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关在代谢室里一成天
为什么有人狂吃不胖?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谜底,我来到了华盛顿郊区一个只有11×11.5英尺大的斗室间,在那边住了一成天。
为什么有人狂吃不胖?
当科学家们给老鼠喂大量垃圾食物时,他们发现此中有些老鼠变得很胖,但也有些老鼠连结了本来的正常体型。近似的环境同样发生在人类身上。活着界各地,人们都顺手可得甘旨又廉价的食物,人群的肥胖率总体在飙升。但并不是每一个吃太多的人城市长胖,也不是每一个胖子城市得糖尿病或者心脏病。每小我对额外卡路里和体重的反映存在显著的个别差别,这也是现代医学最大的未解之谜之一。
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谜底,我来到了华盛顿郊区一个只有11×11.5英尺大的斗室间,在那边住了一成天。本年只有不到100个患者能住进去。这个密封的斗室间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代谢室,里面配备的家具只有一张床、一个洗手间和一辆健身单车。本年6月我在那呆了23个小时,其间护士透过有机玻璃窗和天花板上的摄像头不间断地监控着我的环境。
就像被关在一间单人囚室的监犯一样,食物是经由过程墙上的一个小洞递进来的。因为研究人员要测量我的卡路里耗损,所有吃剩的食物都要从墙洞送归去并做记实。一个心脏检测器和三个别离毗连在手腕、腰部和脚踝的活动检测器,时刻监测着我的心跳和活动。
这种代谢室在全球规模内不跨越30个,此中3个在美国国度卫生研究所。这些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高活络度设备被视为测量新陈代谢程度的金尺度。研究人员用这些仪器细心追踪个别对卡路里的反映,让人们对肥胖、代谢综合症、糖尿病这些全宿世界规模内严重威胁健康的疾病有了更多领会。我介入的是一个肥胖表型研究,作为体重正常的对照组尝试对象。
当初决议介入这个研究并非只是为了科研,我有本身的小算盘。小时辰我的两个兄弟和一些伴侣似乎都吃了良多垃圾食物卻不长胖,今天我老公一顿能吃下一大盘意大利面,但他依然很瘦。而我恰好相反,稍微放松一点饮食体重就会噌噌噌往上涨。是以,我思疑本身的新陈代谢程度偏低,才会老是被减肥困扰。可巧有了这个可贵的机遇,我于是插手了这项冲动人心的研究。
在代谢室呆了一天之后,发现我之前对本身新陈代谢程度低的猜测是错误的。
新陈代谢低是发胖的祸首祸首吗?
良多减肥产物的告白城市本家儿打“辣椒素”、“咖啡因”等号称能促进新陈代谢的工具,之前有段时候生酮饮食也很风行。但事实上,新陈代谢是当作千上万化学反映的调集,把食物酿成能量供给体内每个细胞。这些化学反映会跟着情况和行为转变而发生转变,不太受到人们节制。经由过程节制饮食或者增添活动,对个别的代谢率改变是很小的。
人体操纵卡路里本家儿要有三种体例。第一种是维持我们心脏、大脑和每个细胞运作所需的能量,这被称为根本代谢。第二种是分化食物利用的能量,叫做食物热效应。第三种是体育勾当中燃烧的能量,好比四处走动或者体育活动。
根本代谢率占了个别天天燃烧的卡路里总量的最大份额,对于大大都当作年人来说达到65%到80%。与此同时,大大都人认为身体勾当会耗损较多卡路里,现实上身体勾当耗损的卡路里平均只占10%至30%。最后,消化食物会耗损大要10%的卡路里。
有几项指标可以展望个别的代谢率快仍是慢,好比肌肉和脂肪的几多、春秋,还有遗传。女性比男性燃烧更少的卡路里。代谢率高意味着身体需要更多的食物做能量,而不是把卡路里转化当作脂肪储存起来。但若是你摄入的卡路里超身世体需要,你依然有可能会发胖。跟人们的直觉恰好相反,胖子凡是比瘦子有着更高的代谢率,因为块头大需要更多的能量。
这个所有生物体必需的过程是复杂的,早在肥胖危机呈现之前,科学家们就已经研究了几个宿世纪试图解开它的谜团了。在17宿世纪初,“代谢均衡研究之父”意大利的桑克托留斯大夫率先开展了史上初次人体代谢对照尝试。桑克托留斯大夫发现了静态称重椅,在吃饭、睡觉、去洗手间,甚至是性交前后称重。他注重到了本身体重的波动,得出结论说这些可以用“不较着出汗”来诠释。
