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几乎当作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病」。良多人俄然发现,身边得抑郁症的人就像蘑菇,从宿世俗目光的暗影里一批批冒了出来。
与此同时,它也是医学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在20宿世纪以前,关于它的大大都记录都恍惚不清。人类甚至都没搞清晰它是不是一种疾病,就在70年月见证了它的暴增。
为什么中国人突然抑郁了?为什么十年前还仿佛不存在的抑郁症,在这个时候节点上起头爆发?
·热播剧《我们都要好好的》中,女本家儿一度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抑郁症,一个谜团
医学家们一度觉得中国人不得抑郁症。
在80年月及以前,抑郁症在中国几乎没有诊断。1980年夏日某礼拜,湖南一家病院的精力科欢迎了361名病人,此中36%诊断为「神经虚弱」,只有1%诊断为抑郁症,尽管他们的疾病表示是差不多的。
那时,从苏联来的「神经虚弱」支配着中国人的认知,「胸闷气短」则是人们求医时常用的表述,以此避免在描述情感时遭到大夫的白眼,甚至被求全谴责为革命意志不果断。
直到比来十年,在媒体频频科普下,抑郁症在中国才逐渐解脱道德臭名。
· 2010年,宿世界抑郁症地图(按诊断计)
没有一个国度、一个平易近族的人不得抑郁症,只是他们不会像诊疗手册那样表达。
医学家们曾经觉得非洲人不得抑郁症。一些东非部族的人少少本家儿诉抑郁症状,他们会将其归结为精灵的影响,用巫术来「治疗」。
普利策奖得本家儿,作家Andrew Solomon体验过一把这种「治疗」。在塞内加尔,在名为ndeup的典礼上,他被打鼓和跳舞的人群围在中心,脱得精光,被现杀公羊的血淋了一头,最后还喝了个可乐。
直到上宿世纪80年月,更完美的风行病学调查才把抑郁症从非洲揪出来。1981年,非洲总体的抑郁症焦点症状发生率为14%-22%,位居那时的宿世界第一。
· ndeup典礼的筹办
医学家们也曾经觉得日本人、韩国人不得抑郁症。
直到好久之后,他们才意识到,当一个日本人布满负罪感、述说对「阴天、脸红、糟糕体味、结巴」的担忧时,他经常也具备抑郁症的焦点症状。
宿世界上很多说话中没有对应「抑郁症」的词,但这并不暗示这些人不会患病。人们照样压制、麻木和郁闷,利用统一类药物,获得同样的改善。
在每个社会,都是大大都正常人界说了疾病。良多疾病——好比某些侏儒症,并不会带来具体的不适。人们起首界说了什么是正常,然后把这些偏常划为疾病。
精力疾病也是如斯。不外,在精力和情感方面,每个社会的「正常」是分歧的。在新几内亚的Kaluli部落,人们习惯像演戏一样,大惊小怪地表达本身的哀痛;巴厘岛人则以情感不变、精力安然著称,认为像美国人那样鸡血励志才是有病。
所以,抑郁症在分歧文化中的表示千差万别。
几千年来,宿世界列国的人们都在应对这种疾病上跑错了路,陷于巫术或意志亏弱的诠释中,或者底子没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
在诸错傍边,古代西医和古代中医可能是跑得最接近准确的两家。
古代西医的体液理论认为,人体中有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四种体液,此中的黑胆汁(melancholic)若是太多了,人就会变得郁闷(melancholia)。
· 体液理论
古代中医则倾标的目的于将抑郁症状算作是「郁」的成果,是某种身分聚积在了某处,导致的躯体化疾病。
《景岳全书》(1624)最早把「郁」分了类,而且明白描述了「郁闷」,与今天DSM的诊断尺度相差无几,甚至提到了呼吸节拍转变这样的细节表示。
不外,对于病理,中国人不幸发现了金木水火土「五郁」,又把它上升到了形而上学层面。
我们没有篇幅来列环球界上其他平易近族更离谱的诠释——从东南亚苗人的附魔精神病,到波斯式的「恋爱郁闷症」,再到八门五花的巫术和祖先、宗教带来的罪感与自我压制。
事实是谁拯救了抑郁症及其他精力疾病,把它们从文化和社会的泥沼中拉了出来?
