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城市90后的水军之路
23岁的吴佳彬靠做水军挣钱读完大学还补助家用,现在他漂在海说神聊京的互联网公司工作。 “听着要高贵100倍”
“光看到接吻的女本家儿了,说好的接吻场景呢?”
“高机能策动机很受宠的哈,必需撑持!”
“此刻的输入法,就是地痞软件!”
“点赞,麻花疼就折寿一年~~”
……
吴佳彬说,若是人生重来一次,他仍是会做一段时候水军,尽管始终感觉这是个灰暗、上不了台面的工种。
近似的收集灌水短句带上各类卖萌的脸色符号,23岁的吴佳彬曾闷在大学宿舍发了4年,每发个帖赚5毛钱。
齐整的平头、娃娃脸、体型微胖,乍看上去,他是个阳光乖巧的90后大男孩。事实上,从小到大,他不声张背叛,甚至有些羞怯内敛。记者聘请他吃麻辣喷鼻锅时,他压了压浑朴的嗓音辞让:“第一次碰头,就让你请客,太欠好意思了吧。”
实际糊口里,他长短清晰、爱憎分明。但在做收集水军时,他曾毫无原则地“撕”或“捧”。
“当你炒作时,又是什么心态呢?”
“当然是但愿来骂的人越多越好,看热闹的人越多越好!”他说。
互联网里隐秘的“乌合之众”
2009年,家在某省会城市郊区的高二学生吴佳彬,在怙恃订的报纸上第一次读到“水军”一词。报道里说水军举报某官员贪污。那时他对水军尚知之甚少,只是感慨“这帮人挺神的,在网上骂人、打骂,口角通吃,什么都干”。
昔时,从“天仙妹妹”到“贾君鹏”,从“兽兽门”到“极品小月月”,吴佳彬发现一批网红和公共事务“古迹般”火了,他被这种“群情澎湃”震撼到了。直到两年后他才大白,这些事务幕后都有炒作推手。
火上加油者是一群以混合视听、制造热闹为己任的水军。他们宿世界里的法则简单粗暴——拿钱干事,雇本家儿让怎么干,就怎么干,执行力才是王道。全然不消投射豪情,也不要精妙的身手和高深的学识。需要的,只是一台联网的电脑。
经由过程搜刮QQ群,他插手了一个复杂的水军组织,更切当地说,当作了收集公关公司舆论炒作棋盘中的一颗棋子。生财之道,无趣、死板但简单。这个组织上万名当作员来自全国各地,有学生、白领和公事员等,大部门是兼职,彼此分离在50多个QQ群里,每个群几百人,群办理员号称“水军头”。
方才插手水军大队的吴佳彬,对论坛完全不熟悉,手法拙笨陌生,还总怕受骗被骗。发了一天帖后,他停下了,“想先看看能不克不及拿到钱”。他时不时催问水军头要钱,原本是按月结条目,但对方被催烦了,居然很快把钱打给了他。
第一个月,他干得很是起劲,起早摸黑,天天只睡6个小时,“发帖均价5毛,回帖顶帖3毛”,刷了一月,挣了1000多元。第三个月,吴佳彬试探到刷帖窍门—运用“按键精灵”和“大旗发帖助手”两条目软件,快速导入用户名和暗码,主动切换发帖账号—很快他因刷帖快在圈内小有名气,“累死累活”一天刷上五千多,收入终于翻番,月入两三千。不假思考地在网上发帖,吴佳彬和水军同业们修建了互联网里隐秘的“乌合之众”。
水军财产链的上游是各类客户——可能是贪污举报者,可能是追求曝光的中小品牌商,也可能是想要做做勾当铺量的大品牌商,抑或是明星、模特、网红、CEO等,他们发布炒作诉求。链条中端的水军头,则把客户手里的票据,分拨给下流像吴佳彬这样的水军,各个水军在群里抢使命,尔后去网上刷帖,制造各类“子虚热闹”。每个水军手里,都养了从几百到几万数目不等的社区账号。
