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最后的倔强,都在儿童节?

蒲月的最后一天,相信列位90后们早已拗好了过节姿势。

比来,一段“10后怎么对待90后过儿童节”的视频登上热搜,视频内列位10后头头是道,句句扎心。看得90后不禁委屈起来:过个儿童节怎么了?谁还不是个宝宝了?

▲来历:微博

其实,现在的儿童节早已不再是儿童的专属节日了。

part.1   这届90后,儿童节本家儿力

六一,是一场大型当作年人狂欢。

近年来,每到六一,总有一多量分歧年数的“宝宝”俄然涌现,玩命般地蹭着儿童节。

90后儿童节1.0版本——怀旧派

去各大快餐店点个儿童套餐,拿着玩具发伴侣圈,不外是儿童节1.0的根本弄法,但尽管根本,“玩家”数量却颇为惊人。

▲来历:新京报

而殷勤的怀旧派,往往还要刷上几遍经典台词都背得倒背如流的《灌篮高手》《哆啦A梦》《名侦察柯南》......

怀旧派高阶玩家,更会为本身奉上一份“儿童节大礼包”——不仅有爽性面、泡泡糖、麦丽素、跳跳糖、AD钙奶等“怀旧零食”,还有各类让人一秒回到童年的“怀旧玩具”——陀螺、玻璃球、万花筒、喷水枪、铁皮青蛙……

▲8090后才是童年玩具的本家儿力采办者

据淘宝网数据显示,“80后90后经典怀旧玩具”在儿童节前夜的当作交指数环比上涨高达313%。从购物评价中不难发现,这些玩具大都是当作年人买来送给本身或者伴侣的。

90后儿童节2.0版本——晒照派

儿童节怕是典礼感最重的节日之一了。

为了儿童节,翻出来被老妈压箱底的红领巾,或者是抢上小学侄子的红领巾,周周正正戴上,天然少不了拍张照晒出来,再配上节日特制的滤镜挂饰,今天就是我的本家儿场;

▲别人家公司,不消恋慕|来历:微博

或者鼓足勇气发张童年照,感伤光阴流逝的同时,也在考验列位点赞之交“找分歧”的游戏实力;

更有穿上校服or海员服的“礼服诱惑”,伴侣圈刹时化身为大龄儿童cosplay聚会。

90后儿童节3.0版本——更名派

儿童节可是名正言顺理所当然更名的好机会,在这一天,你可以随心所欲把ID改当作宝宝、宝物,甚至有人在特意强调“今天我是X三岁,请大师多多看护哟”,只恨不克不及把“三岁”二字加粗,心中则感伤“六一居士”欧阳修的先见之明。

当然这都比不上官方卖萌。某年的六一,良多人打开某支付平台时,发现本身的昵称后被主动加上了“宝宝”二字,并且还无法去除。点开联系人,更是画风清奇——老爸宝宝、老妈宝宝、xx快递宝宝、xx超市宝宝、xx黄焖鸡外卖宝宝、xx打印店宝宝……各类宝宝,劈面而来。

90后儿童节4.0版本——要礼品派

儿童节素来离不开礼品,大师怎么会错过这个要礼品的好时节——零当作本、无承担,能要到礼品最好,颗粒无收也不损掉什么。

但需要注重的是,儿童节也不是“法外之地”——

▲网友恶搞“儿童节收礼”

有要礼品,就有晒礼品。童年玩具、红包、转账记实……金额倒不是最主要的,6.1元的“六一”红包,充溢着“我也可以蹭热点拿红包”的小确幸,关头仍是图一乐呵。

part.2   为什么这届当作年人出格爱过儿童节?

小时辰,我死力装得像个大人;当我已经不再是小孩的时辰,我又但愿像个孩子。

——列夫·托尔斯泰

在新加坡,当作年人是可以正当过儿童节的。

新加坡节沐日律例的第一条划定,儿童节当天不仅给小伴侣放假,还要给所有大人放假。新加坡最大的国度游乐场还专门为儿童节制订了一条特别划定——当天小伴侣要采办全票,大人则要采办半票。这样不仅让小伴侣高欢快兴体验做小大人的感受,更让大人们从头找回童年光阴。

再围不雅一下国内,为什么儿童节当作了80后90后的集体狂欢?