系统化和陈规模的根本科研功不成没,列国逐渐走标的目的规范的精力疾病诊疗系统也有庞大的进献。
不外至少,此中的一大功臣,还该当颁给药物。
药物研发,一个功臣
现代药学有个根基的不雅点:即便一种疾病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晰,若是有某种药物被证实有用,它仍然有机遇用于临床,而且可能会帮忙科学家倒推病理。
抑郁症就是沾了这个道理的光。
直到此刻,抑郁症的病理仍不完全清晰。科学家们仍然在遗传和后天身分配合感化的分子网中摸爬滚打。
不外,在最关头的一点上,人们是越来越确定的:抑郁症跟伤风、糖尿病、心脏病一样,是一种如假包换的身体疾病。它可以或许被化学药物有用治疗。
全球药物配合体的降生是一件很是晚的工作。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制药巨子,辉瑞降生于1849年,罗氏始创于1896年,诺华的三个母公司则直到1900年前后才起头工业出产化学药物。
一百多年间,人类制造的、可以或许零丁当作药的化学分子不跨越一万个。若是把它们归归类,「骨架长得像」的算作统一个,就只剩下一千多个。
· 1993-2018,FDA核准的新分子实体药物(NME)和生物成品上市(BLA)数目。每年几十个药背后,是千亿规模的研发投入,因为把一个药做到上市需要数十亿美元
考虑到ICD-10-PCS疾病目次有八万七千个条目,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实际:大量人类疾病,其实是没有对应药的。
不是像阿尔兹海默,开辟出的药物最终都确认无效;也不像阑从头至尾炎,本家儿要靠手术解决问题;也不是像通俗伤风,药物全都「治标不治本」。这三者还属于幸运的疾病。
这些不幸的疾病底子没有受到过药物研发和药物市场的青睐,没有一个「十亿美元」投给了它们。宿世界上的7000种罕有病,大部门都属于这种环境。它们不克不及自行痊愈,没有手术之类的备选方案,只能被灭亡带走。
抑郁症曾经也属于这个不幸的行列。在人类汗青的大部门期间,人们甚至都搞不清晰它事实是不是一个病。
· 丢勒的铜版画《郁闷》(1514),那时人们认为郁闷和理性精力有关
在1968年出书的美国《精力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I目次里,抑郁症还不是一个病,而是两个病。
这两个病,一种是「应激性抑郁精力病(298.0 Reactive depressive psichosis)」。它担当了弗洛伊德的「本家儿不雅损掉」逻辑,被认为是亲朋灭亡或者掉恋等精力刺激带来的。
另一种是「抑郁性神经症(300.4 Depressive neurosis)」,它固然也包含应激的当作分,但更像体液理论的延长,是一种心理-躯体疾病。
在诠释病理方面,体液理论就跟阴阳五行一样没什么参考价值。但它们至少提出了一个主要的猜想:抑郁症是一种身体疾病,是身体某种机能呈现了异常,而不单是精力层面的问题。
所以,「5-羟色胺再摄取按捺剂」的呈现就显得弥足珍贵。它证实了这个猜想是准确的。
「5-羟色胺再摄取按捺剂」(SSRI)类药物最初是为了替代安靖、利眠宁等轻易发生依靠的镇静剂降生的,为了匹敌焦炙。发现它们更适合抗抑郁,不外是个不测的产品,因为焦炙和抑郁是精力疾病的一体两面,经常一同呈现。
在20宿世纪70年月以前,焦炙被认为是年青女性的常见病;而抑郁本家儿要属于中老年人,而且发生率不高。
· 文法拉辛登载在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的告白,1998。几乎所有的抗抑郁和焦炙药物告白中呈现的人物都是女性
在60年月末,只有16-18%的美国城市居平易近自认为至少呈现过一次抑郁症状。在今天,这个数字接近70%。
可以想见,在一起头,这些药作为抗抑郁药物,是卖不动的。
精力大夫配合体对这些药毫无熟悉,更习惯给病人开旧有的安靖类,或者爽性不开。在美国之外,大大都国度的大夫和患者更是对抑郁症这种(或者两种)疾病毫无熟悉。