在桑克托留斯大夫的尝试100年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冰热量计”来测量豚鼠燃烧的能量——在豚鼠笼旁边放上冰雪,然后不雅察冰雪融化的速度。这项研究表白动物呼吸发生的气体和热量跟他们燃烧的能量相关。
代谢室恰是从桑克托留斯和拉瓦锡的研究演进而来。多年来,研究人员摸索新陈代谢的奥秘,发现我们吸入的氧气量和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会跟着耗损卡路里的快慢和类型而转变。而经由过程测量密闭空间内的这些气体,就能确定个别的代谢率。
待解开的代谢奥秘
“代谢室”也被称为“全室热量计”,是今朝对气体互换进行分钟级监测的最紧密的仪器。有18位研究人员用这个代谢室从事400余项研究,连同其他国度和地域的更普遍的代谢单位,致力于领会影响宿世界上三分之一生齿的肥胖问题和糖尿病。
研究人员发现当人在严寒中睡眠,会累积更多的棕色脂肪,棕色脂肪的本家儿要感化是发生热量,耗损更多的卡路里。而当人在暖和的温度下时,尝试成果正好相反,揭示了动态新陈代谢是若何运作的。这些研究的一大本家儿旨是:人们的新陈代谢在新的前提和情况下会暗暗发生改变,而不为人所察觉。
对于节食,人们凡是认为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会燃烧更多的脂肪,而研究人员则发现成果并非如斯,因为人体很快能顺应这种新环境。良多根基的新陈代谢奥秘仍未解开,现有研究尚未能诠释为什么胖瘦和身体组成差不多的两小我,代谢率会判然不同。为什么人们对体重增添有纷歧样的新陈代谢反映也仍是个谜,好比说有些肥胖的人会得糖尿病,但另一些却不会。并且种族之间也存在差别,像长短裔美国人和南亚人群,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比其他族群高一些。近似的疑问还有为什么糖尿病人有更高的心脏病风险,大脑是若何感知体重转变并调节代谢率的,等等。研究人员寄望于操纵这个代谢室收集大量数据从而解开这些疑团,好比开辟一种药物能达到近似低温的结果,促使人体燃烧更多的卡路里。
代谢室若何测量新陈代谢
插手这个研究后,我完当作了一系列身体查抄,从抽血查到心电图,然后在代谢室里呆了一天一夜。除了每分钟记实我的勾当和进食,科学家们还切确记实了我耗损的卡路里数目以及类型(是碳水化合物、脂肪,仍是卵白质)。此外还用了两种方式测量我的代谢率,那就是“代谢车”和“双标水法”。而作为介入研究的回报,我能获得有关本身身体运作的详尽数据。我本年34岁,身高175厘米,体重70公斤,BMI指数正常。即即是在还很小的时辰,我都有点肉肉的,比其他家庭当作员更爱吃甜食和高脂食物。而在我十几到二十几岁时代,一度为连结体重纠结,稍微不小心就会超重。在高中结业时这种环境变得更糟糕,我搬去了意大利,狂吃了各式披萨、冰淇淋、卡巴乔生牛肉片和马苏里拉芝士。搬离意大利之后我花了良多年才把体重减下来。我一向认为这些年的肥胖影响了健康,出格是减缓了代谢率,让我酿成易胖体质。但本来这个设法是错误的。
在代谢室第一天早晨,我按照划定的时候距离吃了餐饭并歇息了一下,然后骑了30分钟健身单车。我也在日记上切确记实了本身的勾当,不管是站着阅读、躺着、骑车熬炼,让研究人员可以或许比对他们做的卡路里燃烧环境记实。
代谢室几乎全密闭,里面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恒心猿意马的。研究人员经由过程一套分布在天花板上的金属管道,可以或许捕获并测量我每分钟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人体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卵白里里获取卡路里,而这个过程需要氧气的介入,食物与氧气发生反映分化,然后释放出卡路里供体细胞利用。这个氧化反映的副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当空气从天花板上的管道被吸出户外时,起首气体阐发仪会测量被试者呼吸的所有气体,接着会把氧气耗损量和二氧化碳产出量输入计较机,研究人员就能计较出燃烧失落的卡路里数目和类型。这种切确到分钟的监测之所以主要,是因为它能发现能量耗损的细微转变,凡是24小时内的转变只有1.5%到2%,今朝其他东西都达不到这个精度。也就是说,它能测出外界干涉干与,例如吃了药或者在节食,即便這些干涉干与只是略微改变了个别的心理机能。