水军财产也滋生了账号生意生意。吴佳彬最初是本身注册各类账号,效率很低,后来都去网上买,最初买一个账号平均花2毛,进级到用手机号注册时,每个账号得花1元。
底层的水军“累且钱少”,那些只是“发发使命做做表格”的水军头反而收入又高又轻松。大三时,吴佳彬也学着开了个淘宝店,在遍地能留言的处所打告白拉客户,他手里也养了十几个常备水军,间接节制的水军数达到5000人以上。
水军头吴佳彬的第一单活,是给一个加入绘画角逐的大学生做微博投票,刷了100票,赚到50元。后来好些公关公司找来投放,好比某大型电器品牌要做个20周年数念勾当,帮手刷了两天帖,一单赚了6000元。很快,他的营收又翻了几番,一个月平均能赚上2万元。
赶上赚钱多、来钱快的刷帖票据时,“经不住诱惑”,吴佳彬会果断地逃课。平昔时候,他是个按常上课的“乖学生”,成就在班上中等。
“挣钱是挣钱,但Low”
很长一段时候,吴佳彬不敢透露本身的水军身份,也很不甘愿答应被人打上“水军”标签。“怕被冷笑,也怕被曲解,觉得这孩子进了传销组织。”
在同窗眼里,水军吴佳彬很是神秘。一次,有位同窗非得看看他在网上怎么赚钱。吴佳彬坐在宿舍里演示了一遍,按开电脑,打开三个浏览器,每个浏览器开20个页面,敲键盘登录,然后复制,粘贴,发送!
“你看,这个5毛,你看,5毛就到手了……”吴佳彬有那么一丝丝满意,一边按着键盘,一边反复念叨。一分钟内,他高效地操纵了每一秒,发了60个帖子。同窗被这种赚钱法子“勾引”,决意插手一试,请吴佳彬教,但做了几天就抛却了。
“这种活很死板,也会碰到麻烦,好比验证码封了,得不竭从头注册。”吴佳彬认为本身还算有毅力,也有本家儿动出击领活儿找活儿的心态,比同窗能对峙。
有一次,大学室友想报培训班,筹办去网上搜寻领会行情,吴佳彬告诉他,“这是徒劳”。对方骂道:“都是你们这些做水军的人干的,让我找个真实谜底都找不到。”吴佳彬没有辩驳,但也并不自责,心想“你分辨力不敷,怪我咯”。
他显然比同窗更能窥探收集背后的一些营销本相,好比几千条的顶帖,看起来人气很旺,但可能只有五个水军在灌水,也可能只一两小我在操作。“刷帖盖楼要求速度,几千帖子的措辞体例和标点符号会很相似。”他阐发说。
固然水军圈鱼龙稠浊,但在吴佳彬看来,大部门同业仍是有良知的,会抵制子虚和谣言,但少数人也会为了钱去漫衍信息,乘隙坐地起价。
吴佳彬给本身的水军工作心猿意马过一条底线,政治红线不碰,不接贪污举报的活儿,“担忧惹麻烦,得不偿掉”。他说,和大大都水军一样,他也凡是选择为品牌或小我营销灌水。
他标的目的记者透露了水军史上两次闻名的大战。2012年,《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同期上映,两家上演互黑大战。戏谑的是,背后是统一个水军组织炒作,灌水的水军,一边骂着《王的盛宴》,又一边黑着《一九四二》,“双方都收钱,双方都骂”。成果两部片子的收集评分巨低。
另一场闻名的水军大战是“3Q大战”,水军同样不竭顶帖,骂完这方骂那方,成果360损掉了大量用户,腾讯QQ损掉了品牌声誉,掐架的水军得利。
水军行业颠末多年演变,灌水的空气也在改变。吴佳彬阐发,最初的网上造势,凡是是一片倒叫好,或一片倒叫坏,此刻则变得中肯了良多,让人很难辨出舆论真假。“这已经是营销常态了,太乱了。”
灌水工作之外,吴佳彬很不喜好在网上发私家评论。碰着一家好吃的店,看了一场烂片子等,他只喜好跟周边的伴侣分享或“吐槽”。“发在网上没啥用,反而当作了棋子。”