若是说,个别当作年人喜好过儿童节,是个性使然;那么,当当作年群体都喜好过儿童节时,这已然当作为一种值得思虑的社会现象。

英文用Kidult来形容“当作人儿童”,他们以各类体例,守护心底的这份童真,用看似“无厘头”的体例,崩溃当作人宿世界的无奈。

▲来历:微博

当996当作为常态、保存压力日益增大,当作年人的焦炙往往无处安放。在崇尚“什么春秋做什么事”的大情况下,一路高涨的房价与物价带来的糊口压力加重了无力感。心理上的当作年人,心理上的“儿童”,一些人不禁陷入了身份的苍茫。

有关报道表白,近七当作的上班族,实际糊口中难以获得"感情解牵萝补屋"和"精力休闲"。

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阐发说,“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作年人喜好过儿童节,是因为当作人宿世界里的欢愉不轻易获得,而童年的欢愉最简单,轻易获得,所以让人非分特别难忘。”


于是,当作年人过六一,无非是一年一度遛遛心里的“孩子”——短暂逃避实际,用无忧无虑的“儿童心态”消解当下糊口的繁重压力,追求一种无邪纯粹的欢愉。

并且除了纾解压力,当作年人的“儿童节情结”里还藏了一些抵偿心理。究竟结果并非每小我的童年都很欢愉,当作年后也会用抵偿心理来填补童年的暗影与匮乏,用一个“节”来解一个“结”。

尤其对于独生后代的80后、90后而言,他们是异常孤傲的一代。从小奔波于黉舍和教导班之间、被繁重学业承担挤压的童年,并不完整。

尤其是儿童节对儿童来说,更多是个“儿童表演节”。儿童节文艺汇演是几多人童年的暗影:为了筹办文艺汇演,天天都得额外排演好几个小时,午睡被打消,有时甚至还得占用周末时候......

▲被迫营业的儿童们|来历:微博

过六一,当作为了对不完整童年的心理填补。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在这过程中,也起着火上加油的感化。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心理学传授张结海看来,在社交媒体上,要在短时候内形当作一种良多人介入的时尚潮水,大致需要知足两个前提。一是这件事比力好玩;二是需要不竭反复。

恰是因为媒体上不竭反复呈现有关儿童节的信息,当作年人过儿童节敏捷当作为一种时尚。

part.3   “儿童节自由”其实也不简单

看起来,儿童节实现欢愉是件简单的事,但细想一下,真没那么轻易。

被迫营业的儿童,忙着买礼品晒表演的家长,拼着蹭热点促销的购物中间,比着煽情的告白语......

这么一看,仿佛能“自由过节”的也就这届90后了,但其实90后的“儿童节自由”也不轻易啊——

伴侣圈晒“卖萌儿童”照要分组,屏障失落老板客户和老是走清纯萝莉风的练习生;抢来最后一份金拱门儿童套餐,却又得小心计较热量;怀旧玩具又比客岁涨价了;就连想找个“宝宝”互相腻歪下,都可能只有Siri和你对话......

到底什么才是“儿童节自由”呢?大师过节的最大动力与期望,无非是回到无忧无虑的自由状况。

▲来历:微博

其实追溯六一国际儿童节的降生,并不是件轻松欢愉的事。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来历,是为了悼念1942年6月的利迪策惨案和全宿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否决虐杀和迫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力。

在儿童节,除了放松身心、保有童真,存眷儿童面对的社会问题,或许才是这个节日的真正奥义。

你明天过儿童节吗?怎么过?

评论里分享下过节姿势~

作者|丁正如意

编纂|未生

       [1]张建梅,李宏翰.大学生的脚色退行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02):117-119.

[2] 薛婧, 黄希庭. 怀旧心理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11(04):154-162.

[3] 李艺敏, 蒋艳菊, 李新旺. 大学生孤傲感布局研究[J].心理科学,2006(02):211-214.

[4] 毕圣,庞隽,吕一林. 压力对怀旧偏好的影响机制[J].营销科学学报,2016,12(1):38-50.

[5] 薛婧,张睿.大学生怀旧近况的调查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3(05):31-32.

[6] 王称, 杨晓苏. 浅谈自媒体时代下80后青年的怀旧情结[J]. 宿世纪桥,2014:65-66.

[7] 孙秀岚. 大学生怀旧心理与孤傲感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

[8] 古此后. 新加坡:大人也过儿童节[J]. 当局法制,2009-07-20

[9] 李卓洋. 六一排演节目多,累了孩子,忙了家长[N].西安晚报,2013-05-30(A07).

[10]80后、90后六一抢购儿童套餐 小伴侣哭诉“玩具都被阿姨带走了”[EB/OL].东方资讯.2018-6-1


  • 发表于 2019-06-01 01:00
  • 阅读 ( 103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