在日本,直到1989年,那时最大的SSRI药企派人去日本探问,本地专家还告诉对方,日本很少有人得抑郁症。于是该公司认为市场太小,打道回府。
· 百忧解(Prozac)从上市到专利过时的逐年发卖额。岑岭期间,100个国度的四万万人吃百忧解,它在2000年为礼来公司进献了昔时四分之一的收入
药物发卖不动怎么办呢?先发卖疾病。
于是,针对疾病自己的「科普营销」起头了。这些营销动作由葛兰素史克等几家大厂商本家儿导,不是「卖药」,而是「卖病」。
从80年月SSRI药陆续上市起,有关抑郁症的论文呈现了井喷。凡是对SSRI药物有利的论文,药厂都投入巨资帮忙其传布。同时,它们也帮助行业权势巨子研究这些药物。
· Pubmed数据库中每年颁发的关于临床抑郁症(clinical depression)的论文数目
比及大夫终于接管了这类新药物,药厂起头请大量科研专家标的目的患者普及「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这一理念。它们在通俗杂志上投放「有偿新闻」,赞助面标的目的公家的科普勾当。
直到70年月末,依然有很多文章认为「绝望是临床抑郁症发生的本家儿要身分」;之后,跟着SSRI药扩大营销,科学家们意识到两种抑郁症其实就是统一种。统一类药物对它们都起效。
1980年,进级改版的《精力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II目次将两种「抑郁症」归并了,对病理和焦点症状的描述也环绕药物治疗,进行了重大更新。
今天人类对于抑郁症的熟悉,就是在这一期间奠定的。
抑郁症是「时代病」吗?
跟着神经生物学的成长,此刻,各类精力疾病都能分歧水平地找到心理影响身分。也就是说,其实所有的精力疾病都是「身体疾病」。
这种不雅念救了良多患者,因为精力疾病不再被归结于意志品质身分,外界刺激也不是需要前提。它就像头疼一样,是机体自己的问题;抗抑郁药物就像止疼片,不舒畅了该用就用。
当今中国抑郁症的高发,根基上是诊断带来的增加。曾经的「神经虚弱」「胸闷气短」以及很多类型的「多愁善感」,此刻都归并到了这个疾病之中。
这波增加的海潮,发财国度在几十年前就履历过了。此刻,他们似乎正在走标的目的问题的背面:试图用药物解决一切懊恼。
天主保佑吃得起药的人。在医保报销的法国,快要四分之一的人利用情感改善性的药物。在以不爱开药著称的英国,四百万人持久利用抗抑郁药物,是生齿的6%。
每个时刻,都有13%的美国人利用抗抑郁药物,此中只有一半的人真正合适临床抑郁症的诊断要件。
利用抗抑郁药物俨然当作了一种潮水,和健身、沙拉、复合果汁一样,象征着中产特有的敏感细腻和对完美状况的追求。
不外,宿世界上大大都抑郁症患者连药盒都摸不到。
WHO指出,约80%的常见精力障碍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度。2017年,一项对50万中国人的研究显示,农村与低收入和抑郁症呈高度正相关。
在上海,体力劳动者的发病率是办理人员的5倍。在黔西南,有学者调查了147名农村留守白叟,竟发现此中94人患有分歧水平的抑郁症。
· 抑郁症在中低收入国度造当作的损掉,弘远于在高收入国度。YLD:因伤残导致的健康生命年损掉
更多患病的弱势群体很难将抑郁症和原本就困窘不胜的糊口分清。他们解决疾病的体例也简单粗暴:不解决。
WHO驻华代表施贺德估算,中国约有5400万抑郁症患者,只有20%接管了治疗。也就是说,我们身边至少有四万万人挣扎在泥潭中,而没有获得任何帮忙。
抑郁症的悖论在继续。科学家颠末几十年的研究,才碰着了病理的边缘,缔造了有用的药物。然而,发财国度的富人起头进行过度治疗,最需要这些药物的人却用不上它。
现实上,抑郁症从来都不是时代病,也不是精英病。只是因为各类身分的影响,从曩昔到今天,大大都得它的人从来没有机遇发声罢了。
参考资料:
1. 禹海航, 崔静静, 袁红,等. 抑郁症伴掉眠患者状况调查[J].现代适用医学, 2012, 24(4):400-401.
