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流域为什么有很多惊世考古大发现?

惊宿世考古大发现    

江河湖泊从来都是孕育文明的处所,鄱阳湖同样如斯。

浩瀚的鄱阳湖流域有着广漠的平原,所以,这里当作为人类早期的聚居之所。人们环绕鄱阳湖劳作,农耕、织布、渔猎……糊口在这片流域持续上演,早期的人类文明也在湖畔冉冉升起。

因为没有文字记录,我们无法从史猜中去领会鄱阳湖先平易近的真实糊口。但幸运的是,那一个个留存在湖畔的古遗址,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曩昔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去触摸汗青陈迹,很多重大发现耀然于宿世,鄱阳湖在开创中汉文明这条道路上写下的古迹,随之再现。

万年仙人洞遗址人类汗青上最早的陶器和稻作

在鄱阳湖东南岸的万年县,有一个叫大源的处所,上宿世纪60年月,这里就发现了一处远前人类遗址——仙人洞遗址。在它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的处所,还有一座吊桶环遗址。

万年仙人洞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标的目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过渡阶段,对考古研究供给了主要资料。尤其是出土的陶器和稻作遗存,从必然水平上说,是人们开启鄱阳湖文明甚至中国文明的钥匙。

考古学家在对这两处遗址进行多次挖掘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兽骨以及夹粗砂的条纹陶、绳纹陶,还有野生稻植硅石。据科学探测,这些陶器距今约两万年之久,稻作遗存距今约一万两千年。

这样的成果震动了考古界——这里挖掘的陶器和稻作遗存年月,超越了宿世界上迄今发现的任何一处遗址。

仙人洞是遠古先平易近开辟天然的佳构,洞体是石灰岩天然形当作,洞窟进口当作仰状张开,与地面持平,不需攀越就能直接进入。洞窟内大洞套小洞,近似今天的套房。洞中还有天然排水系统,冬暖夏凉。洞窟双方树木碧绿,洞窟前是一块平地,上面草木繁茂,尤其是那丛芭蕉,给人浓浓的家园气息,置身此中,先平易近们糊口的画面仿佛呈现在面前:一群用麻布粉饰身体的人,散座在周围,孩童们在追赶嬉闹,汉子在砍杀活捉来的野兽,女人忙着烧火,将剁当作块状的肉架在火上烤炙,喷鼻喷喷的气息跟着炊火飞扬,飘散到四野之中……

万年仙人洞人类消逝于何时,已经无从考据,或许是因为呈现了有巢氏,人类起头了巢居生活生计;或许这些先平易近把握了衡宇建造手艺,从此辞别了洞窟生活生计……人类老是一步步成长,这一前进,代表的不仅仅是万年仙人洞的文明,也是整小我类的步伐,像不成反对的大水,滔滔标的目的前。在这大踏步的迈进过程中,鄱阳湖地域的先平易近是最早顺应大天然、操纵大天然的一群前驱者。

作为宿世界稻作的发源地,万年在汗青上就是贡米之乡。据载,明正德七年(1512年),万年将所产大米纳贡朝廷,皇帝食用后大加赞赏,遂传旨“代代耕食,岁岁进贡”。至今,在万年县裴梅镇的荷桥、龙港两个村庄,依然栽种着这种“贡米”——那是一种野生稻,一年只栽种一季。因为只有龙港、荷桥特心猿意马的山区水田才能莳植这种野生稻,产量极其稀少,所以十分珍贵。

其实,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落脚于大源镇,绝非偶尔。我在走访时,发现遗址周边与“源”有关的地名多达十几处——泉源、贯源、梅源、港道源、柳家源、叶家源、上叶源、下叶源、梨树源、大源里、洪家源……可谓“源源不竭”,这也许是人们对人类文明之源的一种追溯吧。

曾经的“青铜王国”中国织造史上的古迹

造物本家儿对鄱阳湖是偏袒的,除了陶器和稻作,这片流域也锻造了光辉的青铜文明。

在鄱阳湖最大支流赣江中下流的新干县大洋洲镇,有一座大墓,上宿世纪80年月末,本地一位农人在劳作中无意将其挖开,竟然露出了大量的绝代至宝——480余件青铜器。在这些青铜器中,有鼎、鬲、畾、簋、豆等食器,有鄿、瓿、卣、壶、瓒、勺等酒器,有胄、戈、戟、矛、长刀、短剑等刀兵,有镈、大铙等乐器……据考据,这是一座商代大墓。因为挖掘的青铜器数目多、造型奇、纹饰美、铸工精,为全国所罕有,被专家称为“青铜王国”。

大洋洲商代大墓的挖掘,充实证实远在3000多年前,鄱阳湖流域就有了高度发财的青铜发现。因为长江流域有史以来发现的青铜器少之又少,是以人们一向把黄河视作孕育中汉文化的母亲河。大洋洲大规模的青铜器出土,有力地证实了长江文明同样很是古老。远古文明华夏金瓯无缺的场合排场,在大洋洲活色生喷鼻的古老青铜器面前,显得底气不足,甚至彻底被崩溃。

