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漫漫,每小我城市有面临迥然分歧的事业和人生道路选择的时辰,在某个时刻,我们也曾探寻过“人生意义安在”,颜宁教员在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生结业典礼暨学位授予典礼上的校友代表讲话或许能让你听到心里的谜底。
撰文 | 颜宁
校友代表颜宁讲话,记者智斐摄。
亲爱的同窗们,尊敬的教员们、家长们:
大师上午好!
今天我无比侥幸作为校友代表来见证同窗们生射中一个主要的时刻,起首标的目的你们暗示最衷心的祝贺!
当我接管这份邀请时,只想到这是一项作为清华校友最高尚的声誉,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项何等艰难的使命。当我起头着手筹办讲稿的时辰,才觉察本身这个贸然接管邀请的决议是何等不知天高地厚。因为在座的同窗们来自于几十个分歧的专业,即将面临迥然分歧的事业与人生道路。作为一个曩昔近二十年根基没有走出过象牙塔、思维体例相对简单、人生见识相对薄弱的我,能和你们讲什么呢?曩昔两周于我而言可比写学术论文要疾苦得多。苦思冥想,爽性就把我走出又回归清华园这十几年的心路过程、曩昔的感悟与将来的“野心”与大师分享。抛砖引玉,但愿你们站在人生如斯一个主要转折点的时辰,也花几分钟想一想将来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的本身。
不知道同窗们是否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最后一集的结语让我印象深刻:“若是到前辈的聪明中寻找谜底,他们也许会这样警告我们短暂的平生: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外三餐。”不知是否有人和我一样,从孩提时代,就猜疑于人存在的意义。人来自天然、回归天然,代代相传,意义安在?我选择生物系的原因之一也是想窥探生命的奥秘。可是当我在大学系统地从分子程度熟悉生命之后这个问题不单没有解决,反而让我加倍猜疑。俄然有一天,我名顿开:只有有意识的人类才能问出这个关于“存在意义”的问题;那么也只有有意识的人类才能界说“存在意义”。所以,“人生意义”本就是一个本家儿不雅命题。跟着时代的成长,小我的布景与际遇分歧,每小我对于这个命题的界说也会截然不同,从而决议了追求方针、人生道路也大分歧。我本身则是履历了从苍茫到相对开阔爽朗。
14年前的今天,刚好是我分开清华园的日子。犹记得,走在绿树掩映的工具本家儿干道,我默默地想:若是有朝一日我可以再回到这个园子里工作,将会是何等幸福的一件工作。和你们一样,我在这个园子里渡过了花团锦簇的芳华岁月、收成了延续至今的友情、从懵懂少年长当作具备自力思惟的青年,对这个斑斓的园子布满不舍与眷恋。不外除了这个总有一天要回归的昏黄方针,我对于将来的事业选择其实是一片茫然。但有一个原则却让我受用至今,那就是:尽力做到最好,让选择权把握在本身手中。
一个月后,我奔赴大洋彼岸,进入位于美国东岸的普林斯顿大学。2004年,我获得了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若是说90年月的清华付与我的是心怀全国的责任感,那么21宿世纪的普林斯顿则将我彻底拉入科学的殿堂。清华与普林斯顿都入选了宿世界最美的十所校园,清华持重大气,普林斯顿优雅淡心猿意马。
清华大学二校门,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记性建筑之一
普林斯顿大学
在普林斯顿,穿戴不修容貌给你上课的可能是诺奖得本家儿、资深院士,你在咖啡厅小憩坐在对面的也可能是美国总统的科学参谋。在那边,非论是本科生仍是诺奖得本家儿,你完全感触感染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凹凸贵贱,每小我都是一派悠然自得,却又有一份这个大学特有的我行我素、桀骜不驯。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很安心地做本身、很专注地做本身的工作;急躁很轻易就被挡在物理上并不存在的黉舍围墙之外。
在普林斯顿第一年,我俄然发现,教科书里那些崇高冷艳的常识本来就是身边的这些貌似随和的老师长教师老太太们缔造的;研究生课程都没有教科书,而一律是用经典或前沿的原创论文做教材,所以我们上课就是在回首着科学史的缔造。当我们进了尝试室,本身竟然也已酿成了人类常识的缔造者、科学史的创作发明者。有了这种认知,我的追求方针也逐渐演化为:发现某些天然奥秘,在科学史上留部属于本身的印迹。
当我界说了这样一种人生意义,也同时意味着选择了一种自由安闲的糊口体例,一种自找麻烦的思维体例和一种自得其乐的存在体例。我完完全全痴迷于这个小六合:会为可以或许与大天然直接对话而称心满意,会为透过论文跨越时空与先贤会商而欢欣鼓舞,会为一点点的进展和发现带来的当作就感而壮怀激烈。当然,这个过程里也少不了挫折和麻烦。然而正如一部好的戏剧必然要有因为反派带来的冲突才出色,科研中的这些挫折和考验也会在若干年后回忆起来加倍活泼,让这个过程因为五味俱全而丰满。
让我给大师讲一个清华园里发生的小故事,让大师看看象牙塔里的波澜壮阔。
我2007年刚回清华的时辰,给本身确立了几个明白的攻坚课题,前不久做出来的葡萄糖转运卵白是此中之一,还有别的一个也很是有意义的课题,叫做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它对于我们神经旌旗灯号的传递至关主要。长话短说,一转眼到了2011年,我们颠末之前几年的摸索,终于获得了一个细菌同源卵白的晶体,布局解析已近在咫尺,就差最后一次收集重金属衍生数据了。为此我们筹办了大量晶体,保留在可以维持低温摄氏零下170度的液氮预冷罐中,寄到日本同步辐射,筹办收集数据。