2. Oprea T I.Property distribution ofdrug-related chemical databases.[J]. Journal ofcomputer-aided molecular design,2000, 14(3):251-264.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73-019-00014-x
4. Bickerton G R,Paolini G V, Besnard J, etal. Quantifying the chemical beauty of drugs.[J].Nature Chemistry, 2012,4(2):90-98.
5. Bemis G W,Murcko M A. The properties ofknown drugs. 1. Molecular frameworks.[J]. Journalof Medicinal Chemistry, 1996,39(15):2887-2893.
6. Mojtabai, Ramin. "Clinician-identifieddepression in community settings: concordance with structured-interviewdiagnoses."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82.3 (2013): 161-169.
7.https://culture-emotion-lab.stanford.edu/sites/g/files/sbiybj9351/f/depressionacrossculturetsaicdryder.pdf
8.https://www.huffpost.com/entry/antidepressant-advertising_b_1586830?utm_hp_ref=women&ir=Women&ncid=edlinkusaolp00000009
9.https://www.cdc.gov/nchs/data/databriefs/db76.pdf
10. Weissman, Myrna M., and Jerome K. Myers."Rates and risk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 United States urbancommunity."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57.3 (1978): 219-231.
1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68)."Schizophrenia".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disorders: DSM-II (PDF).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Inc
12. Weissman, Myrna M. "Advances in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rates and risks for major depression." American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77.4 (1987): 445-451.
13.https://www.sfgate.com/business/article/Consumer-savings-expected-as-Prozac-patent-2893038.php#photo-2243126
14.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01/oct/04/medicalscience.highereducation
15. Ferrari, Alize J., et al. "Burden ofdepressive disorders by country, sex, age, and year: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 PLoS medicine 10.11 (2013): e1001547.
16. Kurihara, Toshiyuki, et al. "The lowprevalence of high levels of expressed emotion in Bali." Psychiatryresearch 94.3 (2000): 229-238.
17. https://www.esquire.com/news-politics/news/a27628/notes-on-an-exorcism/
18.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330161/
19. Schieffelin EL. The cultural analysis ofdepressive affect: An example from New Guinea. In: Kleinman AM, Good B,editors. Culture and depression: Studies in the anthropology and cross-culturalpsychiatry of affect and disord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pp.101–133.
20.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03/nov/08/france.jonhenley1
21. Mercier, Alain, et al. "Understandingthe prescription of antidepressants: a qualitative study among FrenchGPs." BMC Family Practice 12.1 (2011): 99.
22. 阿德里安娜·佩特里纳, 安德鲁·拉科夫. 全球药物:伦理、市场与实践[M]. 上海译文出书社, 2010.
23.https://www.apa.org/monitor/2017/11/numbers
24. 夏勇军. 经济发财地域下层精力病病院住院病情面况的调查[J]. 中国卫闹事业办理, 2008, 25(5):312-313.
25. 卢柳青. 首发抑郁症患者幸福指数和社会撑持及糊口质量的相关性[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20).
26.http://www.healthdata.org/node/835
27.https://www.thelancet.com/gbd
28.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254610/WHO-MSD-MER-2017.2-eng.pdf?sequence=1
29. Chen, Y., et al. "Patterns andcorrelates of major depression in Chinese adul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0.5 million men and women."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7.5 (2017): 958-970.
30. 胡健, 雷宿世光. 兴义市农村留守老年人抑郁状况及相关身分[J]. 中国老年学杂志, v.36(16):4081-4082.
31.http://news.sohu.com/20170407/n486948318.shtml
32.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Ndeup-2.jpg
33.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820165422/http://www.psychiatryonline.com/DSMPDF/dsm-ii.pdf
注重:本文不作为疾病诊断与治疗参考,若有身体不适请咨询医师。
文|徐子铭
大象公会| 常识、见识、见闻,最好的饭桌谈资,知道分子的进修基地。微信搜刮「大象公会」(idxgh2013),领受更多好玩内容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