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犯罪」真的存在吗?

在重庆的酒吧里做了一年多的陪酒男模之后,吴谢宇三年的逃亡糊口竣事了。这起发生在2015年的海说神聊大学生弑母案,因其就逮再次激发热议。

除了对作案细节的会商,因为吴谢宇至今没有交接作案念头,一些号称「独家爆料」的各类胡编乱造更加离谱。

吴谢宇案并非孤例。回忆之前的复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投毒案、甚至更早的马加爵案件,这类涉及大学生、高学历嫌疑人的案件,往往会被打上「高智商犯罪」的标签,激发公家的存眷和猎奇。

天才般的罪犯、完美的作案手法和耐人寻味的作案念头,一桩真实的案件若是囊括了这些元素,那简直很是惹人注目。可是,「高智商犯罪」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特色的「高智商犯罪」

就在不久前,美国伊利诺伊州中部地域联邦法院陪审团于6月24日裁心猿意马,布伦特·克里斯滕森2017年绑架和谋杀章莹颖的罪名当作立。

现年28岁的克里斯滕森从2013年起头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喷鼻槟分校读物理博士(2016年退出了博士项目),该校的物理系在全美属于顶尖程度。

一位顶尖院系的物理系博士绑架杀人,如果发生在国内,生怕又是一路惹人存眷的高智商犯罪案件。可是搜刮英文中最热点的相关报道,没有一篇涉及「High IQ Crime」。

事实上,这种下意识地将高学历罪犯和高智商犯罪联系起来的现象,自己就是中国独有的,而这一概念的发源,与中国社会早些年的学历崇敬和相关媒体报道颇有联系。

1977方才恢复高考时,登科率只有4.8%,此后十余年间,平均每年仅登科约40万。考虑中国庞大的生齿基数,大学生「天之宠儿」的光环亮度多年不减。

· 1981年起登科率的大幅晋升,除了教育资本更丰硕之外,也有1980年实施高考预选制,只有约40%的学生能有资格加入高考的原因

此刻测量智商的离差测试法,道理是经由过程与同龄群体的平均值比力得出个别的IQ分数。就此根基道理而言,认为那些可以或许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的大学生是高智商人群,倒也不算大错。

1999年高校扩招今后,大学生光环的亮度垂垂下降,但光晕犹在,在半斤八两长一段时候里连结了公共认知中的惯性。是以在数十年间,大学生作案常常被称之为「高智商犯罪」,激发社会会商。

值得注重的是,起初对这一话题的舆论重心并不在于他们犯罪有多高超,而是有大好前途的「天之宠儿」为何会走上犯罪之路,八卦之余不乏对大学生罪犯的可惜。

· 昔时典型的犯罪题材陈述文学气概。来历:阿丽,布敏:《危险关系》,中国人平易近公安大学出书社,2008

然而,此类会商的一个不测成果,是恍惚了「高智商的罪犯」与「高智商地作案」间的区别,为其日后的漂变和滥用埋下伏笔。

跟着扩招一代逐渐走上社会,大学生的含金量愈发贬值,公共的存眷热点也逐渐从读者知音体的「天之宠儿为何会走上犯罪之路」,转标的目的对「高智商地作案」的八卦猎奇。这时,舆论中的「高智商罪犯」,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完当作了概念的漂变。

· 近年来有关「高智商犯罪」的出书物,显然方向的是后一种涵义

今天的人们,大要不会再仅因为大学生身份,将锤杀同窗的马加爵和驾车撞人后将伤者刺死的药家鑫视为高智商犯罪。固然在新闻爆发时他们都曾被贴上「高智商犯罪」的标签,但无论作案念头到作案手段,都其实算不上什么「高智商」。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为寒假打工没有回家,在宿舍打牌时与同窗发生吵嘴,便在几天后,用铁锤杀戮了4名同窗。过后接管采访时,他如斯诠释那时的行为:「那时想得很少,就是布满了恨……至于后果是什么,没去想。」

马加爵的残杀完全受制于强烈的仇恨情感,在作案对象的选择上也只为泄愤,而且他被抓捕的原因之一,是他的电脑上还有他为了逃跑而查阅交通资料的浏览记实。

对于马加爵的「高智商犯罪」形象,那时的媒体报道助力甚伟。有传布学论著如斯总结那时媒体的报道经验:

「再奸刁的狐狸也逃不外猎人的眼睛」……这种警匪片式的叙事模式是媒体常用来神话正面人物的聪明的报道模式。在对马加爵案件的报道中……媒体经由过程衬着犯罪分子的奸刁和案件侦破的坚苦,以及警方办案人员破案和抓捕犯罪分子若何精确、快速,来凸起公安机关、公安人员的聪明。——王勇,《公共传媒与社会越轨行为社会节制视阈下的越轨新闻信息传布研究》,p.127

2013年发生的复旦投毒案,可能是更合适今天公共认知的「高智商犯罪」,但其「高智商」含量依然很可疑。

林森浩作为复旦上海医学院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在饮水机里投入致死剂量30倍的N-二甲基亚硝胺原液,导致受害人黄洋中毒身亡。诚恳说,这一作案手段与马加爵比仍是有智力陈迹的。

但林森浩的作案念头几乎和马加爵一样:仅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想整他一下」。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即使一般智商程度的人在正常的推理和决议计划后也不会发生。

可能还有人记得更早的94年清华朱令铊中毒案,固然凶手至今逃出法网、但案发地址也是宿舍;比来的吴谢宇案,受害人是吴的母亲。

以上这四个案件的配合点是什么呢?