接下来,就是我永远不会健忘的日子,2011年7月11日。若是你们去查日历,那是礼拜一,在中国看到《天然》新论文上线的日子。我原本应该早上6点出门去机场,在5点55分的时辰,我打开了《天然》在线,第一篇文章直接砸得眼睛生痛,因为这篇文章的标题问题就是《一个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晶体布局》,也就是说,我们被别人超越了。我们一向说科学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此刻真真正正不成能是第一了,惨败!我把论文打印出来,交到做这个课题的张旭同窗手里时,她当即泪崩。可是,晶体还在日本等着我们。于是一切按照原心猿意马打算,我们飞赴日本。一路奔波,晚上7点赶到尝试线站的时辰,那边的工作人员一脸凝重地对我说:“颜传授,你们寄过来的低温罐似乎出了问题。”我心里一沉,这意味着晶体可能出了大问题,这可是我们曩昔三个多月的心血结晶啊!在方才承受了被超越的冲击之后,这个变乱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所幸我们干事一贯未雨绸缪,随身还带了良多晶体,于是当场起头从头泡重金属,第二天早上到了正式收数据的时辰,公然,寄送过来的晶体全数阵亡,无一可用。然而,就当我们花了十几个小时,即将绝望之际,前一天晚上方才处置好的一颗晶体给了我们需要的所稀有据——质量是如斯之好,乃至在收完数据一个小时之内,我们就解出告终构!此时,颁发论文的课题组还没有从数据库释放布局信息,所以于我们而言,是第一次看到了这类卵白的原子布局,对曩昔四年依旧是一个完美收官!那一刻,底子不会顾及还能发什么样的论文,心里布满的只有这前后庞大反差带来的狂喜。
而故事还没有竣事,就当我在凌晨三点打开邮箱,筹办给尝试室当作员当即安插后续工作的时辰,发现了一封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邮件,通知我,颠末初选,我在全球800名申请人中过关斩将,当作为进入“霍华德休斯国际青年科学家”第二轮候选的55人之一,邀请我于11月赴美加入最后的比赛。那一刻,我脑子里刹时显出这两句:“屋漏偏逢连夜雨,柳暗花明又一村。”2011年7月11日早上5点55分到13日凌晨3点钟,这45个小时,于我和我的学生们而言真可谓惊心动魄,如同坐过山车。也正因为此,这个过程远比一帆风顺的任何其他课题都来得铭肌镂骨。
但这依旧不是故事的最终结从头至尾。因为这个课题,我有幸与我此前崇敬了快要10年的偶像级科学家、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本家儿MacKinnon传授合作,在与他的交流中受益匪浅,也终于圆了我在研究生时代想要与他一路工作的夙愿。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布局呈现出与已经颁发的论文很不不异的状况,颠末阐发阐释,我们的这些新成果也在10个月之后颁发于《天然》。我还提出了一个电压门控通道感触感染膜电势的全新模子,直到此刻,我们仍然在缔造新方式、构建新东西对这个模子进行验证。
你看,这就是科学研究的魅力:不标的目的前走,你底子不克不及等闲界说当作功或者掉败。总有那么多的不确定、那么多的不测惊喜在等着你!这种履历、这种感受,真的会让人上瘾!
回顾从步入清华园至今的18年,我很是感恩:母校塑造了我健康标的目的上的人格,糊口在和平年月,衣食无忧;有亲人的疼爱、师长的撑持、老友的信赖、学生的依靠;而得益于经济成长,国度有能力撑持根本科研。我感激时代、国度和母校给我的机缘与奉送;也更深刻地舆解小我对于母校和国度的责任,我相信这其实也是渗入每一位清华人骨髓的任务感。
对于我们的母校,我们在座的所有人生逢当时,肩负着把她扶植当作为宿世界一流大学的责任。在我的心目中,当清华培育出来的一多量年青人,以及一多量从清华起步的年青人当作为宿世界一流学者的时辰,当我们的若干工尴尬刁难人类的科学史、文明史发生持续影响的时辰,我们就可以骄傲地传播鼓吹:清华是宿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和你们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机缘,有这个前提、有这个能力,用本身具体的步履来实现这个并非遥不成及的方针。我但愿每一位同窗都能记住:若是今天你认为我们的母校还不是宿世界一流大学,那么就让我们经由过程每小我的尽力配合把她变为宿世界一流大学!
对于我们的国度,我们这一代人、出格是你们傍边和我一样把科学研究作为毕闹事业的同窗们,更是责无旁贷:经济成长决议中国有多富,科技成长限制中国有多强。让中国的科技实力配得上她的经济体量,让中国的科研当作果发生宿世界影响,我想也恰是中国科学家对于国度最底子的责任与任务。
亲爱的同窗们,这一刻,看着你们,我与你们一样冲动。你们的将来有无数种可能,可是每小我的人生只有一次。在此刻这个信息爆炸、打算跟不上转变的年月,但愿每一位清华人用你的初心去摸索你的人生意义,尽力熟悉你本身,做你本身,苦守心里的选择,果断地为实现你的人生意义而勇敢、专注地步履。我衷心祝愿每一位同窗收成本身的出色人生,书写你认为最主要的汗青!
感谢大师!
本文来自颜宁科学网博客。
《返朴》,致力好科普。国际闻名物理学家文小刚与生物学家颜宁联袂担任总编,与几十位学者构成的编委会一路,与你配合求索。二次转载或合作请联系fanpu2019@outlook.com。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