未必有高下之别,最主要的是,我们没有因为方圆际遇的晦气,抛却那些对我们来说,更主要的工具。 06
比生不生更难面临的,是过后悔怨的本身
Ksy,女,38岁,小学教员
我有过两次不测怀孕的履历。第一次是和前男友,有了孩子后我们筹算成婚,我怙恃却感觉男方让我婚前有孕不负责任,分歧意我们继续交往。我拗不外,只好堕胎分手。
流产后我就不太轻易受孕,和此刻的老公一向没有小孩。他不知道我流产的事,只是遗憾没有亲生孩子。每当这时,我就会悔怨曾经不测怀孕和堕胎,感觉是本身迟误了老公。
后来我们过继了一个女儿。但谁都没想到,她三岁的时辰,我居然怀孕了。那时我身体欠好,不适合生育。于是我提出,既然有女儿了,这个孩子就流失落吧。可是老公和两边怙恃都强烈否决,感觉过继的不如亲生的。我再一次拗不外,只能留下她。
保胎、出产都很辛劳,可工作已当作心猿意马局,我只能不竭地自我说服,幻想这个孩子会带来欢愉。可是,她出生后,两边长辈和我老公很较着地偏疼她,不仅让她养当作欠好的脾性,还让大女儿感应被轻忽。
大女儿甚至问过我,为什么有了妹妹之后,大师都不喜好她了。这样的场合排场让我再一次悔怨,会想当初若是对峙流失落小的,工作也许会简单良多。
两次不测怀孕,两次分歧的选择,我都感应悔怨。可我只能带着悔怨继续糊口。
生不生良多时辰其实不由我们本身做本家儿,我们甚至会在做了违心的选择后,勉强本身自洽。从这个意义上说,想要在做选择时精美绝伦是很难的,更久远的,可能是思虑若何面临选择之后,会悔怨的本身吧。
KY作者说:
此次访谈中我发现,不测怀孕后非论流产仍是留下,都可能对此后发生好的或坏的影响。独一共通的点在于,当履历过挫折再往回看,不测怀孕这件事并没有戏剧性地扭转我们原本的人生轨迹。
固然相对于此外选择,“不测怀孕后该怎么做”更复杂、更严厉,可是我们整个生命的走标的目的,却不单由它,而是由更多更主要的身分配合决议。
但这也不料味着我们可以轻率地怀孕、轻率地决议“生不生”。这个选择和人生中其他选择一样,都要求我们在周全评估本身、他人、实际前提这三者的关系后,稳重做出。
从这个意义上,女性在“生不生”这个问题上也许很难有绝对的自由,必需在诸多身分中追求均衡。可是若何弃取这些身分,若何在选择后尽力过好本身的平生,本家儿动权仍在我们本身。而这也许才是我们在“生不生”这个问题上,更贵重、更焦点的自由。
KY作者 / Li
编纂 / KY本家儿创们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