无论是旦夕相处的同寝舍友仍是至亲家人,这些案件的受害人生前都与罪犯有高频率的日常接触。从马加爵到吴谢宇,导致这些「高学历」罪犯的作出骇人行径的,是长时候负面情感累积导致的非理性的爆发。

而管控小我情感的能力,并不在智商测试标题问题的考查规模,与智商凹凸无关。

就作案体例而言,这些案件中也没有表现出多高的智商——即即是凶手至今未能归案的朱令案,人们最喜好传布和会商的也是案犯的「关系」,而非智力。

当然,媒体报道中还有另一种难以引起社会会商的「高智商犯罪」,即那些操纵了一些电脑手艺手段或专业常识的财政犯罪。但这种所谓的高智商,无非是指存在通俗人不懂的专业门槛,让办案人员感应头疼,也与犯罪手法的智力程度无关。

· 也有媒体对一路银行人员操纵高净值客户名单行骗的「高智商犯罪」发出质疑

真实的智商与犯罪间的关系,并不克不及经由过程此类高学历罪犯的案件来阐发。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事实是如何的呢?

智商与犯罪

新监犯入狱,先被牢头狱霸用肢体说话「教育」一番。这种常见的影视剧桥段中,往往是新监犯强硬的脾性、不服管的性格导致了牢狱中的冲突。

但2012年一项的研究表白,导致牢狱中暴力行为的主要身分是智商。

犯罪学博士Dr.Robert Morris以2500名男性罪犯为样本,阐发了在他们入狱后三年中的暴力行为。研究成果表白,智商高于平均程度的罪犯,介入暴力事务的几率更低。

这项研究再次证实了持久以来被多项研究所证实的结论:智商与犯罪存在负相关。

· 常在港片中由当作奎安饰演的笨伯悍匪,或许更接近实际

从宏不雅上列国的全平易近平均智商与犯罪率,到美国各州以下的行政区(大大都称为county,即县)间的相关数据,最后细化到智商测试中几个细分指标与犯罪率的关系,相关研究无一破例都撑持这一结论。

学者Lynn和Vanhanen总结了有关国度智商和国度犯罪程度的数据。相关研究结论都证实国平易近智商和犯罪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如下表所示,分歧类型的犯罪与国平易近智商的相关性强弱分歧,但同为负相关。

·Richard Lynn a, Tatu Vanhanen,National IQs: A review of their educational, cognitive, economic, political, demographic, sociological, epidemiological, geographic and climatic correlates

再细分到美国各州以下的行政区,Beaver和Wright等学者研究了美国243个州以下行政区的犯罪率和居平易近平均智商之间的相关性,无论是财富类犯罪仍是暴力型犯罪,都与智商当作负相关。

·Kevin M. Beaver,John Paul Wright,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unty-level IQ and county-level crime rates

最后来看智商测试中几个细分指标与犯罪率的关系,学者Schwartz研究了60,069 名1987年的出生的男性的犯罪过为数据和智商数据,成果显示:无论是用权衡智商程度的子量表(说话、数学和空间推理能力)仍是整体的智力,智商和各类犯罪测量之间都存在线性负相关。

· 平均犯罪数目和所有犯罪过为与智商各类分数之间的关系。来历:Joseph A.Schwartz,Itelligence and criminal behavior in a total birth cohort: An examination of functional form, dimensions of intelligence, and the nature of offending, 2015

整体而言,累惯犯(也就是持久多次犯罪分子)智商整体低于同龄人群平均程度(90-109),Lee Ellisa等学者的研究显示,当作年累惯犯的平均智商约85,青少年累惯犯的平均智商约92,均相对低于常人。

开膛手杰克们的真实智商

· 1888年伦敦白教堂一带,连环杀手以残忍手法持续杀戮五名妓女。凶手多次寄信到相关单元搬弄,签名「开膛手杰克」

要论真实的高智商作案,让差人一筹莫展、布下天罗地网仍能屡屡到手的连环杀手理应是此中智商最高的。从开膛手杰克到黄道十二宫,这些案件激发出无数作家的创作热情,由此而来的侦察小说和影视又几回再三强化了人们的认知。

可是,真实的连环杀手智商,到底是什么程度呢?