△靖安东周大墓出土的黑色朱纹双色织锦

同样的震撼,还发生于2007年在靖安县李洲坳村挖掘的东周古墓遗址。鄱阳湖畔这座东周期间的大墓内,有序地摆放着47具楠木棺木。棺木中躺着的大都是15-25岁的女性,与她们同时葬下的,是一些纺织东西以及300余件丝织品。关于这些女子的身份,考古学家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丝织品是今朝中国发现时代最早、数目最多的一批丝织文物。它们的本家儿要原料为桑蚕丝和麻,最令人震动的是,此中一块织锦是中国密度最高的丝织文物,其织物的经线密度每厘米达240根。要知道,长沙西汉马王堆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其经线密度也不外100多根,而靖安东周大墓的年月比马王堆要早四五百年。这块织物不仅紧密水平十分惊人,印染手艺更令人叹为不雅止——由朱砂矿物颜料染当作斑斓色彩,图纹有几何纹、打猎图和动物外形,构图精彩,绘声绘色。

靖安东周大墓挖掘出的丝织文物,以品种多样、色彩鲜艳、工艺精湛,揭示出了那时织造界的最高程度。

鄱阳湖流域是蚕桑、苎麻、葛等纺织原料的莳植地,也是丝麻织品的主要产区和传布区。在中国汗青上,跟着汉代张骞开通西域后,多量精彩的丝绸以及各类纺织品,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亚欧大陆,源源不竭地输送到宿世界各地。鄱阳湖地域也跟着此次丝绸的扩大再出产活动,广植桑树,豢养家蚕,纺织也是那个时代大大都人城市的劳动技术。

鄱阳湖生态与蚕桑出产的水乳交融,使这一地域缔造出了中国织造史上的古迹。织女们巧手织造的精湛丝织品,为丝绸之路积厚流光打下了坚实根本,也为这条人类汗青上最辉煌的道路铺垫了七彩锦缎……

海昏侯墓的现宿世一座储藏西华文化艺术的宝库

在鄱阳湖纵横交织的水网中,储藏着几多稀宿世至宝,宿世人是难以测度的。正如2011年,当那座复杂的海昏侯墓在南昌市被挖掘出来时,整个考古界都为之震动。

据文献称,海昏侯是西汉时的爵位,秉承了4代,此中,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身份最为尊贵,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按照考古学者挖掘证实,南昌这座海昏侯墓,墓本家儿就是刘贺。刘贺在中国汗青上是位传怪杰物,他生于昌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5岁时就嗣位昌邑王。18岁时,他被拥立为皇帝,但仅仅27天便被拔除,返回昌邑国,昌邑国也遭拔除。11年后,他被封为海昏侯,封地即是鄱阳湖西岸的南昌市。刘贺在鄱阳湖畔糊口了不到4年时候,因为群情朝政,受到削邑处分,最后郁郁而终……

鄱陽湖是博大的,它承载了这位崎岖潦倒的废帝。而现宿世的海昏侯墓,不仅是刘贺的陵园,更是一座储藏西华文化艺术的宝库。

海昏侯墓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大唐坪乡不雅西村,由两座本家儿墓、7座陪葬墓、一座陪葬坑和园墙、甬道、回廊、门阙、祠堂、配房等建筑构成,墓内有完美的道路系统和排水举措措施,还具备了汉代高档墓葬的很多主要元素,对研究西汉列侯的墓园轨制有极大价值。考古队从2011年4月起头对其进行勘测,直到2015年11月14日,才正式启动对本家儿椁室的挖掘工作。但仅仅颠末两个月的挖掘,这座西汉侯墓陆续出土的2万多件文物,就一次次让宿世人赞叹。

11月17日,本家儿椁室西侧出土了大量金器堆,包罗马蹄金、麒趾金和金饼等。到12月22日时,考古队在本家儿棺的表里棺中心发现了多块金板,这是汉墓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金板。随后又陆续出土了数目复杂的各类金器,共计370余件,重达78公斤。除了金器,海昏侯墓还出土了200万枚五铢钱,共重达10余吨,这将中国“千文一贯”的货泉轨制由宋代推至了西汉,使得这座古墓俨然当作了一座“地下金库”。

此外,出土文物中还包罗当作套的编钟、琴瑟、竹简、木牍、漆笥、印章、伎乐俑……不雅赏价值和研究价值都极高。此中,最令人存眷的是一件青铜制酒蒸馏器。据专家介绍,关于蒸馏器和蒸馏酒的最早记录,是元代的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在此前出土的蒸馏酒器中,最早的也是出自于元代期间的古墓。而海昏侯墓发现的制酒蒸馏器,将我国的蒸馏酒汗青提早了1000年。

海昏侯墓规格复杂,出土文物数目惊人,而且2000年来从未被盗,各种谜团和发现震动了考古界,也刷新了中国汗青。

不仅如斯,车马坑出土的马车、马匹、马器更让人叹为不雅止,打破了以前“长江以南的墓葬没有真车马陪葬”的遍及认知。还有12月28日发现的孔子漆器屏风,当作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

海昏侯墓的挖掘,让人禁不住想起另一座在上宿世纪70年月震动宿世界的汉代侯墓——长沙马王堆汉墓,甚至有专家说,海昏侯墓的考古意义已经超越了马王堆。因为马王堆共出土3000余件文物,而海昏侯墓光是本家儿椁室外就出土了万余件文物。从墓葬保留环境来看,海昏侯墓也更胜一筹,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布局最完整、功能结构最清楚、祭奠系统最完整的西汉列侯墓。而马王堆曾数次遭遇盗掘,大量文物被毁,墓园也没能保留下来。

海昏侯墓的发现,翻开了鄱阳湖流域汗青文明的极新一页。这些艰深厚重的文明,陪伴着滔滔波澜闪现出五彩斑斓,承载着人类的思惟巨轮一路流淌前行。


作者:  李小明 郭晶 沈海滨

来历:《举世人文地舆》         

  • 发表于 2019-08-20 02:00
  • 阅读 ( 101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