以前,他经常会在网上搜罗吃喝玩乐的讯息,但做了水军后,他再也不相信这类工具,感觉“满是假的”,他更愿意相信周边伴侣的口碑。
实际糊口中,吴佳彬对炒作信息也很反感,最憎恨谣言和微商营销。好比随便看一篇爆条目文章,若提到一个品牌,或某明星被骂,某企业家的微博被刷屏,他就感觉是告白,“他们必定是有目标的”。他尽可能地去屏障这些信息,避免让本身活在虚虚实实的舆论怒潮里。
但作为水军时,他是另一种心态——“你给钱,我干事,工具真好真坏,我不会代入我的感情。”有时其实感觉过分于违心,好比某个做作的模特弄柳拈花,出来了负面新闻,要求去夸赞,其实夸不下去时,吴佳彬也会在回帖中骂上几句。客户后来也会感觉一边倒不真实,直接要求灌水时掺百分之几的负面信息。
“你看不看,它都在那边”,吴佳彬感觉,内容要红,就要人捧,只要有收集推广的需求,水军这个工种就不会消逝,“这就比如新店开张,你要找100小我来当托添人气,这是永远不会消逝的。”每个网站几多会做些封杀水军的尽力,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除非封杀所有效户,但这里没流量,我们就不来了,杀是杀不失落的。”
“水军是无罪的,只是收钱干事,只是舆论东西。水军背后那帮人,才是幕后始作俑者。”他说,“这个生态圈里的人,和实际糊口中一样,都可能会受好处差遣,只是水军在网上表示出来了。”
“不外挣钱是挣钱,但有点Low”,吴佳彬说,若是人生重来一次,他仍是会做一段时候水军,尽管始终感觉这是个灰暗、上不了台面的工种,“此刻我说我是做自媒体的,听着要高贵100倍啊”。
他母亲前几天打德律风问儿子,“你此刻做的是不是自媒体啊?”吴佳彬对怙恃接管新闹事物的能力感应惊奇。他的60后怙恃,现在时不时会在伴侣圈给他点赞、评论。有一次,他看到父亲正和邻人微信视频,也很惊奇。“我并没有教过他们”。身在省会郊区的怙恃,已经迎来了家庭糊口的多种互联网化,家里安装了Wi-Fi,装的是互联网电视,可以随时随地用用智妙手机上彀聊天、看新闻,但一辈子只在工场打工的他们,开初也看不懂儿子的赚钱方式。他们只警告儿子:不要做违法的事。
“我所做的是告白性质的传布,并非是一些不正当的内容。”吴佳彬这样给怙恃诠释。怙恃则享受更其实的回报。从大二起,吴佳彬没再要过家里一分钱,每年还会给母亲封个5000元的新年红包,会帮家里置换各类电子设备和年货。
这位从高中就喜好诗人纳兰容若的90后,心里装着一个诗意的胡想——赚够钱后,在景区开个客栈,怡然自得,远离尘嚣。但此刻他活在真实又虚幻的社交收集里,有一种总怕错过点什么的错觉,“总感受会看到一点新颖工具,总有一种等候”。
他是社交东西微信的重度利用者,加了2000多个老友、150个群,大约每隔10分钟或每换一个场景,都要刷一遍微信群聊和伴侣圈。就连睡觉时,也要将手机放在触手可及的枕边,醒来展开眼看手机的刹那,一派君王检阅朝国的表情,“啊,朕的全国还在,全国还没大乱”。
而在伴侣圈里,这个90后尽可能地展示本身拍摄的美食、美景和其他真实的糊口,已与那个一天到晚死板地按键盘的宅男水军作了切割。
(刘瑞荐自《博客全国》)
责编:天翼
作者:梁君艳
来历:《今日文摘》2017年02期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