2005年FBI邀请了135位司法工作者、学者和心理医师针开了一次「连环谋杀案」专题钻研会。钻研会发布的陈述辩驳了当前风行的一系列对连环杀手的曲解。

此中一个常见的曲解,就是觉得连环杀手都是罕有高智商——其实,天才般的连环杀手的形象根基上都是好莱坞的创作。

真实的连环杀手在智力上并非头角峥嵘。大大都接管过智商测试的连环杀手智商分数介于「中等智商」和「高于中等智商」之间。这与通俗人群的分歧智商人数的分布是一致的。

· 尺度化IQ分布,平均为值100,尺度差15

与好莱坞炮制的天才杀手故事相反,他们之所以能在较长的时候内屡次作案并不是因为智商头角峥嵘,而是因为冷血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等导致的近乎病态的陷溺行凶,以及提前拟定了周密的作案打算、差人侦办晦气等身分。

也许有人会辩驳,被抓住那仍是不可,抓不住的那才是天才啊!

这个假设犯罪学研究者当然考虑过,1988年Moffitt等学者研究了654位青少年的智商和犯罪率间的关系,并将其犯罪过为划分为两类:被法律者抓到的,和未被抓到可是本身认可有犯罪过为的。

他们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否被抓住,少年犯的智商均低于平均程度,也就是说,智商程度并不影响罪犯可否被抓住。这一研究结论辩驳了罪犯是因为蠢才被抓住的假设。

·被法律者抓到(第一列)和未被抓到(第二列)的各项智商程度数据对比。来历:Moffitt,T. E., & Silva, P. A. (1988). IQ and delinquency: A direct test of thedifferential detection hypothesi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7(3),330-333.

中国的案例也能印证这一结论。

中国今世最凶暴的连环杀手,莫过于在2000到2003年残酷杀戮67人的杨新海。但杨只是一个高中辍学的农人工,手法无非最简单粗暴的暴力掳掠、强奸、杀人,东西只是锤子或顺手捡起的耕具,完全不懂得埋没指纹、DNA证据。之所以能持久大量作案,只是因为他在农村流窜作案,警力亏弱,加之侦查和办案手段掉队。

· 杨新海

更为人知的甘肃白银案也是如斯。在1988年到2002年,白银案的罪犯残酷杀戮多人并长年不克不及归案,甚至一度在舆论、专家中传为神话。待2016年操纵进步前辈DNA比对检测手艺破案后,发现罪犯高承勇不外是一个智力通俗的农人。

·高承勇归案后,被问及为何杀这么多人,回覆「我跟她们没仇没恨,杀她们一是因为穷,二是因为她们抵挡。」

猎奇背后

连环谋杀案其实很少见,FBI的陈述中指出其在所有谋杀案中的比例每年都不跨越1% 。然而,关于天才连环杀手的影视作品和小说、漫画等等层出不穷。

今天的通俗人越来越多的经由过程这些虚构前言熟悉这一形象,但这些作品的创作目标并非真实的还原连环杀手,案情越古怪、凶手越反常,尤其是人格越有反差,越能吸引不雅众和读者。

· 经典脚色汉尼拔博士,除了吃人的骇人癖好外,风度翩翩,智商高,有学养,颇有人格魅力

在好莱坞大片横扫全球的时代,这一认知路径同样合用于中国不雅众。但如前所述,中国媒体和舆论早早就发现了最初指标的目的高学历罪犯的「高智商犯罪」的概念,其涵义逐渐漂变,沿用至今。

今天,它酿成了一个鸿沟恍惚,内在也恍惚的「中国特色」热词,既部门包罗原本的高学历者犯罪的意涵,也可以与好莱坞的「汉尼拔博士」和日本小说的「不成能犯罪」无缝跟尾,而舆论和公家在谈论它时,多半不会意识到两者间的遥远距离。

·中国影视中「高智商犯罪」的前驱,《黑冰》中的郭小鹏,即兼具两种身份

从马加爵、林森浩到吴谢宇,大学生犯罪无论从作案念头到手法何等呆笨,均被冠以「高智商犯罪」当作为热点,凸显出一桩命案中嫌疑犯的高学历仅与IQ联系关系的扁平薄弱。

尤其吴谢宇案中,舆论津津乐道于对其高智商形象和手法的描述,以及大量毫无出处的故工作节,在大众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他们的当作长道路上,对健全人格至关主要的社会历练、情感办理、与本身和他人相处的能力的培育,多让位给了习题和绵亘命运的分数线。但最终,社会对他们罪过的认知和标签,也只剩下一条分数线。

不克不及不说,这其实是一种嘲讽和悲哀。

文|akid

大象公会 | 常识、见识、见闻,最好的饭桌谈资,知道分子的进修基地。微信搜刮「大象公会」(idxgh2013),领受更多好玩内容


  • 发表于 2019-07-28 01:00
  • 阅读 ( 95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