其次是双标水法。我喝下含有氚和氧-18的药水,因为这两个元素凡是不会呈现在人体内,研究人员可以或许经由过程监测这两个元素经由过程尿液排出的速度测量代谢率。但双标水法只能检测在7至10天内浮动跨越5%的代谢率转变,精度不及代谢室的一半。
这些卡路里燃烧的细微转变听起来似乎眇乎小哉,但经年累月会有积习沉舟的结果。假如天天少耗损100卡路里,用不了几年就能让你胖10斤。是以天天多吃一块曲奇就能垂手可得让你破功了。
那天剩下的时候我在代谢室里吃吃睡睡,熬炼了几回。晚上睡得不结壮,只睡了6个小时,第二天一早醒来就火烧眉毛想要打开代谢室密封的钢门,呼吸外面的新颖空气。但尝试尚未竣事,我还得去病院做代谢车测试。测试仪器看起来像是一台装上滑轮的电脑,电脑上连着管子和塑料头罩。它是用来监测静息能量耗损,或者醒着不动且未进食时的代谢率。所以我躺在查抄床上,手艺人员把透明头罩罩在我头上,同机会器捕获我呼出的二氧化碳。分开病院的时辰研究人员提醒我在接下来的一周要天天收集尿液样本,用双标水法检测代谢率。此外我还要继续佩带那三个活动检测器。
做完这一系列查抄,几周后我收到了查抄成果,出乎我的料想,成果显示一切正常。也就是说,我的代谢率并没有比正常数值低,平均天天耗损2330卡路里,此中跨越1400卡是静息耗损。心率、胆固醇、血压等各项指标也都很好,没有显示早年的超重增添了患病风险。测试显示醒着时耗损的卡路里只比睡眠时多了一点点,研究人员告诉我这很遍及,人在醒着的时辰代谢率平均只比睡眠时高5%。此外,我骑车熬炼90分钟耗损了405卡路里,比动感单车活动告白传播鼓吹的热量耗损要低,也仅占我耗损卡路里总量的17%。这申明活动能燃烧失落的卡路里只是很小一部门。即即是在睡着的时辰,我的身体也一向在耗能。
至于我摄取的卡路里,尝试室供给给我的食物总量大要有2250卡,我只吃了大要1850卡,此中包罗18%的卵白质,36%的脂肪和46%的碳水化合物。这意味着我耗损的能量比摄入的多,若是对峙吃那么少,就能达到减肥结果。我在代谢室里回忆了前几年吃工具的状况并写下来交给研究人员,研究人员计较出那些年我天天大要只摄入1500卡到2000卡,理论上此刻应该体重会更轻。事实上是我可能忘失落了本身吃过的一袋小零食,喝过的一杯饮料,是这些零琐细碎的食物累积起来让我发胖,而不是我的新陈代谢出了什么问题。至于有些人狂吃不胖,可能是因他们吃多了的时辰,代谢率也会响应变快,额外的卡路里就被耗损失落了,而不是酿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但可惜我不是那种体质。
代谢室研究的启迪
尽管我不是狂吃不胖的体质,但研究人员阐发了各项健康指标,确定我很是健康。此前我一向感觉本身太胖了,但愿更瘦一点。在现代社会,健身和减肥都是利润丰厚的生意,铺天盖地的告白都在宣传吃了什么食物或者做了什么活动你就可以变得更瘦更美更健康。可是,代谢室的研究表白,没有任何一种节食或者活动对所有人都有用,因为人们存在个别差别。有些人相对代谢慢一点,是以也更轻易发胖。是以,与其盲目相信告白宣传的神奇减肥法,不如寻找真正适合本身的体例。
我办理体重的方式,是不在家里囤垃圾食物,削减外出就餐,包管杰出睡眠,多吃蔬菜和生果。日常平凡我把活动融入了糊口中,步行或者骑车上下班,午休时候活动一下。早晨和周末比力适合放置专门的熬炼,像是瑜伽、跑步、泅水、动感单车、普拉提等等。
但我同时知道,维持这种糊口体例和我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栖身区域是分不开的。若是我有经济压力,或者住在离单元很远天天通勤时候很长的处所,可能睡眠时候无法包管还会吃得更多,也没有闲暇去做普拉提。
代谢室的研究没有法子消弭导致肥胖的这些社会经济身分,但更好地领会人体的心理和新陈代谢机制,也许可以或许找到有用的治疗方式让社会变得更公允。尽管新陈代谢不是导致人们肥胖的原因,但它可以作为体重的干涉干与手段,甚至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跟肥胖相关常见病作出干涉干与。
(来历:VOX)
作者:朱莉娅·贝鲁兹 小菲
来历:《南都周刊》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