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知识

操作方法

  • 01

    消防安全:
    1.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可燃材料。
    2.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3.消火栓关系公共安全,切勿损坏、圈占或埋压。
    4.切勿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5.任何人发现危及公共消防安全的行为,都可向公安消防部门或值勤公安人员举报。
    6.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消防标志,记住疏散方向。
    7.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8.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9.生活用火要特别小心,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易燃物品。
    10.父母、师长要教育儿童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任何单位不得组织未成年人扑救火灾。
    11.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
    12.电路保险丝(片)熔断,切勿用铜线铁线代替。
    13.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14.发现火灾速打报警电话 l19,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15.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

  • 02

    逃生自救常识:
    1、自救逃生时要熟悉周围环境,要迅速撤离火场。
    2、紧急疏散时要保证通道不堵塞,确保逃生路线畅通。
    3、紧急疏散时要听从指挥,保证有序的尽快撤离。
    4、当发生意外时,要大声呼喊他人,不要拖延时间,以便及时得救,也不要贪婪财物。
    5、要学会自我保护,尽量保持低姿态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6、保持镇定,就地取材,用窗帘、床单自制绳索,安全逃生。
    7、逃生时要直奔通道,不要进入电梯,防止被关在电梯内。
    8、当烟火封堵逃生的道路时,要关闭门窗,用湿毛巾塞住门窗缝隙,防止烟雾侵入房间。
    9、当身上的衣物着火时,不要惊慌乱跑,就地打滚,将火苗压住。
    10、当没有办法逃生时,要及时向外呼喊求救,以便迅速的逃离困境。

  • 03

    灭火常识:
    1、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2、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3、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4、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 04

    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1、灭火后防止复燃
    2、拔下保险销,对准火焰根部压下压把喷射;
    3、使用前,先把灭火器摇动数次,使瓶内干粉松散;
    4、在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

  • 05

    防火常识:
    1、切勿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2、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电气设备。
    3、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4、不乱丢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
    5、不能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
    6、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7、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
    8、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 06

    火灾逃生自救十法:
    一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二要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

    三要保护呼吸系统。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

    四要从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五要利用绳索滑行。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下一楼层或地面。

    六为低层跳离,适用于一楼或者二层楼。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的物品,用于缓冲,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以缩短跳落高度,减少不必要的危险。

    七要借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网、气垫、软梯、滑竿、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

    八为暂时避难。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可利用卫生间等暂时辟难。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延长时间。在暂时避难期间,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早获救。

    九利用标志引导脱险。在公共场所的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都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和逃生方向简头等标志,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离,可解“燃眉之急”。

    十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要坚决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 End
  • 发表于 2019-04-28 21:00
  • 阅读 ( 713 )
  • 分类:社会民生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